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4月9日,大光明影院正在放映一部英国电影《贡格丁大血战》。

时任伪联合准备银行天津分行经理的程锡庚是个电影爱好者,每次一有新电影上线必定要去捧场,对于这样的一部佳作,他自然不会错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光明电影院遗址

当天下午,程锡庚乘车带领家人来到电影院,提早入场等待一场视觉盛宴。

从他兴奋的神情不难看出他对今天这场电影的期待,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将是他人生中看的最后一场电影。

电影开始一个小时后,几个年轻人若无其事地走进了电影院,并通过放映员在屏幕上播放几个字顺利锁定了目标。

接着随着几声枪响,程锡庚应声倒在了血泊中,再也没有了动静。

那么,这几个年轻人究竟是谁?他们又是如何在漆黑的电影院中找到暗杀目标的呢?

一、大汉奸程锡庚

程锡庚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后来还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锡庚

深造回国后,程锡庚成了一块香饽饽,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担任过北京政府外交部条约研究会秘书等职务。

但这位获得过经济学学位的博士,却没有将所学的知识用在正道上。

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为了在中国掠夺资源,在北平成立了伪临时政府,在它的支持下,一个名叫“中国联合准备银行”的机构应运而生。

这个并非普通的银行,由它发行的银联券,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而按照伪政府的命令,凡是日军控制的地区,都必须使用这种银联券才能消费。

敌占区的百姓迫于无奈,只得将手中的法币按照1:1的比例兑换成银联券,才有资金购买生活物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侵华日军

这使得日军轻轻松松就获得大量法币,他们将这些钱套购外币,并用来购买武器装备,继续在中国的土地上行凶作恶,大肆屠杀,简直令人发指。

当所有中国人都对日军深恶痛绝,纷纷拿起手中的武器反抗侵略时,却有这么一些人,助纣为虐,帮助日军实施他们的罪行,汉奸程锡庚就是其中一个。

当时,日本在天津开设了“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分行,程锡庚见有利可图,便主动担任天津分行经理的职务。

为了讨好日军,程锡庚毫无人性地压榨国人,将国家的利益抛之脑后,实在是民族的耻辱,时代的罪人。

二、密谋锄奸行动

1939年4月初,天津的抗日杀奸团收到了一封密电,这个杀奸团是英租界内的一个爱国青年组织,由一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组成,旨在为抗日行动出人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封由国民党当局发来的密电,列出了二十多个在天津为日军卖命的汉奸,对于这些天理不容的人,国民党政府要求杀奸团想办法除之而后快,其中就包括程锡庚。

杀奸团团长曾澈收到任务后,立马与团员展开了秘密讨论。

有团员提出,可以在程锡庚的住处实施刺杀计划,但程锡庚的别墅位于英租界内,且守卫森严,保镖众多,想必程锡庚也明白,自己甘当卖国贼是件多么危险的事,特地雇用大量警力以保自己安全。

因此,想要在他的别墅内找到靠近程锡庚的机会,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问题,更别说真的得手后该如何脱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锡庚(右)

接着,又有人提出可以在程锡庚的办公室暗杀,很快,这个提议也被否决了。

程锡庚的办公地点位于偏僻的郊区,人烟稀少,刺杀人员不仅很容易暴露自己,就算成功了,也很难顺利逃脱。

而后,杀奸团的成员根据程锡庚的生活习性、日常活动轨迹等又进行了多轮讨论,均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就在这时,一个在程锡庚身边担任巡捕的成员透露了一条极其重要的消息——程锡庚打算去电影院观看最近热映的电影。

如果能够确切地知道程锡庚何时何地观影,这将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刺杀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杀奸团的成员乔装打扮,在天津的各大电影院门口转悠,查看是否有程锡庚的身影。

4月9日下午5时左右,一辆汽车停在了光明电影院门口,车上下来的正是程锡庚和他的家人,这可把守在不远处的杀奸团成员激动坏了,赶忙通知其他人拿上武器准备战斗。

三、凭五个字锁定目标,成功锄奸

很快,他们就确定了四个行动人员,分别是祝宗梁袁汉俊孙慧书冯健美,同时,还有一个接应人员刘友深

几人确认好暗杀细节后,就买票进入了电影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电影院播放的是英国电影《贡格丁大血战》,杀奸团的行动,正是呼应了这个主题。

等到几人来到观影大厅,电影已经播放了一个小时,来到了中场休息的时间。

几个人在大厅内四处观望,想寻找程锡庚的具体位置,但由于电影院灯光昏暗,根本看不清每个人的脸。

这时,一个成员在楼上的位置发现了一个身影,外形和程锡庚十分相似,由于无法看清面部轮廓,因此并不能百分百确认就是程锡庚本人。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么难得的机会如果错过了,日后再想刺杀程锡庚,将会难如登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祝宗梁

就在众人都犯难的时候,祝宗梁站了出来,他似乎想到了什么好方法,径直跑到电影放映室,找到了当天的放映员。

祝宗梁给放映员递了一根烟,笑着说道:“你好,我想找联合银行的程经理,他今天也在场内看电影,你能否帮忙在屏幕上播放几个字让他看到?我有急事找他。”

放映员拿了祝宗梁的烟,便打开幻灯,写了“程经理外找”五个大字。

幻灯打开的时候,大家以为电影要开始了,纷纷回到座位上,程锡庚看到了屏幕上的字,忙起身打算往外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他的妻子一把拉住了他,提醒他电影院里那么多人,何止你一个程经理。

程锡庚想想也有道理,便回到座位上继续观影。

而他这一起一落,杀奸团的成员看得清清楚楚,他们一下子就确认了目标的具体位置。

接着,祝宗梁让刘友深在二楼的楼梯口等候,自己则上楼,悄悄地坐在程锡庚身后。

祝宗梁看着昏暗的投影下,程锡庚的后脑勺在距离自己不到一米远的地方,他深吸了一口气,在心中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握住机会,不成功便成仁。

祝宗梁并没有着急动手,他坐着观看了十分钟电影,确认没有特殊情况后,才从兜里掏出手枪,对准程锡庚的脑袋果断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砰砰砰砰”,随着四声震耳的枪声,程锡庚的脑袋瞬间开了花,一动不动地死在了座椅上。

随后,安静的电影院顿时乱成了一锅粥,观影者们纷纷起身往门外冲去,祝宗粱也趁乱逃出了电影大厅,与守在楼梯口的刘友深碰面后便佯装淡定地随着人流往大门走去。

二人径直往前走着,并不理会周围惊慌失措的观众,但他们的行动还是引起了程锡庚保镖的注意,待二人走到大门口,一个保镖上前就想将他们拦下。

祝宗粱知道,成败在此一举,如果被捉住,等待自己的必将是惨烈的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他果断地掏出手枪,对着那个保镖的身体就是两枪,那人应声而倒,祝宗粱抓住刘友深的胳膊就想往外冲。

这时,另一个保镖也注意到了祝刘二人,飞身扑过来就想把祝宗粱控制住,祝宗粱依旧想用枪解决,却发现枪里已经没有了子弹。

于是,祝宗粱和保镖开始了赤手搏斗,扭打中二人一同滚下了楼梯,就在难分胜负时,袁汉俊赶来了,迅速给了那个保镖一枪,才让祝宗粱有脱身的机会。

来不及多想,杀奸团的几个人互相使了个眼色,便趁着混乱的人群逃出了电影院,顺利完成了暗杀任务。

四、戏剧性的收尾

那两名遭枪击的保镖并没有身亡,但由于当时场面混乱,祝宗粱等人并没有正面对着他们,因此,他们也说不出刺杀程锡庚的人具体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锡庚被刺的消息刊载在报纸上

程锡庚的死,对于国人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但在日伪政府看来,却是件无比气恼的事。

时间一天天过去,始终没有人查到抗日杀奸团的头上,正当祝宗粱等人为逃过一劫而暗自庆幸时,团长曾激突然收到了一封电报。

电报中,重庆方面要求参与本次暗杀行动的几人动身前往重庆,一时间,团内传出了诸多声音,有说是去受封赏的,有说是去受罚的。

由于不敢违抗上级命令,祝宗粱等人于7月上旬还是动身前往重庆。

来到重庆后,军统局局长戴笠和国民党主席蒋介石先后前来接见几人,还好吃好喝地款待了一番,这使得几人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些高层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笠

等到了8月份,戴笠眼见时机成熟,便开门见山告诉了祝宗粱等人实情。

原来,刺杀程锡庚当天,在混乱的人群中,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瑞士人先后被杀,这引起了各国领事馆的高度重视。

事后,英国工部局抓住了四个军统特务,日本方面知道此事后,一口咬定这四个人就是刺杀程锡庚的凶手,不断施压让英国将几人引渡给他们。

最终,英国方面妥协了,决定将四名特务引渡给日本,这可把戴笠急得团团转,这几个特务可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精英,如果落入日本人手中,怕是凶多吉少,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笠

为了保住这几个特务,戴笠想到了让祝宗粱和袁汉俊站出来自首的办法。

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祝宗粱等人的心凉了大半截。

戴笠看出几人的担忧,忙补充道:“你们别担心,到时候会安排你们到香港自首,我们一定会想办法营救你们。”

这种厚此薄彼的做法,祝宗粱等人自然有些不情愿,但小鬼又怎么斗得过阎王,最终,祝宗粱和袁汉俊还是向有关部门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戴笠以为自己的精心布局一定能保住四名特务,但狡猾的日军自然明白特务和学生孰轻孰重,任凭戴笠如何证明,他们依旧不为所动,坚持将四名特务带走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祝宗粱老年照片

就这样,几个月后,本以为会经历一番磨难的祝宗粱和袁汉俊毫发无损地从香港又回到了大陆,整个暗杀事件也就此落下了帷幕。

期间,抗日杀奸团由于叛徒的出卖,导致很多骨干被抓,再也不复往日雄风,只剩下一个空壳。

而祝宗粱和袁汉俊因为去了香港,戏剧性地躲过了一劫。

抗战时期,还有很多像祝袁二人这样的抗日英雄,也许我们不一定熟知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精神,如同漫天星辰,永远照耀着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