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来说,“民以食为天”,是刻在骨子里的真理,解决温饱问题一切发展的前提。今天,我们能够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离不开一代代农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包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入选2024年9月获得“共和国勋章”的李振声等人。
作为国家给予公民的最高荣誉,“共和国勋章”授予在国家建设和守护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优秀华夏儿女,迄今为止仅有13人被授予这一荣誉。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当代楷模。
如今,在共和国七十五周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国家再次举行国家荣誉颁授大会,李振声、王永志、王振义、黄宗德等4人获得“共和国勋章”,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李振声等人所作出的贡献的高度肯定。
李振声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学术上的建树,更在于他对“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建设。
在作物遗传学领域,李振声与袁隆平齐名,并列“南袁北李”。李振声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他经过数十年研究,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极大地提高了国内小麦种植的产量。
基于他对作物遗传育种和粮食增产的深刻认识,李振声还多次献言献策。他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多个重大项目建设,为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们就来细细认识一下,这位帮助中国人解决温饱问题的学术大家——李振声。
亲历贫困,更想战胜贫困
上世纪三十年代,局势风雨飘摇,处处充斥着动荡不安。而李振声出生的山东淄博,又刚刚发生了一场大饥荒,人民食不果腹,饿殍遍野。
小时候的李振声,从来不知道“吃饱了”是什么感觉,饥饿时时萦绕在他心头。贫困、缺粮、无助,或许正是这种痛太过刻骨铭心,才会成为他一生想要去解决的问题。
虽然贫困,李振声的父母还是想尽办法供他上学。后来,他的父亲病逝,母亲无力再承担他的学费,李振声只能去济南投奔他的哥哥。也就是在济南,李振声无意间看到了山东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的招生信息,上面“免费食宿”的条件吸引了李振声的注意。
能够读书,还不愁吃喝,这对于李振声来说是莫大的幸运。于是,在哥哥的资助下,李振声回到中学继续上课,认真备考,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东农学院。这一年,他17岁,自此开启了一生与小麦育种的不解之缘。
在山东农学院,李振声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时常铭记,“国家培养了我,我应该向国家作出回报”,正是这个朴素又真诚的想法激励着他在科学的道路上孜孜不倦地追求。
白天上课,晚上挑灯夜读,一有时间就钻进实验室和图书馆,对于李振声来说,这都是家常便饭。他深知小麦育种不是“纸上谈兵”,农学研究离不开田地里的实践,因此,下地种田成为他最喜欢的“娱乐活动”。
一旦发现研究有重大进展,他便欣喜若狂。李振声甚至主动向老师申请,拿回一些高产的小麦,在自家地里做实验。高产的小麦引起了街坊邻居的热捧,纷纷要求拿一些回家去种植。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受到父老乡亲的需要,李振声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农学系毕业 ,由于成绩优异,被分配到北京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担任研究实习员,师从著名作物遗传专家冯兆林,从这里走向了作物遗传育种的最前沿。
求真务实,攻克“小麦癌症”
进入中国科学院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初期,李振声从事牧草栽培工作,虽然这并不是他最喜欢的研究,但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完成研究工作。因为他相信,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对将来继续从事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一定大有裨益。
对于这份在他人看来十分枯燥的工作,李振声全身心投入,针对800多种草的习性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研究,并完成了数千份研究报告。这些工作内容,在他今后对小麦杂交研究的成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那个充满热血的年代,无数有志青年纷纷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要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1956年,李振声被调往位于陕西杨凌的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工作,并如愿以偿开始小麦育种的研究。
在那个温饱问题都没能解决的年代,粮食增产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加上20世纪50年代,国内正在遭遇“小麦条锈病”大流行,许多地方小麦产量锐减,甚至有的地方绝收。作为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的科研人员,李振声痛心不已,立志一定要攻克这个“小麦癌症”。
在李振声的身上,有着一位科学家细致严谨、求真务实的特质,善于用不同方法去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他鏖战二十多年,创造性地对小麦进行“远缘杂交”的研究,用生命力顽强的牧草与之杂交,后又反复试验,重要培育出小麦与野草结合的品种"小偃6号"。
科学研究就是这样:你认真投入的每一份时间和精力,都可能成为孕育新发现的关键。李振声在年轻时对牧草的研究,在此刻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在后来的研究中,李振声又先后培育出“小偃”系列多个品种,育成小偃麦8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和异位系等杂种新类型,成功了攻克了条锈病给世界农业发展带来的难题,极大提升了世界范围内小麦的产量。
如今,“小偃6号”业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衍生出80多个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累计增产超150亿斤成为李振声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该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等重量级大奖。
胸怀大局,培育优秀青年
李振声培育出“小偃6号”的时候,正处于不惑之年,而他并没有一点高高在上的架子,凡事亲力亲为。他就像他培育出来的高产小麦一样,精神饱满却又十分谦逊,时时埋头苦干。
六七十岁的时候,李振声还跟年轻学生一起,钻实验室,跑田地里,亲自指导学生。如今,他已90多岁高龄,不能每天亲自到田间地头去,就用微信向学生了解国内各地工作的落地情况,并对出现的问题耐心提出自己的建议。这种“事必躬亲”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研究所里的其他科研人员和学生。
李振声时常用自己的经验告诫学生,科研贵在恒心,千万不能朝三暮四,半途而废。他说:“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时间有限,一生中能做的事情有限,所以目标必须明确、集中。”
李振声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非常重视团队合作与青年人才培养。在他看来,他的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也正因如此,当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为他申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他都因觉得自己受之有愧而反对。
然而,对于李振声的贡献,没有人有异议。2026年,李振声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把个人奖金部分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以培养更多优秀的学生。
端牢饭碗,先生大义
李振声不仅是一个顶尖的农业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个战略前瞻能力的战略科学家,粮食生产始终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他不仅培育出了高产、抗旱、抗虫病害的优质小麦品种,还凭借对粮食高度敏锐的眼光,为国家粮食安全出谋划策。他负责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提出并推动“渤海粮仓”项目建设,这些重大工程,无不是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
今天,中国能用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离不开李振声的一份功劳。
李振声的一生钟情小麦遗传育种,是中国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有“当代后稷”和“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之美誉。他入选中科院院士,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如今,他又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可谓是实至名归。
先生大义!恭喜李振声先生,愿先生日月昌明、松鹤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