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为您解读的是稻盛和夫的《干法》。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的传奇人物,作为科学家,他在十来岁时就在新型陶瓷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发明创造;作为企业家,他亲手创建的京瓷公司和第二电电株式会社先后都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他本人也与松下兴之助、盛田兆夫、本田宗一郎齐名,被称为日本的四大经营之圣之一。

听了上面介绍的稻盛和夫,大家会觉得他是集命运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其实恰恰不是这样。稻盛和夫的起点不高,遇到的坎坷却不少。说他年轻时是个如假包换的倒霉蛋,一点也不夸张。

高中毕业的他报考名校医学专业落榜,无奈之下勉强进了地方性的鹿儿岛大学。到大学毕业,稻盛和夫费尽心力托关系才进了一家叫松峰工业的陶瓷公司,却因为濒临破产,已经被银行接管,宿舍里面榻榻米都没有,只有稻草垫。每天的伙食不见油水,工资自然更是菲薄,要命的是还不能按时发放,连出去买个东西,小卖店的老板也怜悯地看着他说:“从这么远的地方来京都,进了这样一家公司,小伙子以后媳妇儿也娶不上啊。”

和他一起进入公司的另外四个人见势头不对,纷纷跳槽,另谋高就。稻盛和夫本人也打算跳槽,却遭到了哥哥的痛斥:“辛辛苦苦念了大学,托人介绍进了京都的公司,不到半年就要辞职,你小子也太不像话了。”人生的关键时刻,有时候要遭遇当头棒喝,哥哥的简单粗暴反而让稻盛和夫反省自己是不是太浮躁、太短视了。

多少有点迫不得已的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曾想柳暗花明又一村。跳槽无门的他,却因为埋头工作迎来了美好人生,最终成就了一生伟业。晚年的稻盛和夫抚今追昔,将自己从中得到的人生经验与哲学思想与大家共享,于是就有了这一本《干法》。这本书是稻盛和夫劳动观、工作观的总结,约两百多页,接下来,我会用三十分钟的时间为你解读书中的重点,以及思想精华,解决这样几个问题:第一,我们为什么需要工作?第二,我们该如何投入工作?第三,具体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最重要的几个方面是什么?第四,分享一个独特的关于人生和工作结果的方程式。

《干法》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工作?首先,稻盛和夫给我们看了反面的典型,那就是把工作当苦役的近代劳动观。其次,他告诉我们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智。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在他看来,工作就是对峙贪、嗔、痴三毒,磨练人格的修行。工作必须无比精进。

在西方社会,从圣经开始,工作和劳动被看成不得不干的苦役。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当中,本来待得好好的,因为偷食了禁果,上帝要惩罚,他们才对亚当说:“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为了抵赎原罪,人才不得不接受劳动的惩罚。这种观念深深打在了文化基因当中,于是劳动在西方人的意识里,自然是负面的、消极的,最终形成了近代的劳动观,那就是工作时间应该尽量缩短,工作报酬应该尽量增加。

日本传统的劳动观恰恰相反,建神社的木匠师傅仿佛能听到千年树木里生命的呼喊,从不认为工作就是苦逼的刀刻斧凿。但随着西风东渐,把劳动看成苦役的观念在日本同样流行开来,把工作当成苦差事的人也多了起来。他们也认为工作尽量要轻松,钞票尽量要多拿,加班加点太无奈,倒劳多得爽歪歪。更有甚者,有的日本人变成了所谓的“平城废宅”,沉浸在二次元和游戏当中,压根儿不愿意工作。

稻盛和夫认为这些观念和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工作?当然是为了吃饭,为了获得报酬,掰开来讲,包括养家糊口、买房、买车、老婆的包包,也包括父母的医疗、子女的教育,这都是人之常情,也都无可厚非。但是稻盛和夫告诉我们,仅仅为了这些而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在稻盛和夫看来,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智,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之中,人的灵魂的境界和层次就会提高,就会产生利他之心,为他人为社会多行善事,本人的命运也会向着好的方面改变。因而,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工作是人生最尊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稻盛和夫认为人的烦恼有108种之多,让人陷于烦恼的最厉害的东西,就是欲望、恼怒、贪吃,这三样东西也被称为贪、嗔、痴三毒。顾名思义,就是心灵的三种毒药。在稻盛和夫看来,如果放任人的本性不断,让三毒侵蚀自己的灵魂,就会懒散松懈,沉湎于享乐。换句话说,不去工作,每天一味地享受生活、潇洒走一回,不但不会成长,而且会逐渐丧失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最终会使自己与家庭、朋友的关系都逐渐恶化,甚至使得命运也向负面发生逆转。

反之,坚守、愚直、认真、诚实的努力工作,则是对峙三毒的一剂良药。稻盛和夫又借用了佛教六菩萝蜜,这是菩萨想要成就佛道应当进行的六种修行的概念,指出努力工作就是六菩萝蜜中的“精进”。稻盛和夫并不是一味地说教,他敞开心扉,用自己的经历来讲道理。年轻时的稻盛和夫并不热爱劳动,父母用鹿儿岛方言教导他“年轻时的苦难,出钱也该买”的时候,他也犟头犟脑地出言不逊:“苦难能卖的最好啊。”但当跳槽无门的时候,他索性下了一个决断,先埋头工作再说。从此,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废寝忘食地投入研究工作。果然,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了新型陶瓷领域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不知不觉,人生也步入了良性循环,取得了丰硕的回报。

最初的成功体验,让稻盛和夫悟出了这么一个道理:即使在苦难之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换来不可思议的好运。稻盛和夫否定了工作是苦役的近代劳动观,提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心智,工作就是对峙贪、嗔、痴三毒,磨练人格的修行,工作必须无比精进。这就是《干法》告诉我们的为什么要工作的答案。

明白了为什么要工作,我们该如何投入工作就变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要解决如何投入工作这个问题,首先是调整心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第二,调整心态的关键是要成为自燃型的人,就是会自我燃烧的人。在工作的漩涡中心发挥核心作用的人。稻盛和夫也承认,自己年轻的时候兴趣多变,不能专心,和如今的小青年也没有太大不同。他为什么能够五、十多年一心一意地专注于工作呢?稻盛和夫的秘诀是通过改变和调整心态,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

恋爱中的情侣明明有电车直达,却不坐,非要花时间费体力压马路,只为了和恋人多缠绵一刻。这事儿,稻盛和夫当初也没少干。和别人不同的是,他从谈恋爱中悟出了工作的道理,就是要像对待热恋中的情人一样,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拥抱工作。这样一来,别人看来辛劳艰苦甚至可怕的工作,对当事人来说,却变得兴致勃勃、有滋有味。当然,工作毕竟和恋爱不同,有时候自己一开始对工作可能没有那么热切的喜欢,那就首先要改变心态,哪怕不太愿意,也要告诉自己:“我正在干一件了不起的工作,从事这份工作是我的幸运。”通过积极的暗示,让自己喜欢上这份工作。

稻盛和夫在松风工业的时候正是这么做的。因为公司不景气,对研发也谈不上有多少支持力度,自己学的本是有机化学,对无机化学了解也不深。但稻盛和夫没有打退堂鼓,虽然囊中羞涩,他还是坚持自费购买研究所需的书籍,向美国陶瓷学会索要论文,然后根据这些资料中的信息开始不断做实验。渐渐地,新型陶瓷研究的前景和魅力开始吸引着他,甚至产生了“全世界也许只有我一个人在钻研这一课题”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于是,为了新产品水冷复式水管,稻盛和夫能够通宵,把产品抱在胸前睡觉,让它干燥,还慢慢转动,以免其变形。为了提高产品制成率,稻盛和夫能够走进现场去倾听产品的“哭泣声”。正是这样,把产品当做自己的孩子,倾注了全部的爱,稻盛和夫从一开始的多少有点强迫自己,变成了像热恋中的爱人那样爱自己的工作。

怎么调整心态,爱上工作呢?稻盛和夫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案。他形象地把人分成点火就着的可燃型的人、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的人和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的人。他指出,要调整心态,爱上工作,就必须首先能够成为自我燃烧的自然型的人。所谓自然型的人,就是不等老板的命令、上司的安排,自发去干工作的主动积极的人,也就是勇于在漩涡中心发挥核心作用的人。总之,对工作倾注爱情,调整心态,爱上工作是投入工作的重要元素。在具体做法上,无论是自我燃烧,还是卷起漩涡,说到底就是指发挥自己的主动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投入工作。

我们懂得了为什么需要工作,该怎么投入工作。那么,具体工作的实际操作又要注意哪些重要方面呢?稻盛和夫也给出了答案。第一是要志存高远,定下目标。唐太宗李世民在《地贩》里边说过:“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意思是要达到上这个标准,无疑需要设立更高的目标。

京瓷公司创业之初坐落在日本京都中京区西京园丁。一有机会,稻盛和夫就会向员工说:“我们要成为西京园丁第一的企业。”达到西京园丁第一以后,就要瞄准中京区第一;达到中京区第一以后,就要争取京都第一;达到京都第一以后,就要争取日本第一,当然最后是要达到世界第一的。此时的京瓷公司,资本微薄,设备落后,员工只有28名。不要说日本第一、世界第一了,就是在西京园丁和中京区,他也根本比不上已经遥遥领先的巨无霸企业。乍看起来,稻盛和夫是完全自不量力、痴人说梦,但就是这样貌似荒谬的目标,使得他和京瓷仁竭尽全力地为高目标而奋斗。

稻盛和夫说:“当你竭尽全力时,神灵就会现身。”这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怪力乱神,而是自助者天助的另一种说法。稻盛和夫鼓舞京瓷员工,将无论如何一定要这样做的愿望渗透到了潜意识当中,用百米赛的速度跑马拉松,这就是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付出了这种努力,也就是玩命的工作,后来当初看似不可企及的目标,竟不知不觉地就达到了。

第二是要每天努力,持续进步。在稻盛和夫看来,那些让人啧啧称奇的伟业,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点一滴的持续积累的结果。当稻盛和夫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时候,同龄人有的拿了奖学金,赴美留学;有的在大企业里用最尖端的设备,做着最先进的实验展望未来,他也确实看不出落魄的自己做着单调的实验会有怎样的前景。此时,他不再像一般人那样畅想未来,而是留意当下,发誓一定要完成今天的工作。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前进一厘米,也要前进。同时还每天反省今天的工作,以求明天有一点改良,找到一点窍门。就这样,先是一天,再是一个月,接着是一年,然后是五年、十年,锲而不舍的稻盛和夫进入了一个当初根本无法想象的境界。

当京瓷公司成立以后,他个人的持续进步的做法扩展成为整个企业的哲学。在京瓷,一方面有着成为日本第一、世界第一的伟大愿景,另一方面却和其他企业不同,从没有什么三年五年规划。在稻盛和夫的指导思想下,京瓷仁只建立一年的年度经营计划。假以时日,凭借每天的一点一滴,努力持续进步,终于成为同行业当中首屈一指的企业。

第三是要出色工作,追求完美。怎样才能出色工作呢?稻盛和夫的回答是追求完美。之前每天的持续进步,并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要求每天的工作都要追求完美。稻盛和夫曾经狠狠地批评,用橡皮擦去错误数字的财务部长,因为他认为在工作当中有许多橡皮绝对擦不掉的事情。如果有了错误,就改一下,马马虎虎做事,小的错误就会频繁发生,最终将导致不可挽回的重大错误。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稻盛和夫认为“最佳”不该是追求的目标,因为最佳是同别人比较的相对价值观,所以矮子里面也能拔高个水平,很低的群体中也存在所谓最佳。稻盛和夫给京瓷设定的目标,从来不是最佳,而是完美;不是更好,而是至高无上。这个标准是绝对性的,不是同他人比较,而是自己就具备的颠扑不破的价值。正因为追求的是完美,所以要完成一个产品99%的努力是不够的。一点差错、一点疏忽、一点马虎都不能允许存在。任何时候都要求百分之百的完美主义。举一个例子,在京瓷,哪怕一个产品性能尚可,但是如果颜色不够鲜亮、外观不令人赏心悦目,都会被视为不合格品,回炉重做。这就是稻盛和夫对于出色工作的理解。

第四是要日积月累,锐意创新。在稻盛和夫这里,苦干固然占了很大比重,但巧干也是不可或缺的,只是在“巧”被一般人误读为占便宜、钻空子的浮躁时代,稻盛和夫这种“巧”不太容易为人理解。这是因为稻盛和夫的“巧”是大巧若拙的巧,他对创新的理解正印证了这一点。只知道不别人的后尘,绝不可能开拓新的事业,而无人涉足的先路尽管看似寸步难行,未来却可以有许多新的发现和巨大的成果。巧干和创新不是走捷径,每天都有一点钻研创新,今天比昨天进一步,这种上进心才是进入真正的创造之门的秘诀。

因为这个理念,稻盛和夫不太欣赏所谓的才子,因为才子往往自是才高八斗,厌烦像乌龟那样认真过好每一个今天,总是想像兔子般寻找最短距离。而真正可贵的,却是看似蠢笨的人,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踏实努力,这才是创新的源泉。不过,需要强调的是,稻盛和夫说的“持续”不是重复,不是漫不经心长时间重复地做一件事,而没有思考和反省是不可取的,必须要不断追问自己有没有改进、创新的可能。

既要志存高远,定下目标,也要每天努力,持续进步,更要出色工作,追求完美,日积月累,锐意创新。这是稻盛和夫告诉我们在具体工作的实际操作中需要做到的最重要的四点。

最后,稻盛和夫用一个方程式来总结自己的工作观乃至人生观,那就是:人生和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在稻盛和夫看来,这个方程式中的三个要素,思维方式最为重要,热情次之,能力排第三。这个排序并不代表能力不重要,而是说明拼命工作的热情,这个要素更为举足轻重。

这一点,在之前我们已经做了介绍,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思维方式与能力和热情的分值都是从零分到一百分,不同思维方式的分值是从负一百到一百分。不厌辛劳、愿意为大家的幸福拼命工作,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正值,反之,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这样的思维方式就是负值。

打一个比方,稻盛和夫方程式中的思维方式,就是惊涛骇浪的商海中的定海神针。阐述这些的时候,稻盛和夫其实不无后怕,他自己年轻时候也差点因为一念之差,踏入偏门。大学毕业之际,因为找不到正经工作,稻盛和夫很认真地想过,在一个弱者吃亏的社会里,加入讲义气、讲人情的黑社会,或许是一个好选择。自己读过大学,就是当古惑仔,也是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型古惑仔。不光是想当初的他都已经走到了黑社会事务所门口,只是念及亲人们的期待才悬崖勒马。

假设当初稻盛和夫入伙黑帮,凭他的才干或许也会穿金戴银、大吃大喝。但按照他的方程式,这样的话,他的能力和热情无疑是要乘以一个负值。后来的人生结果,可能是万劫不复的。这个例子也从反面说明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其实是跨文化、跨国界的,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说法。

为儒商的气质修养,不是现代东施效颦者们的穿唐装、盘手串,而是“达则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有一副对联说得好:“温良恭俭让,让中取利;仁义礼智信,信内求财。”这是对儒商风范的完美刻画,讲的是修其治平,以人为本,义子当头,利在其中。这一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清流,支撑起了中国经营者的风骨,这也正是分值为政的思维方式给经营带来正面影响的一个典型写照。

说到这里,这本书就介绍得差不多了。我再为你总结一下。本期内容主要是来解读《干法》。首先,介绍了我们为什么需要工作,因为工作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心智、磨练灵魂,也是对峙贪、嗔、痴三毒的修行。其次,强调了我们该如何投入工作,就是要调整心态,喜欢上自己的工作,自我燃烧,卷起漩涡,主动成为工作的核心人物。第三,阐述了具体工作的实际操作中最重要的四个方面,包括志存高远定下目标、每天努力持续进步、出色工作追求完美和日积月累锐意创新。最后,用“人生和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 × 热情 × 能力”这一方程式进一步概括了本书的宗旨。

海尔集团的CEO张瑞敏曾经说过:“稻盛和夫是我最尊敬的企业家,他的著作让我很受启发。”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也说过:“我把做企业从当成一种乐趣,到做成事业,再把它当成做人一样,这一路我学到了很多。我对稻盛和夫的思想哲学观点尤为赞赏。”无论身处制造业,还是互联网,许多商业领袖对稻盛和夫先生充满钦佩。即使你并不打算从商,从稻盛和夫先生身上仍然可以获得很多积极的能量。出色的工作,唯有出色的人才能完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