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末国企改革后,各级各地的国有企业都已经去行政化,企业全部按照市场化模式管理,原则上不再设行政级别,因而也没有纳入机构编制管理目录。
但是,毕竟国企也算是体制内的一部分,国企领导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干部,有一定的行政属性。所以,国企的领导干部仍然被各级党委政府纳入到体制管理体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比照行政事业单位设置级别,并落实相应的待遇。
而且如果工作有需要,国企领导是可以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交叉任职的,从而转变身份,所以国企也形成了实质上的行政级别。
比如,中石化、中石油以及中海油这些企业的一把手,都是由中央委托中组部进行管理任免的副部级干部,这类企业官方统一称之为“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副部级”央企。
一、中石油、中石化的相关情况。
目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公布了97家实业类央企,这些央企全部都是由国资委作为国家代表,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上述国企进行监管。
在公布的97家央企名录中,中石油和中石化也名列其中。同时,中石油在97家央企名录中排名第11位,中石化排名第12位,中海油排名第13位,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排名第14位。
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97家央企,按照企业的层级,以第51名为分界线,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1.前51家央企是“中管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意思是,前51家央企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这两位企业的正职,是由中央进行任免管理的,级别为副部级,对应享受副部级干部的各项工资、工作和政治待遇。所以,前51家央企又被称为副部级央企。
2.后46家央企是正厅级央企。也就是这46家央企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是由国资委负责任免管理的,按照正厅级干部进行配备和使用,所以被称之为正厅级央企。
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集团这四家石油天然气类央企的排名,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他们都是妥妥的副部级央企。
二、中石油和中石化等副部级央企高管情况。
早在二十多年前,国企就开始去行政化,央企作为国企改革的重点对象自然不可避免。所以,理论上包括央企在内的国企,不会再有明确的行政级别。
但是,国企当中的管理层人员,尤其是高管,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干部,需要有相对应的级别,区分干部管理权限,由不同的组织人事部门来进行对口管理。
正因如此,央企内部的高管才会参照公务员体系当中对应的职务级别进行管理,同时享受所对应级别职务的各项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等等。同时,央企高管会按照干部权限和级别,由相应的组织部门负责管理、交流、任免、提拔。
对于前51家副部级央企来说,其内部的各级高管行政级别具体对应如下。
1.董事长和总经理作为央企的正职,由中央委托中组部进行任免,按照副部级干部级别进行配备管理,享受副部级干部各项待遇。
2.副总经理、总会计师等央企副职对应正厅级别。和一般的正厅级干部有所不同,副部级央企的副职属于中管正厅,是由中组部发文进行任免,负责日常管理、考核和提拔使用的。类似于副部级国家局,比如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副职,就是中管正厅级。优势在于,当其面临交流地方使用时,往往会提半级到地方任职。
3.央企总部工作部门和子公司的正职级别为正厅级。虽然和副总一样同为正厅,但是总部和子公司老总这些正厅,是由央企内部的集团党委(党组)组织部或者人力资源部负责考察、任免和管理的。如果涉及到和地方交流使用,通常只是平级交流调动。
4.总部工作部门和二级子公司的副职级别为副厅,总部下设的内部处室、三级子公司的正职级别为正处级。
除了国资委出资管理的97家实体类央企之外,我国还有26家金融类企业,其中15家为副部级企业,包括三大政策性银行、五大国有银行、三大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投资类企业。另外还有一些其他部委出资管理的文化类企业,比如中国邮政集团、紫荆文化集团等,同样都是副部级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