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鉴历史

洞鉴历史

网易号

关注
3.9万粉丝
0关注
202被推荐
IP属地:湖南

2枚勋章

洞鉴历史真相

  • 53年王震被撤职,为何毛主席严肃批评:你坏了中央的大事!

    15小时前
    图片
    12:41
  • 印度族群冲突多严重? 没有民族认同感的国家,为何不能成为强国?

    1天前
    图片
    13:37
  • 毛岸青病逝,为何“惊动”了已经退休的江泽民?究竟有何故事?

    2023-05-28
    图片
    12:39
  • 沙特的回报:给中国许下“无期限”合作承诺,也向俄罗斯提了个醒

    2023-05-27
    1跟贴
    图片
    12:10
  • 为什么说放任中南半岛统一,会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

    2023-05-26
    9跟贴
    图片
    13:36
  • 竞争都这么激烈了?比亚迪和长城直接撕!
    今日比亚迪还在准备新款宋Pro DM-i的上市发布,谁知道长城突然发难。向上级部门举报比亚迪旗下车型排放不达标。而比亚迪立马也以不正当竞争来回击。不得不说,现在的汽车市场竞争是真的激烈,两大传统自主品牌直接撕破脸。 不过说到“卷”,这些传统品牌还是不如新势力。比如零跑,就是新势力里的“卷王”。不信咱就拿零跑C11增程180舒享版、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110KM超越型和哈佛枭龙1.5 110km领动版这三台车一起对比下就知道了。 首先在配置上,零跑C11增程就更舍得一点。在车内,零跑C11增程比宋Pro DM-i和哈佛枭龙多出了一块副驾娱乐屏,能够做到开车娱乐两不误,使用场景也要更加丰富一点。而在底盘用料上,零跑C11增程就更舍得了,直接用上了豪车同款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架,而其他两位还是普通的前麦弗逊和后多连杆,因此实际开起来后,零跑C11增程要更有驾驶乐趣。 性能和续航方面,零跑C11增程搭载了一块30.1kWh的电池,而宋Pro DM-i和哈佛枭龙的分别为18.3kWh和19.27kWh,所以三车在纯电续航上的差距不小。WLTC工况下,零跑C11增程的纯电续航为125km、宋Pro DM-i和哈佛枭龙为85km和96km。 所以可以看出,要论“卷”,还得是新势力。 #新能源汽车 #比亚迪 #长城汽车 #零跑汽车 #蔚来汽车 #理想汽车 #小鹏汽车#
  • 王洪文前往中央任职,为何要求和妻子离婚,难道是预料到了下场?

    2023-05-25
    图片
    12:58
  • 周总理去世后,众人整理遗物发现一封给贺龙的悼词,内容令人动容
    2023-05-24
  • 白宫表示美债不会违约,但在两党甩锅之中,美国能还完巨额债务吗
    2023-05-24
  • 最近,在杭州发生了一件让人觉得非常匪夷所思的诈骗事件。
    一个已经年近六旬的老人,居然在养生会所的忽悠之下,花了21万元的天价,打了一针抗癌针。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为年轻人,我们都非常清楚,目前已经被证实有效可以抗癌的疫苗,只有HPV而已。 但这种疫苗,也只能够针对乳腺癌等相关癌症而已。但是刘女士打的这款天价抗癌针,却号称可以抵抗一切的癌症细胞。 这样的说法,对有常识的年轻人来说,自然是一眼就可以看出它是个骗局。 但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希望自己变得更加健康长寿的愿望尤为的强烈,因此反而对于骗子说的话信以为真。 更何况,在这名刘女士看来,向她推荐抗癌针的这家养生会所,还是她干女儿开的。 原来,这位来自于杭州的刘女士,在家附近有一家已经开业将近两年的养生会所了。 因为刘女士本身对自己的身体保养就一直非常的重视,因此考虑方便性,经常会在这家养生会所消费。 或许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子女工作都比较忙,刘女士平时缺少家人的陪伴,因此对于养生会所那名负责人的热情,难以抵抗。 刘女士本身并不是一个社交圈特别宽泛的人,平时也只喜欢自己一个人做做养生,和朋友聊聊天而已。 但朋友也会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忙,而他的儿女更是忙于工作,退休的刘女士在平时的时候经常会显得有些孤独。 因此在发现自己和这家养生会所的负责人很聊得来之后,居然认了对方作自己的干女儿。 这样频繁的往来,刘女士自然和这位所谓的干女儿变得越加亲密。有这层关系在,刘女士轻易的相信她的话,并且花天价来打抗癌针也就没有那么让人觉得惊奇了。 就在2023年春节前后,这名女负责人的胃口开始变得越来越大,也不再满足于刘女士在店内的正常消费。 于是她开始慢慢向刘女士铺垫,自己公司研发出了抗癌症的消息。 她先是在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公司正在研发抗癌针的消息,并且话里话外都透露着,这项研发即将成功的意思。 因为在她的话语当中,刘女士并没有听出太强烈的推销意味,因此对于她完全没有防备心理。 终于有一天,这名负责人认为前期的铺垫已经比较多了,于是她就开始了收网。 她告诉刘女士,公司的抗癌针已经研发成功了。并且已经做了很多的临床实验,在临床上的效果非常明显。 在聊天的过程当中,这名负责人还适当表现出了渴望,表示自己要是有钱,也一定会打上一针。 在成功地引起了刘女士的好奇之后,她开始故意的夸大和渲染这款抗癌针的效果,将它夸的天花乱坠,甚至不惜夸下海口,称它可以对抗多种癌症。 在自己干女儿的一通渲染之下,刘女士成功的上当了。她开始向自己的干女儿,仔细的了解这款抗癌针,也开始了解这款针的价格。 一开始,这位负责人非常遗憾的告诉刘女士,这款抗癌针的定价可能要150万元。 在听到这样的天价之后,刘女士蠢蠢欲动的心终于按捺了下来。因为这并不是自己能掏得起的价格。 但是过了几天之后,这名负责人就专门找到刘女士,说公司的一个高层是她的朋友,可以看在她的面子上给刘女士一个非常大的优惠, 只要二十一万元就能够给她注射这款抗癌针。 在如此大的诱惑之下,刘女士自然是心动了。于是她当即给自己的干女儿转去了21万元的现金,要求注射。 刘女士如此简单的就上当了,但是她的儿女就没有那么好糊弄了。 刘女士的儿女,在听说刘女士花了高价,注射了一款所谓的抗癌针,当即就带着刘女士上门,想要讨要一个说法。 但是让刘女士和儿女们都没有想到的是,这家养生会所早已关门大吉,而负责人也溜之大吉了。无奈之下,一家人只能够报警。 很快这名负责人被警察逮捕了,让人觉得瞠目结舌的是,刘女士花高价给自己注射的那款抗癌针,居然只是可乐而已。 这些骗子公司,在下圈套欺骗老年人的时候,压根没有考虑过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这样的针剂,在注射当中但凡出现任何差错,都有可能直接导致老人的死亡。 因此作为年轻人,我们想要让老人远离骗局,最好可以时常的陪伴老人,给老人更多的安全感。这样才能让他们幸福健康的安度晚年。 #你们都遇到过哪些骗局# #防癌抗癌# #中老年# #癌症# #头条创作挑战赛#
  • 1971年,周恩来见到卫戍区司令,他问:哑巴同志最近怎么样?
    2023-05-24
  • 2010年,年轻有为的秋捡获得了国标舞比赛的冠军。但这样一位天之骄子,却被爆出了坎坷的身世,那么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秋捡是一个残疾人,作为一个聋哑人,能拿下国标舞蹈冠军,背后付出的艰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秋捡还是一个被遗弃的孩子。 1995年,赵丹在自己的丈夫车上做了一个售票员。在工作的途中,她发现车站内有大批的乘客聚集在了一起。嘈杂的讨论声,引起了赵丹的好奇心。 进入人群的她,发现被乘客围在中心的是一个被遗弃的婴儿。 看完孩子身边留着的纸条和医院的检查报告之后,赵丹才明白,这个孩子是因为天生患有残疾,所以才被父母给遗弃了。 赵丹本就是一个善良的人,看到一个可怜的婴儿一直在不断地啼哭,本就动了恻隐之心。 没想到的是,赵丹刚一抱起这个孩子,孩子的哭声就慢慢停了。 赵丹觉得自己和这个孩子有缘,决定收养他。彼时赵丹和自己的丈夫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因为家里有一辆大巴车,因此家里一直过得十分富裕。 赵丹的丈夫也并没有反对赵丹的决定,反而十分支持,跑上跑下的帮着秋捡办理了户口。 因为是在秋捡天捡到的这个孩子,赵丹就给这个孩子起名为秋捡。 但丈夫的态度却发生了转变,因为赵丹坚持要给孩子看病,还特地停下来在丈夫车上售票的工作。 仅靠丈夫一个人运营大巴车,家里很快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 丈夫无奈之下,只能将大巴车转让。这样一来,家里的生计也出现了问题。 丈夫看到赵丹冥顽不灵,坚持要给这个捡来的孩子看病,一气之下居然提出了离婚。 但这并没能够改变赵丹的决心,赵丹最后忍着悲痛,和自己的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于是赵丹带着四岁的女儿,和一岁的秋捡过上了独自的生活。 但没有想到,赵丹做出了如此大的牺牲,秋捡的病情却没有任何的变化。 在寻访了多位专家之后,赵丹终于接受了秋捡将要一辈子残疾的现实。 于是为了自己和两个孩子的生计,赵丹用自己微薄的积蓄开了一家烧饼店。虽然赚得不多,但却让他们母子三人在一起生活的非常开心。 在秋捡五岁那年,赵丹意外的发现他居然有着非常好的舞蹈天分。虽然不能听见音乐,但是他却能够精准地模仿别人的舞蹈动作。 于是赵丹决心要培养秋捡的舞蹈能力。但秋捡是个残疾人啊,一般的舞蹈学校又如何愿意收下这样一个孩子呢? 万般无奈之下,赵丹只能求到了舞蹈学校校长的面前,并且承诺多交学费,才让秋捡有了学习舞蹈的机会。 秋捡自小就很懂事,在获得了舞蹈学习的机会之后,就变得异常刻苦。 他本身学习能力就强,又愿意下苦功夫,很快就成为了学校里最有天赋的孩子。就连当年万般不愿的校长,都表示他比正常孩子的天赋都要好得多。 时间就在求刻苦学习舞蹈中慢慢地考过,年仅11岁的秋捡就获得了到央视参加千手观音舞蹈的机会。虽然只是演一个配舞,但也足以证明秋捡的优秀。 因此,在秋捡14岁那年,她就在校长的推荐之下,参加了哈尔滨举办的国标舞大赛。 就没有让自己的父母和姐姐失望,更没有让舞蹈学校的校长失望。年仅14岁的他,用舞姿感染了现场的所有嘉宾,让无数现场观众热泪盈眶。 这样一场比赛,让秋捡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舞蹈方向。于是他和赵丹提出,他想要去北京学习拉丁舞。 一向疼爱孩子的赵丹,完全没有犹豫卖掉了自己手中的房子,凑齐了秋捡到学费,就陪着他一起去往了北京。 终于,秋捡不负众望我被残疾人艺术团录取,并且在团队当中成就耀眼,也成为了业内知名的国际舞新星。 但让秋捡没有想到的事,就在一家人的生活蒸蒸日上,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他们生活的平静。来人自称是秋捡的亲生父母,想要征得秋捡的原谅。 虽然自己的亲生父母在自己面前哭的泣不成声,但秋捡坚持认为养恩大于生恩。在他心目当中,赵丹早就已经是他的亲生母亲了。 他又如何愿意承认一个陌生人,是当年那个狠心抛弃他的亲生母亲呢? 但作为一个母亲,赵丹清楚地知道其他母亲的心情。 于是她劝说秋捡,让秋捡试着接受他们。秋捡自然不愿意违背赵丹的心愿,于是便勉强接受了自己所谓的亲生父母,和他们不尴不尬的相处着。 生而不养,本就是为人父母的过错。而现在秋捡的态度,也不过是这对夫妇自己亲手种下的因罢了。 #聋哑人# #残疾人# #弃婴# #头条创作挑战赛#
  • 2006年,在北京的一辆大巴车上,一名女子将硫酸泼向了一个18岁女孩的眼睛。如此残忍的行为,却让很多人自发为她求情。那么在这个女子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这名泼硫酸的女子,名叫韩浪。她和这位18岁,名为晴晴的女孩原本是素不相识的。 但是心中积压的怒火和仇恨,蒙蔽了她的双眼,让她做出了如此残忍的事情。 看到晴晴当时的惨状,她非但没有觉得后悔,反而有了一种大仇得报的畅快之感。 韩浪对于这个女孩的恨意,还要从她的孩子身上说起。 韩浪本身只是一个普通人,她出生在重庆,从小就在非常贫困的环境之下长大。 作为家中的老二,上有哥哥下有弟弟,她是最不受宠的那一个。重男轻女的父母,为了给哥哥弟弟攒彩礼钱,将她“卖”给了一位比她大了15岁的男人。 韩浪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人,虽然这场婚姻并非她自愿的,但她依然承担起了一位妻子的职责,经营起了自己的小家。 很快,她和自己的丈夫就生下了儿子亮亮。但自从孩子降生之后,韩浪和她的丈夫之间的争吵就变得越来越多了。 她的丈夫是一个不求上进的人,即使有了家庭有了孩子,她也依然不能担负起一个身为丈夫的职责,反而将养家糊口的重担丢给了妻子。 又要抚养孩子,又要照顾家里,韩浪和丈夫的矛盾不断激化,终于走到了离婚这一步。 韩浪还以为,想要拿到自己儿子的抚养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没想到,她丈夫答应离婚的唯一条件,就是拒绝抚养她们共同的儿子亮亮,要求韩浪将孩子带走。 丈夫不愿意担负起抚养孩子的职责,韩浪确实求之不得。于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条件,让带着儿子去往北京打工。 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孩子在异地求生,自然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 韩浪性格坚毅,不轻易认输。于是带着亮亮在北京郊外的一个村子里面安了家,租了房子。 和亮亮确实在村子里面过了一段非常安逸的生活。但是上天并没有放过这对苦命的母子两个,亮亮在六岁的时候,就永远的离开了自己的母亲。 韩浪至今还记得亮亮离开那天发生的所有事情。工作完回到家里的韩浪发现自己的儿子不在家,但是她却并没有放在心上。 因为她工作繁忙,亮亮经常会去村子里找其她的小朋友一起玩。 但是亮亮一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每天都会在自己的母亲做完晚饭之前就回来。 但是那天,韩浪之后一直等不到亮亮归家。韩浪急了,于是她开始在村子里面寻找亮亮的踪迹。 但不知为何,无论她在村子里如何打听,她都找不到任何线索,更没有找到亮亮。 回到家后,韩浪发现亮亮依然没有回来,而外面的天已经黑了。意识到大事不好的她,迅速前往了当地到派出所报案。 心急如焚的她,在派出所录完了口供,并且和民警继续开始寻找自己的儿子亮亮。于是她和派出所的民警整整熬了一个通宵。 就在他们依然一无所获的时候,有人前来报案称韩浪租住的那个村子里面倒一口井里,发现了一个孩子的尸体。这个消息传来,直接吓的韩浪腿都软了。 抱着侥幸的心理,她和民警迅速赶到了现场。但是看到打捞出来的尸体时,韩浪彻底崩溃了,因为她知道,那就是她的儿子亮亮。 发现了尸体,警方自然需要介入调查。调查发现,亮亮是被人掐住脖子,窒息而死的。 而亮亮会出现在井里,显然易见是有人故意抛尸。拿到重要线索的警方,迅速地开始走访调查。在不久后就确定了凶手。 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杀害亮亮的凶手,居然是韩浪邻居家那个13岁的小儿子。 在警方的审讯之下,这个男孩也很快招认了自己的罪行。原来下午两个人在玩耍的过程当中,她一不小心把亮亮失手掐死了。当时害怕的她,走投无路之下就将亮亮的尸体抛入了井中。 凶手找到了,但是因为这个凶手只有13岁,因此不能被判刑,只能进入少管所而已。而凶手的父母,更是借口家中穷,一直不愿意向韩浪支付赔偿金。 案子没有了解,亮亮就一直只能呆在停尸房里,不能入土为安。而凶手的父母,却像耍无赖一样将赔偿款一拖再拖。终于韩浪忍无可忍,决定让她们也尝一尝失去亲生孩子的滋味。 仇恨的火焰被越烧越旺,冲动之下,韩浪拿着硫酸就上了她家女儿经常会坐的那辆大巴车。 在大巴车的行驶过程当中,她亲手将那瓶硫酸泼到了那个无辜的女孩身上。 虽然韩浪最终被判了17年的有期徒刑,但是她却一点都不后悔,或许在儿子死去的那个晚上,这位母亲就已经哀莫大于心死了。 #法律# #青少年# #未成年# #针对未满14岁杀人的现象,如何才能遏制未成年犯罪# #头条创作挑战赛#
  • 汪美红,一个让无数人落泪的坚强母亲,却是同村人眼中的坏女人。那么在她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又为何人们对她的评价如此矛盾。
    在央视的镜头里,汪美红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瘦弱的身躯却为自己的三个子女遮风挡雨。这样的经历让无数观众为之落泪。 就连主持人倪萍也一再的抱着她,为他加油。甚至撒贝宁也曾说过,他只要看见了汪美红就忍不住热泪盈眶。 让无数人如此的感动,当然是因为在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母亲的伟大,更能看到一个女性的坚毅。 汪美红是他们当地的一个挑山工,他用一根竹竿挑起了三个孩子的未来。汪美红的苦难是从1994年开始的。 他的丈夫在那年,工作时发生了意外,永远的抛下了汪美红和他们年幼的三个孩子。 那时,他们最大的那个孩子是个盲人。而剩下的那对双胞胎也只有三岁而已。 愚昧落后的村子里,无数人还守着陈旧的礼教迷信。汪美红的婆婆一家都将丈夫的死归咎到了汪美红身上。 他们拒绝帮助汪美红,也拒绝在经济上给这个困苦的女人任何的支持。 为了嗷嗷待哺的孩子,汪美红只能出卖力气,选择了收入高却十分辛苦的工作,挑山工。 做这份工作的通常都是男人,因此看起来瘦弱的汪美红在其中十分的惹眼。但很快,她的表现让很多男人都不敢轻视。 因为挑山工的收入是和他们每次挑上山的重量息息相关的, 100斤的货物跳上山,大概只能赚五块钱左右。 为了能够多赚一点钱,汪美红一直都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尽量的多挑一些带上山去。 要知道那座山足足有7公里, 3000多级台阶上,都洒上了汪美红的汗水。而每次汪美红带上山的货物重量,让很多男人都叹为观止。 甚至在汪美红因为央视的节目出名之后,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尝试想要挑起那根扁担的时候,都以失败而归。 但汪美红作为一个女人,她挑起了那些比自己都重的货物,一步一步的踏上台阶,攀上悬崖。 除了多挑一些货物以外,汪美红每天上山的趟数也要比其他挑山工更多一些。 大多数的男性挑山工,每天也最多能够挑两趟货物上山,但是汪美红却以女性之躯,每天都多跑一个来回。 而她如此拼命,不过是为了养活自己,养活家里三个年幼的孩子。我们难以想象,在那些岁月里面,她究竟是凭藉怎样的意志力,挑起那根扁担,拿回她的血汗钱。 除此以外,汪美红最艰难的事,她不仅要工作,还需要照顾这些孩子的起居。无可奈何之下,她只能将自己的孩子拴在家里,锁在屋子里。 而等她回家之后,她还需要给孩子擦洗身上的屎尿,收拾屋子。 就这样,汪美红一把屎一把尿地将自己的三个孩子带大了。最让人值得开心的事,这三个孩子都非常的懂事。 可能是穷人孩子早当家,他们早早的就理解了母亲的艰辛,并且愿意和母亲共同承担家里面的其他琐碎事情。 但孩子长大了,他们的生活却没有变得更好。因为这三个孩子,都到了读书的年纪。 汪美红深知,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因此他宁愿自己多累一点,再苦一点,也要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学校。 好在三个孩子也是十分的好学,即使是身为盲人的大儿子,也在上海的盲人按摩店当学徒工,并且在学会之后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两个双胞胎孩子,也纷纷学有所成,考上了安徽省的重点大学,汪美红在山上一干就是19年。 她在这些年里,用断了无数根扁担,将自己的肩膀上磨出厚厚的一层茧子。这一切的辛劳困苦,不过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汪美红的事迹知道的人越来越多了,于是央视的一个节目,特地找到了汪美红,邀请她作为节目嘉宾。 在节目现场,汪美红轻描淡写地描述了自己的人生,因为她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生活真的有别人想象中的那么困苦。 她已经在无数年的岁月磨练当中,变得淡然,也变得习惯了起来。 汪美红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但却并没有感化和她同村的那些邻居。 在她丈夫一家人的常年谩骂、诋毁之下,同村人依然觉得汪美红是一个坏人,是一个害得别人家破人亡的坏人。 我们为这样的认知而感到心寒,但也清楚的知道,这并不是这些村民的错。这还是因为,这些村民没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我们不歌颂苦难,但我们应该歌颂那些坚强不屈的人。 而那些愚昧的人,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指责他们,而是要更好的发展我们的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会明辨是非。 #母爱# #挑山工# #单亲# #单亲妈妈# #头条创作挑战赛#
  •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国开始加速去美元,是对美国霸权最好的反制

    2023-05-24
    图片
    12:07
  • 百年变局下美通胀控制艰难,中经济稳定增长,两国金融政策大不同
    2023-05-24
    1跟贴
  • 葛振林45年后重返狼牙山,当年的救命恩人见他问:你可还记得我?
    2023-05-24
    3跟贴
  • 美国副总统访非,想要非洲别和中国合作,所到之处却都是中国援建
    2023-05-24
  • 从遥遥领先中国,到输得一塌糊涂,日本航空工业是怎么被美整死的
    2023-05-24
    20跟贴
  • 最后的马家军:逃亡路上互相残杀,师长怕死躲进床底,让老婆睡床
    2023-05-24
    13跟贴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