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用声音记录文化遗存。德清县档案馆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挖掘其背后的历史与人文,让“非遗档案”焕发出时代的新活力。德清方言之《档案里的非遗》由德清县档案馆和FM106.5德清之声联合播出。
《 河 蚌 育 珠 》
大家好,我是德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蚌育珠技艺传承人沈志荣。
1967年,我19岁,当时只是雷甸镇上一个普通的养鱼工人,有一天,我们当地有一位老渔工参加了一个培训班,带回了两把镊子、一把医用剪刀、两根铜丝条和三张油印图纸,说给我一个任务,让我人工培育珍珠,其实当时的我甚至都没见过如何养珍珠,但这就是我命运的转折点。
在8月的盛夏酷暑中,我与两个小伙伴一起,组成“摸蚌小组”,从下河摸蚌开始,从头建立知识体系。在一个月时间里,我们潜入漾中无数次,捞出了数千只河蚌,给它们一一“动手术”,试验“插种”。在经历无数次失败后,1968年的秋天,我们终于成功收获了第一批淡水游离珍珠,当时可是轰动全县的创举。
从此我就“死磕”人工珍珠养殖技术这条路,这一干,就是57年。我很自豪我是新中国第一代“养珠人”,如今中国不但超越日本,重新成为全球最大产珠国,我国的珍珠产量更已占到全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而我们德清的淡水育珠技艺更是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德清,地处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带,河港纵横,漾荡密布,水质优良,特别适合淡水蚌的生长繁殖,自古便是珍珠养殖的重要地区。
南宋时期,叶金扬在德清小山漾这片水域首创了附壳佛像珍珠养殖技术,开始进入常规化生产。当时德清的钟管,十字港,新市等地,是珍珠养殖贸易集散中心,大量附壳珍珠、丝绸、茶叶、瓷器等从新市古镇出发,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日本,欧洲,走向了世界。明清时期,档案资料也较完整的记录了各类育珠法。
20世纪60至90年代,以沈志荣为代表的德清珍珠人让规模化人工育珠得到新的发展,在继承叶金扬传统养殖技术基础上,开始人工珍珠养殖技术研究,并相继在珍珠质量提高,三角帆蚌人工繁殖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开启了现代淡水珍珠规模化养殖。
“德清珍珠系统”就是中国灿烂农耕文明史中的一颗“闪亮明珠”。2017年,“德清珍珠系统”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9年,正式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前,系统已被农业农村部正式推荐至联合国粮农组织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音频来源:FM106.5德清之声《 德清方言》栏目之《档案里的非遗》
注: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吴语新媒体
/乡愁
/趣味科普
《6-20岁能够熟练使用方言人群比例》,作者:神样胡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