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巧荷,今年61岁了。回首往事,我的人生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有欢笑,有泪水,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执着与坚持。。

1975年的夏天,骄阳似火。我们村的稻田里,到处是弯腰劳作的身影。我和姐姐小翠也不例外,正在田埂上帮妈妈摘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巧荷,你看看你,衣服都弄脏了!"小翠不满地嘟囔着。

我低头看了看自己沾满泥巴的裤腿,无奈地笑了笑:"没办法啊,干农活哪能不弄脏衣服。"

"我就不想一辈子种田!"小翠突然说道,"我要考上中专,以后当老师!"

我愣了一下,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是啊,难道我真的要像爸妈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吗?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不断回响着小翠的话。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好好读书,离开这个穷乡僻壤!

1977年,我正读初二。那年冬天,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国家恢复高考了!这个消息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千层浪。我们村里,不少人开始议论着要不要让孩子继续读书。

"巧荷,你觉得你能考上高中吗?"爸爸有天晚上突然问我。

我猛地抬起头,看到爸爸眼中的期待,心里一阵发紧:"爸,我一定会努力的!"

从那天起,我更加刻苦学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点着煤油灯开始读书;晚上放学回家,吃完饭又继续学到深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考上了本校高中。可是,高中的学习压力比初中大多了。我们学校是个小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很多老师都是半路出家。

记得有次数学考试,我只考了65分。我难过得几乎要哭出来。

"林巧荷,你怎么回事?以前成绩不是挺好的吗?"王老师皱着眉头问我。

我低着头,声音哽咽:"王老师,我...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

王老师叹了口气:"我知道你很用功。可是,光有努力还不够。你得学会更有效率地学习。来,我教你几个解题技巧..."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成绩慢慢有了起色。但是,与城里重点中学的学生相比,我们还是有很大差距。

1979年,高考前夕。我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的蝉在知了知了地叫着,心里忐忑不安。

"巧荷,你报考什么学校啊?"同桌小芳问我。

我犹豫了一下:"我...我想报中专。"

"中专?你不是成绩挺好的吗?怎么不报大学?"

我苦笑着摇摇头:"我们学校去年才考上一个大学生。我觉得,还是中专更有把握一些。"

可惜,事与愿违。那年的高考,我竟然因为身体原因发挥失常,连中专都没考上。

我记得那天拿到成绩单时,整个人都懵了。回到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大哭了一场。

"巧荷,别哭了。"妈妈在门外轻声说,"要不...你就在家帮我们种地吧?"

我猛地抬起头,眼泪还挂在脸上:"不!妈,我不想种一辈子地。我想再复读一年,行吗?"

最后,在我的坚持下,爸妈同意让我复读。那一年,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刻苦。我省吃俭用买了一本数学复习资料,每天做得手都酸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终于,在1980年的夏天,我收到了省机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我激动得手都在发抖。

"爸!妈!我考上了!"我冲进堂屋,把录取通知书举到爸妈面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爸爸接过通知书,眼睛里闪着泪光:"好样的,闺女!爸爸为你骄傲!"

9月1日,我拖着简单的行李,踏入了省机械学校的校门。

"哇,这就是大城市啊!"我看着周围高大的建筑,不由得感叹道。

"喂,你是新来的吗?需要帮忙吗?"一个爽朗的声音传来。

我回头一看,是个留着短发的女生,脸上带着阳光般的笑容。

"我叫张晓雨,机械制造1班的。你呢?"她主动伸出手。

"我是林巧荷,也是机械制造1班的。"我有些腼腆地回答。

就这样,我认识了我在学校的第一个朋友。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虽然课程很难,但我总是提醒自己:这是我用一年的汗水换来的机会,绝不能浪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的生活单纯而快乐。周末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去操场打球,或者在教室里开读书会。记得有次晓雨生病了,我们班的男生二话不说,轮流帮她洗被子、买药。

那时候,我们心里装的都是学习和友情。谈恋爱?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两年的时光,转眼即逝。毕业的那天,我们班开了一个简单的告别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学们,"班主任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眼睛有些发红,"你们即将走向社会了。希望你们永远保持这份单纯和热情,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我们相拥而泣,在彼此的肩膀上留下了青春最后的印记。

1982年夏天,骄阳似火。我拖着行李箱,踏上了回家的火车。两年的中专生活结束了,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忐忑。

回到家乡后,我每天跟着父母下地干活,等待分配通知。那段日子里,我常常躺在田埂上,看着蓝天白云,想象着未来的生活。

终于,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接到了县人事局的通知。我兴冲冲地赶到县城,心里满是期待。

"林巧荷同学,"人事局的李科长看着我的档案,"你有两个选择:去公社工作,或者留在城里的工厂。你选哪个?"

我愣住了。去公社?那不就等于回到农村吗?我咬了咬嘴唇,坚定地说:"我选择留在城里。"

"你确定吗?公社的工作更稳定,而且..."李科长欲言又止。

"我确定,"我打断了他的话,"我不想回农村。"

就这样,我被分配到了县里的五金厂。当我拿到工作证的那一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我终于离开了农村,可是...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1983年初,我正式成为五金厂的一名技术员。刚开始时,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林,来,我教你怎么看图纸。"老王师傅耐心地指导我。

我认真地学习着,生怕错过任何细节。慢慢地,我开始熟悉工厂的各项工作。

然而,现实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美好。工厂里的设备老旧,常常出故障;工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效率低下。

有一次,我看到几个工人在偷懒聊天,忍不住说了几句。

"小林,你少管闲事!"一个大叔不耐烦地说,"你懂什么?我们干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怎么干活?"

我委屈得差点哭出来,但还是强忍着没说话。

晚上回到宿舍,我对着镜子发誓:"我一定要做出成绩,让他们刮目相看!"

就这样,我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习管理知识。我的付出得到了厂长的赏识,很快就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后来又成为副厂长。

每次升职,我都会给家里打个电话。

"爸,我又升职了!"我兴奋地说。

电话那头,爸爸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巧荷啊,爸爸为你骄傲。不过,你要记住,无论做什么,都要踏踏实实的。"

爸爸的话,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

1985年,我认识了我现在的丈夫李明。他是江西农大毕业的,在县农校当老师。

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次联谊活动上。他高高大大的,戴着眼镜,看起来很斯文。

"你好,我是李明。"他微笑着向我伸出手。

"你好,我是林巧荷。"我有些羞涩地回应。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恋爱。李明温柔体贴,对我的工作也很支持。一年后,我们结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后不久,我怀孕了。怀孕期间,我依然坚持工作。

"巧荷,你别太累了。"李明常常这样叮嘱我。

我却总是笑着说:"没事的,我能行。"

1987年,我们的儿子出生了。看着小小的生命,我突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

我开始努力平衡工作和家庭。白天,我是雷厉风行的副厂长;晚上,我是温柔的妻子和母亲。

李明的事业也在稳步上升。他很快就被聘为副教授,我为他感到由衷的高兴。

然而,我没想到,风暴即将来临。

199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我们这种小型国有企业首当其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林副厂长,我们厂可能要倒闭了。"厂长愁眉苦脸地对我说。

我心里一沉,但还是强作镇定:"我们再想想办法吧,也许还有转机..."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没过多久,五金厂宣布破产。我,一个曾经的副厂长,成了下岗职工。

那段时间,我整夜整夜地失眠。我不停地问自己:我是不是选错了?如果当初去了公社,现在会不会更好?

李明看出了我的低落,常常安慰我:"巧荷,别灰心。你这么优秀,一定能找到新的工作的。"

在李明的鼓励下,我振作起来,开始四处找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很快在一家私企找到了工作。

然而,命运再次给了我一个惊喜。李明所在的学校要开设新专业,需要有实践经验的老师。在李明的推荐下,我成功应聘为聘用教师。

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看着他们成长,我仿佛又找回了年轻时的激情。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我到了退休年龄。回首往事,我不禁感慨万千。

我想起了古人说的一句话:"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啊,我们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行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重要的不是我们走了多远,而是我们是否真正享受了这个过程,是否在旅途中收获了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我,虽然退休金不高,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知道,正是那些曾经的选择,那些跌宕起伏的经历,塑造了今天的我。

如果你问我有什么感悟,我会说:平台真的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无论在什么平台上,我们都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因为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注: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