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物简介:贾利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我是河北省兴隆县的一名普通乡村教育工作者。曾经,我是一个穷山沟里的孩子,一名高考落榜生,一位乡村代课教师。如今,我已在偏远山村三尺讲台坚守了三十五载,从一名乡村代课教师起步,探索教学路径,设计课改方案,引领一所乡村学校的教育改革方向,把一所即将撤并的教育教学双差校变成了一所全国课改访学基地。虽没有惊人的业绩,但留下了一段段值得留恋的记忆,收获了一串串值得回味的果实。

追梦:我的教育梦为山里娃撑起一片天

我的改革之路,源于35年前的一个梦。

1989年高考,我以10分之差落榜,回到了大山深处的家乡─兴隆县陡子峪乡。因为家里贫困,没有条件复读再考,又正赶上乡里的初中缺一名英语教师,加上我喜欢老师这个职业,也能为家里挣钱了,就做了陡子峪中学的一名英语代课教师。

当时学校的教学条件很差,每天面对的都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本书。学校没有录音机,师生的发音不标准,英语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初中毕业后连26个英文字母都说不全。面对当时落后的教育条件,看到乡亲们期盼的目光和学生们渴求知识的眼神,我就暗暗立下誓言:“我虽然落榜了,但我要帮助家乡的孩子实现他们的理想,对得起家长的期望,对得起自己的青春,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为了实现梦想,我决定自费购买教学器材。可当时家里因为供我和弟弟妹妹上学,已经欠了5万多元的外债,我每月代课工资只有88元,维持家里的正常生活都是难事。不过,我有一种信念,贫困只是暂时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外债既然已经借了,又不在乎再多一点,于是我拿出三个月240元的代课工资,又向亲戚借了一些钱,买了一台录音机、一套英语听力磁带和一本英汉词典。

我的英语也并不好,我是边教边学的。白天,备课、上课、辅导学生;晚上,批改作业、查阅资料,跟着录音机练发音、学口语,晚上11点前从未睡过觉。经过三年努力,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中考时英语成绩闯进全县前三名,还有两个学生考上了中专,这在当时的这所学校还是首次,也轰动了全乡。那天我像自己考上了大学一样,第一时间冲进家里,趴在母亲的怀里大哭了一场。那是幸福的泪水,尽管那么苦、那么累,但我认为“一切都值了”!

1995年暑假,我脱产学习一年结束,刚回到乡里,陡子峪中学校长张国军就把初二的英语交到了我手上,这个年级英语很差,只有三个人及格。我既感动于校长的信任,又感觉身上担子沉重。为了开学孩子们能跟上正常的进度,我放弃了暑假,连续对孩子们进行了24天的义务补习。24个早晨,我和学生一起出操锻炼;24个白天,我为学生上课、辅导;24个夜晚,我备课批改试卷,陪伴学生进入梦乡。

刚给学生补了8天课,我不满两周岁的儿子发高烧,在乡卫生院输了三天液,烧仍然不退,没办法只好转院治疗,母亲让我请假去给孩子看病。但学校就我一个老师,我走了,这么多学生怎么办?我只能让母亲和妻子轮流背着孩子走到离家40多里的医院进行7天的住院治疗。出院后,儿子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听到这句话,我的眼睛马上就湿润了。

付出就有回报,通过补课、辅导等措施,这届学生英语中考及格率名列全县第二,优秀率名列全县第一。我先后带过11届毕业班,其中有8次中考成绩位列全县前三,5次拿了全县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革:为乡村课改立下“军令状”

2002年我被任命为陡子峪中学校长。由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中学校长,但我时刻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一边教着英语课,一边抓学校的管理。把英语“先听后说,先学后讲”的教学方法扩大到学校的各个学科。当时,数、理、化是学校的薄弱学科,我当校长之后,与理科教研组的老师一起探讨“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自主预习的意识与习惯的培养,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自己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针对两极分化问题,我采取了“导师制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能够有效解决“学困生”假学习、中等生浅表性学习和优等生重复性学习的矛盾,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够提高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能力。为此,学校在保持原有管理模式不变的基础上,每个班级都成立了数个导师组,每一名中考学科教师都担任组长,精准负责组内10余名学生的思想疏导、学业辅导和生活指导。

通过这样的方法,全校教学成绩迅速提升,在我担任陡子峪中学校长的8年中,学生的学业成绩逐渐提升到了全县的前列。

2009年8月,我又被调到六道河中学任校长。那时的六道河中学教室破旧,环境杂乱,优秀生源大量外流,部分学困生辍学。学生上课打闹睡觉、逃课上网、下课打架是常态。但我依然把目光锁定在改革上,2009年10月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和管理实践,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

通过观察我发现,这里的学生没有集体荣誉感,耐挫性差,但精力旺盛,易冲动,没有发泄的渠道,便选择了打架、逃课、上网。于是,我先从学生的体育课、体育活动和大课间入手。通过经常举行全员参与的跳绳、拔河、两人三足等趣味运动比赛,天天进行集“音乐、舞蹈、校本操、德育”四位一体的特色大课间活动,举行一班一品、体育节、运动会等活动,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孩子们的责任感、荣誉感、团队精神增强了,打架的学生越来越少,也发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同时培养了拼搏竞争、循规守则、团结合作、耐受输赢的体育精神。不到一年,学生变得更加积极、愿意学习了,文明懂礼成为他们的新常态。这项改革实现了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的目标。

随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好,2010年3月学校课堂改革正式推开。

课上,先给学生发一份导学案,老师先不讲,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自学。导学案就显得相当重要,它就像婴儿习步的“学步车”一样。自学之后,6人小组围坐在一起,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要求人人发言,发表各自观点,教师到各个小组进行指导答疑。小组讨论之后,推荐小组代表把本组的学习成果展讲给全体同学,并把疑难问题抛出来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最后老师进行精讲点拨。

这种课堂模式运营时间不长,质疑声随之而来。

课改之后,老师由“写教案”变成了“设计导学案”。传统教学,上课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是主体;课改后,上课是为了落实学习任务,学生是主体,老师的工作量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因此,来自老师的抱怨声渐渐增多,个别消极的老师甚至把课推给学生讲。一位老师抛出了狠话:“课改就是花架子,我宁可到学校掏厕所也不搞课改!”

家长也坐不住了,纷纷到学校声讨。2011年11月的一天,一次就来了14人围在我办公室,其中一人说:“这是在拿我们的孩子当‘小白鼠’‘试验品’!你再搞课改,我就让孩子转学!”还有的家长给我打恐吓电话。

上级领导找我谈话:“老百姓对于课改反响太大,改革要慎重!”爱人劝我:“放弃吧!你这是何苦呢?到底是图名还是图利?亲戚朋友都让我劝你 !”亲友的不解,同行的批评,家长的责难……一时间铺天盖地向我袭来。

那段时间我常常失眠,常有一个念头:“我到底图什么?这个校长不干也罢。”可课改符合教育规律和新课程理念,符合以人为本,也是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新路径,我坚信方向是正确的。于是,另一个念头又会生出来:“干下去,大不了把我这个校长给撤了。”随后我又写了一篇微博“我以我血荐课改”,以示我对课改的决心,我要把课改进行到底。

为了从根本上让家长转变观念,我们向家长开放了课堂,让家长真实地领略新课堂的精彩,感受学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成了课改的同盟军,这也为课改争取了时间。

我很幸运,在职位上一直坚守到了课改带来了成效。孩子的变化有目共睹,一位家长说:“今天坐在班级里,我有两个没想到,一是我的孩子成绩提高这么快,是我没想到的;二是在课堂上,孩子敢主动大胆发言了,而且说出的话很有思想,这种变化出乎我的预料。”另一位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激动地说:“我要给孩子转学的想法是错的,我没有想到孩子的学习兴趣这么高,把学习当成了自己的事,我原来以为真的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搞课改就是拿孩子做实验,孩子成了试验品’。今天我亲临课堂看到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个个参与意识这么强,学习效果这么明显,我的担忧一下子没了。”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的工作激情被唤醒,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生先学、教师后讲,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互动、反馈成为课堂新常态;教师以平等姿态走进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赞赏越来越多,批评越来越少,使师生感情越来越深,教师普遍感觉自己的工作越来越舒心、越来越快乐,师生关系越来越融洽。课改带来了浓浓的师生情,这种情怀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教师的工作状态。

课改路上,谁又知道六道河中学的老师付出了多少?别人节假日休息,而六道河中学的教师耐得住寂寞,看书、查资料、制作导学案,俯下身子一点一点攻破课改问题。为了节省住宿费,我和老师们凌晨一点登上四处透风的面包车,早晨上课之前赶到百里之外的课改学校参观学习;我与老师们在火车上站了16个小时,凌晨2点下了火车,在火车站候车大厅的长凳上休息4个小时后,赶往课改培训的会场。有的老师带着母亲和正在输液的孩子去学习,有的老师拄着双拐坚持上课,有的老师主动请缨上课改研讨课……

为了缓解教学“一刀切”的弊端,我在学校开展了“分层异动”教学模式的探索,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课程标准进行“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内容分层(难度分层,数量分层)、学法分层、要求分层”,同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进度,自然组建若干流动学习小组,这样既解决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优生吃不饱,潜能生吃不了”的老大难问题,又实现了教学“保底”和“培优”的双向功能。

“分层异动”教学模式改变了大水漫灌式传统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有些学生小学升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差,到了初中根本跟不上,我就耐心开导他们:“学数学不只是为了考试,数学能够开发你的智力和思维。要先读数学概念,画关键词,在旁边写出一个正例、再写一个反例……”学生受到鼓舞后在课堂进行尝试,并把自己的观点与同组同学分享,久而久之,他们对数学产生了兴趣,进步很大。

课改改变了学生,他们敢讲、敢说、敢问、敢想,自信又活泼。学生成绩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无疑为学生提供了最“自由”也最“专业”的舞台,课堂上学生体验主动思考、主动发展的乐趣;课堂外,班级文化巡展、体育大课间、六中大讲堂、多彩社团、读书论坛……丰富多彩的舞台,不断激发学生成就更好的自己。有个学生刚上初一时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点名提问时,心里也会不停地默默祈祷“千万不要叫我”。真被叫到时,经常说话语无伦次。在六道河中学,每天每个小组都要在黑板前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讲了几次后,感觉讲台不再陌生了,发言也没有那么胆怯了。毕业离校时,这个学生说:“每当我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时候,心中总是充满幸福与自豪。舞台给予我自信,让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校处处是学生的舞台,也处处是教师的舞台。要使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必须给教师提供一个合适的发展机会,形成充满个性和选择性的运行机制。我们对教师采取“三格”培养策略:对新教师实行“入格”培养,对青年教师实行“升格”培养,对骨干教师实行“风格”培养。“入格”培养实施“师徒结对工程”,为每位新教师牵手一位老教师签订“师徒合同”,在老教师带领下,学会“交一份合格教案、上一堂研讨展示课、写一份教学反思、设计一个活动方案、组织一次公开班队活动、写一份全面工作总结”。新教师“入格”后,马上进入“升格”培养,通过开展教师基本功大赛、同课异构、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等活动,并通过“校级骨干教师、名师”“名班主任”“特色教师”等评选,激励青年教师坚守人生真诚和职业尊严,形成“教学思想”,提炼教学艺术。对骨干教师实行“风格”培养,采取以科研为先导的方式,要求骨干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根据学校的总课题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确定子课题,帮助骨干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向“名师”发展。

我还给教师搭建六中大讲堂、课堂“论剑”、课改节、外出讲座送课等展示舞台,让教师体验到课改带给自己的成功与成长。学校先后有42名教师在全国课堂大赛上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有100多人次应邀到全国各地上示范课、开讲座,为20多个县区和学校进行课改培训和诊断指导。

2012年,经过三年课改,六道河中学的学业成绩在全县总分排名第三;2013年至今,成绩一直名列全县第一。不仅如此,学生阳光自信、热心公益、团结友爱、积极向上,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

质疑声没了,外流生源开始回流。我们学校虽远离县城,但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家长尤其是县城家长最想让孩子就读的学校。这已经不是乡村孩子“回流”,而是城里学生“倒流”。去年我去家访,一位家长说:“六道河的老师把孩子看得那么重要,我们心中满是感激,把孩子送到六道河中学我们最放心。”

期待:让更多山里娃享受优质教育

30多年来,我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创新上,但是作为儿子和丈夫,我对自己的家庭却充满了愧疚。父母出车祸住院23天,我没能去陪一天,所有的家务全部由妻子承担,照顾双方老人也是妻子默默地承受。妻子病了,我不能回家陪护,儿子高考了,我也没能和他一起吃顿饭、谈谈心,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对我哀怨连天,反而一个劲儿地安慰我,让我不要辜负了乡里的乡亲父老,不要耽误了学校的孩子。对他们的亏欠,我就是下辈子再努力也还不起啊,只能说,如果有来世,我要换个角色,像他们爱我那样再爱他们一次。

2019年8月6日,我收到了一位朋友发来的微信,邀请我去他所在的学校任校长。这已经是第4所学校的邀约了,但我都婉言谢绝了。我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基点是爱和责任心。我想让山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我的责任就是让家乡更多的孩子能实现他们的梦想,六道河中学成就了我,我要用全部精力回报家乡的教育。今年暑假,我们将两所幼儿园、两所小学和一所初中校并入了六道河中学,成立了六道河中学教育集团。我要继续实现我的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人,让更多山里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办好家门口的学校,让老百姓放心满意。

30多年的工作经历、24年的党龄告诉我,矢志不渝是对信念的坚守,真心付出是对奉献的诠释。今天,我们正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乡村教育始终是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更多的乡村教师勤奋努力,勇挑重担,坚持立德树人,教好书、育好人,点燃乡村孩子明天的希望。

(贾利民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

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24年第17期

作者:贾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