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近过年,街道张灯结彩,喜庆氛围浓厚。

而我,48 岁的女儿,心情复杂。

既期待回娘家见父母和兄弟姐妹,又厌烦无奈那繁琐的“礼尚往来”。

我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小路,脚步沉重。

远远就看到父母在门口张望的身影。

眼眶一下子湿润,我加快脚步跑过去。

“爸,妈,我回来了。”我紧紧抱住他们。

“闺女,可把你盼回来了。”妈妈声音哽咽。

走进家门,家里布置依旧温馨。

兄弟姐妹陆续赶来,大家围坐一起。

互相询问着彼此生活近况。

“姐,你在外面过得咋样啊?”弟弟关切问道。

“还行吧,就是工作忙了点。你们呢?”我笑着回答。

接下来几天,我们忙着准备过年事项。

我和兄弟姐妹一起去市场购买年货。

市场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哎呀,这物价涨得真快啊。”我感叹道。

“可不是嘛,不过过年嘛,该买的还是得买。”妹妹说道。

我们一边挑选年货,一边商量年夜饭菜单。

“今年我们一定要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哥哥说道。

过年期间,走亲访友必不可少。

我精心准备各种礼物,一家一家去拜访亲戚。

在姑姑家,姑姑拉着我的手说:“你看你,每次来都带这么多礼物,太客气了。”

我笑着说:“姑姑,这是我的一点心意。”

然后姑姑也拿出她准备的回礼,我们互相推辞一番。

在和亲戚们交谈中,话题总离不开“礼尚往来”。

“今年你给我家孩子包了多少红包啊?”一个亲戚问道。

“哎呀,就是按照惯例来的,也不多。”我有些尴尬地回答。

我还遇到了儿时伙伴,我们聚在一起。

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一起玩耍的日子吗?”伙伴说道。

“当然记得,那时候多开心啊。”我感慨道。

“现在大家都长大了,也变得世故了,这人情往来也越来越复杂了。”伙伴无奈地说道。

然而,一次家庭聚会中,一场小小的争执打破了和谐氛围。

我们正在讨论礼物的分配问题,弟弟突然说:“我觉得这个礼物应该给我,我平时对家里贡献最大。”

哥哥一听就不高兴了:“什么叫你贡献最大,我也没少付出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我坐在一旁,心里充满厌烦和无奈。

我在想,这些“礼尚往来”真的变了味。

不再是单纯的情感交流,而是充满了功利和比较。

我忍不住说道:“大家别吵了,我们是一家人,何必为了这些小事争吵呢?”

经过一番沟通和交流,大家逐渐冷静下来。

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对不起,我刚才太冲动了。”弟弟说道。

“我也有错,我们应该多理解彼此。”哥哥说道。

我们开始重新审视“礼尚往来”的真正意义。

其实,礼物并不在于价值高低,而在于那份心意。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放下了心中的厌烦和无奈。

重新找回了那份亲情和温暖。

我们一起包饺子,一起看春晚,笑声回荡在整个屋子。

这次回娘家过年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

虽然“礼尚往来”有时候会让人感到疲惫。

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有理解,就一定能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人会更加珍惜彼此。

共同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