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9月6日,浙江温州,一辆汽车与电动自行车在路口发生碰撞,交警到达现场却发现电动车及其驾驶人不知去向。
汽车司机表示,对方倒了以后自己下来询问情况,并表示已报警,可对方坚持说没事,由于电动自行车的后视镜坏了,对方表示“赔我20块就好了”。
交警根据监控记录判断,驾驶员的伤没有那么简单,于是根据监控视频及微信转账记录等线索,当晚7时许联系上了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及其家属。据医院检查结果,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颅内出血。若不及时就医,后果不堪设想,大家都吓出一身冷汗。(据9月12日光明网)
从前车马慢,如今节奏快。繁忙的城市道路上,每一起交通事故都是一次对人性和社会秩序的考验。这起事故的经过和最终后果,虽然让人有些后怕,但过程却洋溢着善良和诚信的暖意,以人性的光辉和法律的温度,书写了一段守护平安的佳话。
首先,汽车司机的诚实与担当值得点赞。面对突如其来的事故,他没有逃避,而是第一时间报警并且下车询问,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与同理心,而在对方声称“无碍”,坚持拿了20元补偿离开后,他依然没有离去,而是在原地等待警方到来,体现了对法律的尊重,对安全的重视。
交警的作为和担当,更让人倍感庆幸和暖心。在电动自行车驾驶人自己放弃追究的情况下,他们仅凭监控记录就感觉事情有异样,积极主动地通过细微线索仔细搜寻,最终找到了伤者,确保他能够得到及时医治。整个过程足见执法人员不但经验丰富,能力过硬,而且对事故伤者真的很关心。这份热心、细心与耐心,是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诠释,也是守护城市平安的坚实盾牌。
这起不幸之中又万幸的事故,也给予了我们一些反思和提醒。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看似轻微的交通事故,不少人都会出于怕惹麻烦和纠纷,想节省时间精力,选择“私了”解决。但这种看似便捷的处理方式却隐藏着诸多隐患。
一方面,“私了”可能会导致事故责任认定不清,影响公正裁决;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让受伤者因缺乏专业医疗评估而忽视自身健康状况,最终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正如本案例中,若非交警的坚持与努力,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颅内的出血或许将成为一个隐形的杀手,威胁着其生命安全。此外,“私了”还可能导致故意碰瓷、逃避法律责任等乱象,给交通安全、社会治安埋下不稳定的风险隐患。
通过这件事,希望更多人可以明白,当交通事故发生时,依法处理才是最明智、最安全的选择,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按交通法规有序处理事故,不仅能够确保公平与规范,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更能够弘扬信仰法治的社会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法律不仅是一种约束力,更是一种引领社会向善的力量。人生旅途中,坎坷和磕碰或许在所难免。唯有安全驾驶,依法而行,方能行稳致远,出入平安。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