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并不是“差生”的归宿,而是成就高技能人才的摇篮。

提到技校,大多数人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词恐怕是“蓝领”。在超多人眼中,“蓝领”当工作就算不够体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们总希望孩子考上大学,拿个白领工作,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而技校毕业的孩子,就很容易被贴上“技不如人”的标签。

殊不知,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高级技工早已成为“香饽饽”。技术硬、手艺好,再加上企业抢着要,薪资待遇也是蹭蹭往上涨,真是活成了让人嫉妒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领"的尴尬:从社会观念说起

在中国,技工岗位的缺口已经高达2200万,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然而,与此相反的是,技校却似乎无人问津、冷冷清清,招生情况频频告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对比,让人不禁挠头:明明制造业和技术行业急需人才,技校为什么偏偏成了大家避之不及的选择呢?这背后其实有个老问题——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太深了。

社会普遍存在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认为上技校意味着成绩差、无奈之选。甚至有人直言,“技校不就是混日子吗?”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无疑影响了技校的招生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校”等于“成绩差”“无奈之选”?甚至有人直接嘟囔着“技校不就是混日子吗?”这种观念,别看已经过时了,可影响力还不小。问题是,新时代里,国家需要的是真正动手能力强、技术过硬的人才,大家却还被这些陈旧观念束缚着,不肯去技校看看那些广阔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技校“圈钱”套路:证书越多,能力越少?

有些风气不正的技校哪里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就是想方设法敛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告诉你一个笑话:一个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里面开设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这本来没什么问题,毕竟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前景还是不错的。

可接下来就得听听他们的骚操作了,这个专业的学生,其中不少都是女生,居然被要求考“中级电工证”,否则毕业证拿不到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本来该学习调度、管理的姑娘们,结果被逼着拿着扳手去考电工技能,你说荒唐不荒唐?试问,一个做运营管理的,难道还要去电力设备上爬高摸低?更别说,这个专业的学生很多是女生。

这背后可不是技校的无心之举,就是摆明了一个“圈钱”的套路。很多技校早已不是单纯的教育机构,而成了“挣钱机器”,一边招生,一边想办法从学生身上捞钱。电工证、叉车证、钳工证,各种证书五花八门,仿佛学生毕业前不考个几张就对不起学费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非得绑着毕业证要求考这些证书?技校的某些领导层心里有小算盘。要考证?报名费、培训费样样不落下,整个链条从报名到考试,里里外外全是利润。本来以为上技校是学个手艺,结果手艺还没学到,就被安排上各种证书培训班。人才没培养出来,倒是让技校赚得盆满钵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张证书背后,其实都是家长和学生的学费、时间、精力。可到了企业,老板要的是能干活的人,不是你拿了多少证书。技校应该做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术,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合格证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职业教育的落差:技校真的不如人吗?

虽然技校是培养技工的主要阵地,但现状却有点尴尬——许多技校的设备老旧,课程也没跟上时代步伐,想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高级技工,确实有点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教学质量差距,让家长和学生都有点“打退堂鼓”,宁可走传统的普通高中路子,哪怕最后考不上好大学,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技校去“冒险”。

然而,许多技术型岗位,比如数控、机器人编程、汽车维修等领域,早已走在科技前沿,优秀的技工甚至比某些大学毕业生更具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据也很实诚:中国不少地方,优秀技工的月薪轻松突破万元。再不醒醒,还在追求那个坐办公室吹空调的生活,结果可能到头来还不如人家在车间里挥汗如雨的“技工大佬”赚得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打破技校的“冷门”局面?

中国高级技工的缺口,是对社会、对产业提出的严峻挑战,着实不好解决的大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破这局面,第一步就是得把大家对技校和技工的那点偏见扭转过来。现在这年代,技术人才能不重要吗?可很多人还停留在过去的观念里,觉得技工就是干苦力的,瞧不上。关键得让大家明白,技术人才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顶梁柱”,比什么都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改变观念还不够,得拿出点真东西来!技校的条件要跟上,设备要升级,师资也要跟进,别整那些陈旧的玩意儿。技校真真切切地培养出适合现代市场需求的高端技工,这样技校才能活过来,家长们才能放心送孩子去技校,不再觉得那是“次选”。

最重要的是,国家要把工人的晋升渠道和福利待遇真正建立起来,实打实的给人家个奋斗目标,才会有动力干!技师待遇和工程师平级,这才是硬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技工不再是“幕后苦力”,而是有话语权、有地位的专业人才,这才是未来的路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这高技能技工短缺,别老怪技校,这锅不该他们全背。说白了,这是整个社会该好好反思的大问题。高级技工是干什么的?那是产业的“顶梁柱”,是中国经济继续腾飞的“马达”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一问题,2200万的技工缺口,越拖越大,终将是一个难以填补的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