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杀人狂写信宣称要按照名字的首字母从A杀到Z。这种完全不按套路的杀人案,大侦探波罗能否破案呢?今天介绍的故事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小说《A、B、C谋杀案》。
故事开始,好友黑斯廷斯正跟大侦探波罗聊天,此时,波罗拿出了一封信,神秘地交给他。原来,这是一封挑战信,大意是:“听说你这个无案不破的天下第一名侦探,那么,本月21号安多福会发生点什么呢?”落款是A、B、C。安多福是个地区,能找上波罗的,那就不可能是普通事儿。可今天就是21号啊,两人急匆匆地赶过去,果然就在当地发生了一起谋杀案,一个开商店的老阿姨被人从后面一棍子敲死,现场没有抢劫的痕迹,旁边放着一本《A、B、C铁路指南》。这是一本旅行书,联系到之前匿名信的A、B、C落款,这不就是那个匿名凶手干的吗?椅子上还放着一双丝袜,一个六十岁的老阿姨要丝袜干什么?
阿姨有一个丈夫,感情不和,分居了很久,还是个酒鬼,多次扬言要杀死老阿姨。警方当然是第一时间将他带回去了。根据后脑的伤口方向来看,波罗认为凶手应该是假装买东西,趁转身的时候行凶,不太可能是她丈夫所为。阿姨还有个外甥女,在有钱人家里做女佣,伤心得不行,她也能证明姨夫经常威胁她的姨妈。可是,老阿姨的丈夫是第一嫌疑人。几天后,他们又接到了匿名信。这封信的大概意思是:“上次很顺利,游戏才刚刚开始,本月的25号,尼克斯希尔海滩又有好戏发生。”落款依然是A、B、C,显然又要杀人了。
波罗赶紧集合老友总督察和当地的警长一起讨论对策,让他们留意所有路过的陌生人。而且根据上一个案子的信息,受害人在安多福地点名字正好是A开头,死者老阿姨的名字也是A开头。第二个人在贝克斯希尔,名字B开头。看这个思路,他要杀的人也是B开头的,而且他这明显就是从A杀到Z呀。
可现在正值假期,当地警长很黑,问道:“你让我们警察在一个旅游海滩留意陌生人,你在逗我吗?”没办法,还是得去啊,调动所有能调动的警察在人多又比较热闹的地方。不妨。可第二天,一具女尸还是被人发现在了海滩旁边,依然有一本《A、B、C铁路指南》,不用说又让连环杀人狂得手了。死者是附近餐馆的女服务员,名字就是B开头,跟父母同住,有一个亲姐姐,还有一个男朋友,快要结婚了。她姐姐坦白,毕小姐有点水性杨花,她本身也颇有姿色,经常接受其他男人的邀约出去溜达,男朋友为此跟她妹妹吵了无数次。那这男朋友不明显有作案嫌疑吗?
三个人马上去质问戴帽子的男朋友,确实从表情中能感受到爱的绿光。男朋友就交代了,当晚毕小姐说跟一个女闺蜜去周边的镇子玩一玩,她当然是不信的,晚上就偷偷开车去那边的镇子,在几个旅店打听入住信息,但是什么都没有发现。当时心情很低落又很慌,就在街头晃了晃,思索一下人生,然后就开车回来了。没有目击证人,虽然他有杀人动机和作案时间,但在波罗看来,杀死宋律女友,这可以理解。但是第一位A阿姨跟他八杆子打不着,这怎么解释呢?事关重大,总督察决定将案件公诸于世,让广大吃瓜群众有所提防。
果然没过几天,波罗又收到了第三封匿名信息,赶紧打开,又是A、B、C。这次直接就表示29号,彻斯特,你懂,彻斯特就是C开头的镇子,又要杀人了。可今天就是29号,去阻止根本来不及呀。你下次寄信能不能稍微给点营救时间呢?这封信也很奇怪,地址竟然写错了,耽误了好几天。幸好收件人是赫尔克里·波罗这种鼎鼎大名的人才不至于退回。
当波罗和好友黑斯廷斯午夜时分终于赶到的时候,果不其然,第三个死者出现了,一位C姓开头的老爵士,被人用钝器从后脑敲死。跟第一个死者的手法相同,C爵士喜欢收藏古董,比较有钱,有个得了绝症的妻子,还有一个胞弟。老爵士平时跟家里年轻貌美的女秘书走得非常近,所以他妻子颇有怨言。在波罗看来,A、B、C三个死者距离甚远毫无联系。虽然前两个案子都有明显的凶手,但连在一起又没法解释,难不成真的是遇到破不了的案子了?再去问一问老爵士的妻子,她对女秘书那个小妖精是一肚子的气。没办法,爵士死的那天,庄园来过一个陌生人,女秘书还跟那个人聊了很久,但她明明说没有陌生人来庄园,这不是盲人吗?为什么要撒谎呢?
第四封信也随之送到,又是A、B、C落款的挑衅口吻,下一次杀人的地方是下个月九号D开头的唐卡斯特。各大报纸争相发布消息,总督察提议,让这个地方但凡名字D开头的人,全部躲在车底,我应该在。想法是好的,但是这天正好是一年度的马马节,千千上万的人会走向马场,各种叫喊欢呼,到时候混乱中杀个人根本就防不胜防啊,这怎么搞?正好,今天女秘书在场,波罗顺便就问一问:“那天见见人,你怎么说没见见人啊?”此时的女秘书才想起来,确实见到过一个人,但是是个上门推销丝袜的,没太在意,就几句打发走了。谁会把这个记在心里呢?
当提到丝袜的时候,波罗突然一哆嗦,就是这个了,这就是他们的关联。第一个死者A阿姨桌子上就有一双丝袜,第二个死者B小姐临死前,她妈妈还送她丝袜作为礼物,显然就是上门推销之后买的呀。第三次又是丝袜,哪有那么巧的?这丝袜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惊天大秘密?但女秘书实在想不起来那个推销员的长相,因为实在太普通了,只知道年纪大,戴眼镜,驼背,一脸衰样,其他就真的不记得了。
波罗召集所有相关案子的家属和警察,准备在比赛过程中留意观众席中的丝袜推销员。另一边,一脸衰样的眼镜叔也逐渐走进了视野。他有点神经兮兮地看着外面铺天盖地的A、B、C凶案报道,陷入了沉思。虽然女房东劝他不要去,但他坚持一定要去。说完穿上衣服,将丝袜装箱就出发了。这难道又是去杀人吗?来到了旅馆,眼镜叔神情焦灼,似乎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也知道,这个地方马上就要发生命案了。稍微整理以后,他提着箱子出门了。
在电影院,眼镜叔看着电影,差不多电影结束时间就准备离开。接着临走前一刀,捅死了电影院的某个人,死者的旁边又是一本《A、B、C铁路指南》。而在赛马现场,波罗突然想到,如果想在马场杀人,凶手的目的不就是用其他的声音来掩盖行凶过程吗?那么同样的思路来推理这一系列看似随机没来由的杀人案,是不是也是为了隐藏其中的一件凶手真正想做的案子呢?
这一边,眼镜叔回到旅馆,正要脱衣服。哎,怎么手上有血,在一个口袋还有杀人的刀和手帕,他一脸痛苦,似乎根本记不起来刚才所做的事,像是有间歇性精神病一样。而他洗带血的手的时候,正好被旅馆女老板看到了,随即奔向警察局报警了。毕竟报纸上天天都说连环杀人狂的事,大家都懂的。波罗一行人赶到旅店,上面登记的名字简写果然是A、B、C,登记地址也符合几封匿名信的票,票面,床下放着一个箱子,全是丝袜,最里面还有行凶的刀,这你还怎么说?原来眼镜叔是个癫痫患者,经常做些无意识的事情,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么胡乱杀人的也是有可能的。
他也主动对波罗交代了,他从小被母亲认为是个干大事的人,以后肯定名扬天下,可惜现实是残酷的。谁曾想现在他一把年纪还仅仅是个失业推销员?波罗说道:“所有的信件都是从你家的打字机里面打出来的,十分吻合。”可你说打字机是公司给你的,但根据警方调查,雇佣你推销袜子的公司根本就没有登记你这个好员工,怎么会给你打字机呢?这一切难道是你臆想出来的?眼镜叔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牌,言语中有一次打牌时,他说过重心长的预言,他会出名,不过最终会被绞死。
本来一切证据都显示是眼镜叔的,加上他间歇性失控又失忆,在法庭上,他也承认了自己所犯的罪行。但是有个目击证人主动上门作证,B小姐海滩被杀那天晚上,这个证人跟眼镜叔正好打牌,打了一晚上,所以他不可能有时间去杀B小姐。这一说确实把波罗给拦住了,是他杀的吧?其中一个案子又不是他杀的吧?他又承认了一切。波罗觉得这一切肯定没那么简单,虽然所有的案子,他都很巧妙地出现在了案发现场,也从他的房间搜出了行凶的刀具和血迹,但是B小姐的案子显然不是他做的。一开始波罗认为他很有可能有双重人格,但经过他缜密的分析和判断,这根本就不是双重人格,而是两个人作案。
那么这个案子到底是怎么完成的呢?背后的真正凶手又是谁呢?波罗将大家召集在一起分析,发现幕后凶手知道眼镜叔是个优柔寡断、畏畏缩缩、易受影响的人。这也是选中他来背锅的最理想的人。接着,神秘凶手给他看相,说:“我看你骨骼奇特,等你穿上博士服的时候闭上热搜,眼镜叔也就信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幕后凶手以知名丝袜公司的名义招募眼镜叔做推销员,并给他寄去了打字机,只用去指定地点退销就行。实际上之前的杀人匿名信早已用这部打字机打好了,之后再给眼镜叔工作指示到几个死者家中退销,建立他在现场的痕迹。
三次案子每次都在现场,又不能管控自己行为的病人,又经常失忆,哪能不怀疑他?但是一切花里胡哨的谋杀案,最终要回归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上,那就是谁能从这些案子中获益?A开商店的没多少存款,他的外甥女从中根本得不到好处;B小姐仅仅是个服务员,收入微薄;男朋友嘛,已经有多次被绿的经验了,是吧?C爵士百万富翁,妻子得了绝症不久于人世,女秘书虽然有暧昧,但是没结婚,根本不可能继承遗产。而她死后,财产最大受益人毫无疑问就是他的胞弟。
胞弟当然跳起脚反驳:“我杀人,我还跟你们一起在马场找凶手呢。”第四个在电影院死的人怎么解释?波罗说:“马人多又没有电,话又没有监控,跑出去,杀完人再回来很正常,对吧?而且就是胞弟给眼镜叔指定的任务入住的,也是指定的旅店,找到眼镜叔很容易,跟着去电影院,在他离开之前就下手杀人,然后找机会将凶器悄悄地塞入他的口袋,以他间歇性失忆的精神状态百分百会认为自己就是凶手,这就是你的策略吧。”说的这个胞弟有点慌了,但他没有证据。波罗有证据,打字机上有胞弟的指纹。如果这些事跟他无关,那上面绝不可能有他的指纹。
这一下,胞弟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一切水落石出,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切花里胡哨、巧舌如簧的表象下,最终的归属终究还是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