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于9月12至16日在北京举办。近日,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接受了大公报、大公网独家专访。她表示,本届服贸会将着力提升开放水平、合作质效、创新动能、服务保障,着力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服务贸易盛会。司马红特别提到,热诚欢迎港资企业持续关注北京服务消费改革创新举措,共享北京消费升级新商机,共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四个提升”展现服贸会新亮点
2024年服贸会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举办的首场国际性大型展会,服贸会秉持“全球服务 互惠共享”理念,聚焦“共享智慧服务 共促开放发展”,形成以峰会为内核、以“展览展示 + 洽谈推介 + 成果发布”为主体,以配套活动为补充的多层次活动框架体系。
对于本届服贸会的亮点,司马红表示,本届服贸会着力实现“四个提升”。首先,提升开放水平。高规格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800余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高水平举办展览展示,全面展示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的最新成果;高质量举办百馀场论坛会议活动,发布《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等权威报告。
其次,提升合作质效。8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办会,其中,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首次独立线下设展。主宾国法国围绕中法建交60周年打造特色国家馆。主宾省四川、海南举办特色展示和主题活动。450余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线下参展,组建37个地方交易团、中央企业交易团、中央金融交易团。
再次,提升创新动能。重点展示卫星互联网、大数据和算力、零碳低碳等专精特新技术和应用,以及数字文旅、智慧教育、智能体育等新服务、新场景。将发布200余项融合创新成果,打造全球服务贸易领域的盛会。
最后,提升服务保障。完成首钢园4.0改造提升,推出服贸会外宾入境“便利包”,发布8项出入境便利措施,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为更多境外客商观展参会、投资消费提供便利。
据了解,本届服贸会还将推出代表行业发展前沿的中关村科技之旅、彰显首都特色的文化历史街区沉浸之旅等12条线路,让参展参会客商在商务考察、投资促进的同时多维度感受古都风韵、首都风范、北京风采。
京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
今年以来,北京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服务业持续增长。
自1997年创立以来,京港洽谈会已成功举办26届,累计签约项目610个,签约金额1208.7亿美元。二十多年来,京港洽谈会为两地经贸、科技、服务等多领域搭建了夯实稳固的桥梁,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交流形式丰富多样,两地经济贸易持续增长,文化交融多元互鉴,全方位合作不断深化,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司马红介绍说,第二十七届北京·香港经济合作研讨洽谈会暨投资香港推介大会拟于9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举办。为助力香港经济发展,今年的京港洽谈会将与香港在京投资推广活动合并举办,以“优势互补 共创繁荣”为主题,聚焦金融、科技、商贸物流、专业服务、消费、文旅等重点产业领域,通过政策宣传、环境推介、研讨交流、对接洽谈、参观考察等形式,推动两地深化合作,促进京港互惠共赢。
打造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作为全国唯一拥有“两区”政策叠加的城市,北京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着力打造高标准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开放制度体系,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北京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占全市外贸总额比重为22.9%,高于全国9.3个百分点;占全国服务贸易的16.5%,位居全国前列。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谈及北京接下来发展服务贸易的新举措,司马红表示,北京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开放战略,以高水平开放集聚全球创新要素资源,打造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新样板。
首先,主动对接国际,深化制度创新。以“两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等领域加强规则对接与标准衔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行动,以重大平台、重点项目、重要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创新、数智、绿色、便利、协同”5个自贸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果。
其次,坚持开放引领,强化要素流动。聚焦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在全国率先开展增值电信、生物技术、独资医院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提高要素协同效益,聚焦数据跨境流动、跨境资金流动、专业人才跨境流动等,持续开展监管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着力构建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再次,探索创新路径,坚持特色发展。优化贸易结构,着力推动运输、建筑、旅游等传统领域转型升级,促进金融、保险、商业服务等新兴领域创新发展,深挖文化、医疗、教育等特色领域竞争优势。加强空间联动,推进京津冀服务贸易协同发展,加快国家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打造服务贸易特色化集聚高地。壮大市场主体,吸引总部型企业,培育龙头企业。
最后,打造合作平台,坚持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关村论坛、金融街论坛、北京文化论坛等重要展会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展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建立展会协调互促机制,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充分利用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各类商协会多双边合作机制,密切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共赢。
北京将打造国际一流服务消费标杆城市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促进服务消费的11个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可以说,促进服务消费扩容升级,是消费领域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抓手。
谈及北京在促进服务消费领域的优势,司马红表示,北京服务业占全市GDP比重超8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产业优势稳固;逐步构建促进服务消费工作体系,在统计制度、政策创新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工作基础;服务性消费额占市场总消费额比重由2017年的48%上升至2023年的57%;与全球知名消费城市相比,北京服务消费仍有较大潜力空间,将成为首都消费市场扩容升级的关键支撑。
司马红表示,北京将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加快推出北京促进服务消费“1 + N”政策体系,围绕发挥优势特色、深化改革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提出北京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创新举措。要聚焦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加快打造荟萃全球风味的美食之都,扩大家政服务人员规模,多渠道增加养老讬育等服务供给。要聚焦扩大升级类消费供给,发挥演艺之都、双奥之城等优势,加强旅游与百业融合,繁荣体育赛事消费。要聚焦引领服务消费新趋势,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服务消费发展,打造中医药、美丽健康、绿色低碳等特色服务消费品牌。
司马红特别强调,北京将全力打造成为品牌集聚、模式创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服务消费标杆城市,持续带来新的政策红利、发展空间和投资机遇,热诚欢迎港资企业和社会各界朋友持续关注北京服务消费改革创新举措,共享北京消费升级新商机,共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发挥两地优势 “演艺之都”联动“盛事之都”
今年以来,北京文旅产业加快发展,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香港也在加快打造“盛事之都”。谈及京港如何在文旅产业领域加强联动,司马红表示,京港应充分发挥两地优势,深化在文化交流、会议会展、文旅推介、国际人才等方面务实合作,联动发展。
今年上半年,香港来京团队游客19.5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82.2%;今年已受理涉港营业性演出105批次、731人次、共计4466场次,赴香港文化交流演出团组5批次、205人次。
司马红表示,北京市将积极借鉴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的有益做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乘势而上促进入境游复苏振兴。首先,丰富高品质产品供给。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打造更多体现北京特色、具有代表性的精品旅游线路。比如,针对今年服贸会参会参展人群特点,将精准推出商务、科技、园区类线路产品,打造“会展 + 旅游”样板。
其次,持续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加快推动机场服务点建设,优化外籍人员办理SIM卡流程,在“七站两场”发售BEIJING PASS,在重点商圈、热门景区等合理布设ATM机,进一步规范公共服务场所英文标识,让境外游客更便利、更舒心。
最后,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坚持“走出去”,用好北京国际版门户网站、Visit Beijing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等渠道,加强城市形象和文旅资源整体宣传。积极“引进来”,邀请国外旅行商、网红博主来京打卡,鼓励其以“本土化”视角讲好北京故事。
当前,北京正持续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着力打造“演艺之都”,建设有影响力的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香港围绕加快打造“盛事之都”,也会精心筹划举办涵盖文化艺术、创意、体育、会展、金融经济及科创等不同领域的一系列综合性活动。
服贸会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全球第一个聚焦服务贸易的综合性、国际化展会平台,服贸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司马红表示,回顾过去十届的发展历程,服贸会在扩大开放、深化合作、引领创新三个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司马红表示,服贸会已经成为中国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2019年以来,习近平主席连续在服贸会发表重要致辞或向服贸会致贺信,提出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重大倡议,宣布了一系列重要开放举措,充分展现了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信心,为促进全球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司马红说,服贸会已经成为各国深化合作的重要桥梁。经过十届的发展,服贸会展览面积扩大3倍,2020年以来,服贸会提质升级,国际化率大幅提升,增长了120%,服贸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累计吸引197个国家和地区的90余万展客商、800余家境外商协会和机构参展参会、洽商合作,达成丰硕成果。
司马红还表示,服贸会已经成为引领行业创新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服贸会围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前沿议题开展高水平研讨,发布权威报告,引领行业发展趋势。2020年以来,300多家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发布了超过480项新成果,为激发行业创新动能、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强大动力。
北京出台全国首个场景化负面清单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数据跨境流动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前,北京自贸试验区出台了全国首个场景化、字段级的负面清单。对此,司马红介绍说,清单主要具有四方面特点。
首先,开放创新,突出示范性引领。北京市自贸试验区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是全国首个场景化、字段级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等发展定位,首批遴选汽车、医药、零售、民航、人工智能等五个行业制定负面清单。
其次,需求导向,突出场景化应用。
在清单的编制过程中,与80余家行业重点企业展开深入沟通交流,组织召开企业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约50次,充分采纳吸收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对重要数据识别标准进行精准细化、对个人信息出境规模进行适度放宽,有效降低企业合规成本。
再次,专业赋能,突出实用性导向。北京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设立了数据跨境服务中心,目前已有大兴、朝阳、亦庄和海淀四个服务中心开始运营,为负面清单落地提供了服务保障和经验积累。
最后,政策集成,突出体系化设计。负面清单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与负面清单同步制定,同时出台,构建了市区联动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运行规则,一次性形成了自贸试验区数据跨境流动闭环政策体系。
来源:大公报
编辑:李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