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国时期的街亭之战,无人不为诸葛丞相感到惋惜,街亭失守对于整个蜀国对魏国的战局都有着深刻影响。
对于街亭之战的失败,有两种主流说法。一种是说马谡刚愎自用,骄傲自大,没有重视街亭的战略位置,最终导致失守;还有一种认为主要是因为诸葛亮没有听刘备不能重用马谡的告诫。
不论哪种说法,都是出于主观的角度,这当然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三国演义》侧重对人物的描写,为了使故事更加精彩曲折,作者放大了战争中人的决策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些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很多历史的细节被掩盖了,当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再分析这场战斗的时候,很可能会发现其中更为主要的原因。
谈到打仗,首先双方的实力对比一定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在街亭之战中,魏蜀双方的投入差距其实一目了然。
魏国这边,司马懿坐镇主帅,司马懿的谋略自然不用多说,实力非常强悍。张郃作为先锋,曾经与张飞大战三十多回合的魏国大将出场,对于战争的局势是有巨大推进作用的,尤其是就冷兵器时代。此外魏国还有300战将,投入了15万总兵力进攻街亭。
反观蜀国,运用的主帅马谡,并没有带兵经验,没有什么实战经历,除了熟读兵书,为诸葛亮出过计策,没有什么突出的战绩,这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副手王平,虽然有一定战力,但是跟张郃比相差甚远。战将也只有90人,对比魏国300战将,明显处于下风。算上街亭和平阳关总兵力也才不足5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军事实力对比在纸上,一目了然。这么一看,仿佛蜀国败走街亭是历史的必然。从主帅到手下的战将再到总兵力人数,都完全不是魏国的对手。
其次作为蜀国的军师,诸葛亮的用人也并没有周全考虑。诸葛亮决心镇守街亭后,马谡就一直跃跃欲试。诸葛亮虽然表示了担忧,但是还是拗不过马谡,见马谡立了军令状,诸葛亮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并且他自己也希望马谡可以通过这一战奠定自己的军事地位。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好的领导要在出点子和用人上都有过人之处。领导在用人上不应该有一丝遗漏,当人才的素质还达不到要胜任的岗位时,千万不可拔苗助长。
虽然诸葛亮已经有了一些疑虑,可是还是选择冒险给了马谡这个机会,因此街亭之战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蜀国的失败也难以避免,马谡没有实际带兵打过仗却还是上任了街亭之战的主帅,因此用人的失误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丞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诸葛亮过于放松对街亭的防守,没有亲自临阵。街亭之战时的司马懿才刚初露锋芒,本来诸葛亮有在此地将他消灭的可能性,却将胜利拱手相让,致使北伐很难继续进行下去。
毛泽东对此写了一个七字评语“初战亮宜亲自临阵”。
在战斗前诸葛亮的布置也不够周全,明明战力部署敌方优于自己,却还总是想着以少胜多,导致失去了战斗的主导权。虽然诸葛亮打出过很多精彩的以少胜多的战绩,但是却并没有亲自临阵指挥,而是把指挥权交给了缺乏经验的马谡。
部下对丞相也是唯命是从,后续防守出现了问题,也无法及时调整计策,完全被魏军“牵着鼻子走”。
作为蜀国的丞相,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以及高超的谋略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在用人方面有着巨大缺陷。
街亭一役,非但没有自己亲自临阵,反而叫缺乏实际战斗经验的马谡当了主帅,计策无法有效调整,缺口一点点放大,最终导致街亭之战惨败。
马谡虽然有一定的才能,但是被摆在了他不擅长的位置上,对局面造成了很大不利。
综上,街亭一役虽然是马谡的纸上谈兵直接造成了战斗的失败。但是诸葛亮的用人不当,没有亲自临阵指挥,双方投入实力对比悬殊,这些都是最终失败的原因。因此诸葛亮对街亭之战的失败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