Ai工具应该承担起
数据E流通的重任
文/杨之藏
之前谈过一个设想,就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不同的数据应当通过安全而恰当的接口,实行网络流通,各个平台所收集到的数据应当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接口。我称之为数据E流通。现在体验了一段时间的AI智能体之后,忽然感觉到应当让AI工具承担起数据E流通的重任。
AI生成的图片
AI工具的出现是为了简化人的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赋予了人类以简单个体驾驭复杂任务的能力。AI工具就是技术赋予人类的各种智能化的技能。但是这些技能目前仍旧各自为政,一个工具只专注于一项技能,并且这项技能往往还没有达到我们理想中的智能化程度。简单的指令,并不足以实现复杂的技能。我们有时候为了实现某一复杂技能,不得不在各个AI工具之间来回穿梭。
AI工具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数据流通的过程。我们如何把想要拥有的技能能够集中于某一个智能体或接入口中,实现反馈的全网流通呢?这在当下似乎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例如,我是一名教师。如果我需要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运用到AI工具,我肯定是期望有一个集中的载体,而不需要在各个AI大模型之中来回切换。并且,我期待它能够与常规化管理的需要打通,将常规化管理形成的数据能够及时地在课堂上为我所用。
我考虑到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为它极丰富的扩展功能和极广泛的分发效果,再再加上有利于树立个人品牌。我们能否通过一种方式将自己所需要的各种AI工具连接起来接入微信公众号?以便学生只需要通过公众号的对话框就可以很方便直接地与AI工具自然交互,这既减少了切换的时间,又能够方便学生寻找,还能够实现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积累。
目前已有这样的工具,但是实现的效果还是差强人意,还有很多使用方面的限制。
微信公众号既是一个入口,也是一个出口,如果它能接入一个超强的AI大脑,那它也就拥有了更多超强的能力。如果这个大脑是一个智能数据库,那么我就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对话框,不断地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反馈数据。而不必再在其他的平台来上传数据,通过公众号的自动回复来提供数据查询链接。用户使用的体验会更加舒畅,AI技术可以让数据和用户之间建立更亲密的联系。
AI生成的解释
倘若Ai工具能完全承担起数据E流通的重任,那么用户的体验会更丝滑,工作也许可以产生一些更愉快的感受!
扫码加友
更多玩法
关于提升工程2.0的更多资源
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关注本微信公众号后,在对话框里发送“2.0”(去掉双引号),试试看你能够收获什么?
工具丨
工具丨
工具丨
工具丨
工具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