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Wind数据统计显示,近三个月同业存单实际发行总额逐步递减,8月实际发行总额为20435.20亿元,是今年以来最低值。近期多家银行机构公告显示,其发行的同业存单实际认购率低于30%,远低于计划发行量。

市场观察到同业存单“发飞”,即认购不足,有人认为目前银行同业存单实际认购率较低有四方面原因:一是同业存单一、二级市场价格倒挂,二级市场存单收益率高于一级市场,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在二级市场买入同业存单;二是尽管市场利率近期逐步上行,但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调整滞后,吸引力下降;三是国债市场比较火热,吸收了市场上大量资金,影响配置其他产品;四是非银机构“缺钱”。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同业存单募集情况良好,发行利率调整反应滞后

本周一和周二足年同业存单在一级市场1.97%附近募集情况比较良好,二级足年存单下降到1.9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存单一二级市场倒挂导致的存单“发飞”并不现实。交易员告诉钛媒体APP,现在足年存单还是大部分都能询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Quebee

对比足年存单和1年期国债发现,1年期国债的利率下跌至1.31%,处于近2023年以来的低点,相比之下股份行的足年存单可以达到1.9%以上的水平,10年期国债也刚刚超过2.0%的线,如果不对比时间期限,国债的种类更多,收益率自然更高,加之如果进行主动买卖管理,还能获取利差带来的收益,但是如果加入时间限制,国债比存单更吸引人的说法也不攻而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自@新浪财经

债券分析师向钛媒体APP表示,现在同业存单利率其实和2023年初差不多齐平,当时处于债熊状态,10年期国债达到3%以上,但现在则处于债牛时期,同业存单的利率为什么还能那么高呢?他认为主要原因是银行缺钱,虽然本周以来资金面有所放松,但是银行端缺钱导致同业存单的利率降不下来,换句话来说,大家都紧,你不出高利率,别人不借钱给你。

此外,他认同了市场对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调整滞后的观点,但是他表示滞后的调整在现在这个节点并非坏事,尽管上一波的降息风潮影响似乎已过,市场上再次涌现出较高利率的债基产品,但是这并可以混为一谈。他解释道,正如存单和同业存单的区别,国债和高利率收益国债基产品是不同的,因此并不能因为出现了一部分高利率的债基产品吸引了市场资金就认为市场利率的上升导致同业存单吸引力不足。

此外,债券分析师告诉钛媒体APP,现在比较值得关注的并非是同业存单“发飞”,而是和同业存单的利率和同期限的短端利率债偏差较大的问题。他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银行缺负债,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银行揽储承压,从刚过的中期报季就可以看出,很多银行都出现了揽储困难甚至缩表的情况;第二个比较深层的原因是贷款利率持续下降,消费贷市场甚至出现了“1”字头,导致银行出现了很多“提前还贷的人”,这部分人先将以前的高利率贷款还清,再以低利率向银行借钱,再加上增量的借贷人群,向银行借钱的量甚至超过储蓄和提前还款的量,这导致了银行的流动性下降,因此对各种产品的配置都有所下降,不仅仅是对同业存单的下降。

他提出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就是等待降准,他表示在8月PMI数据公布后,降准预期再次提升,只要降准落地,银行“缺钱”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

非银机构并不“缺钱”,从交易角度看,现在是入手同业存单的好时期

对于市场所认为的非银机构因市场大量赎回基金而“缺钱”,券商分析师向钛媒体APP表示,市场这一观点其实是相对的,按照现在入市机构的情况来看,非银机构比以前有钱,银行反而比以前缺钱,非银机构借钱的利率和银行借钱利率差逐渐缩窄,他认为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伴随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居民存款向非银产品的转移,非银机构从而获得更多资金来源;二是由于资产荒,投资者加杠杆的意愿相对较弱,从而导致资金面维持宽松;三是今年来央行保持宽松的的货币政策操作,提供给非银机构较充裕的资金状态;四是非银机构加强了在现金市场的投资和配置,减少了在固收市场和权益市场的配置,因此非银机构有更多的资金。

有人认为近期资金面偏紧,卖出回购的性价比要比同业存单更高一些,分析师向钛媒体APP解释市场这一观点,下周将有5千亿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市场可能觉得未来资金面会继续收紧,所以选择短期先借回购,最后再借同业存单的情况。

债券交易员向钛媒体APP表示,从交易的角度看,现阶段购买同业存单其实是很“划算”的,相比于同期限的债券,它的利率更高,这意味着价格更低,短期内升息是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同业存单的价格被低估,从长期看它会回归到合理值。(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李婧滢,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