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教 师 节 特 辑

爱让无声变有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爱的分贝的工作人员在一次线下走访中见到了浩浩,这名开朗活泼的小男孩即将开启四年级的小学生活。如果不知情的话,很难想象发音吐字、日常交流与常人无异的浩浩是一名听力障碍儿童,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浩浩的康复老师——高珊的帮助。

【浩浩的“高妈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还在北京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高珊第一次见到浩浩。

“我还记得当时浩浩奶奶背着个小包,把浩浩带到我跟前,和我说‘高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回想起和浩浩的第一面,高珊在讲述时哽咽着流下眼泪。

2014年5月,浩浩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听障人士。两岁时,在国家项目的帮助下,浩浩植入了人工耳蜗,并开始进行术后的言语康复训练。但由于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当地的康复条件,浩浩的康复效果并不理想。痛定思痛,爷爷奶奶决定将年幼的小孙子送到北京进行康复训练,并申请到了爱的分贝的康复训练资助。

“我被浩浩奶奶感动了,而且浩浩小时候胖乎乎的特别可爱,我第一眼就喜欢这孩子,很合眼缘。再加上我母亲也是祖籍山东的,就感觉更亲切了。”浩浩奶奶朴实的语言和恳切信任的态度让高珊为之动容,把还不满三岁的浩浩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康复的过程并不如预想中顺利。由于浩浩的父母也是听障人士,难以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康复难度要比其他听障孩子大得多,康复的进程也比较慢,尤其是在认知方面。“听障儿童的康复训练除了听和说,认知层面同样非常重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康复进程和效果。”

休息的时候,父母都会带孩子去一些热闹的地方,加强孩子对外界的感知与适应能力。但由于浩浩的情况比较特殊,为了让浩浩的康复得到更好的成效,从浩浩开始康复后,高珊老师就会在周末将浩浩带回自己的家中照顾,还会带着浩浩去公园和游乐场,让他更加直观、真实地感知这个世界。浩浩康复毕业后,为了让浩浩有更好的学习环境,高珊老师几经波折,终于让浩浩留了张家口读书,期间还让浩浩搬到了家中和他们一家三口一同居住,就这样亦师亦母的陪伴了浩浩八年的时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填补浩浩家人不在身边陪伴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把浩浩领回家时,高珊的儿子还有些“吃醋”,虽然之前周末俩人也会一起玩耍,浩浩也会在家中留宿。但这和直接搬进自己家还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对于高珊的儿子来说,这相当于一个偶尔的玩伴变成了自己的“弟弟”,心里多少还是会感到别扭。为此,高珊还特意对儿子进行了解释与开导。“你平时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的陪伴,妈妈学校的其他小朋友也有父母的爱护,但是弟弟在这里只有一个人,妈妈希望他也能感受到家人的爱与温暖。”尽管儿子有些似懂非懂,但还是接下了妈妈布置的任务,在浩浩搬来和自己一起住的那段时间里,一直像个小大人一样照顾着浩浩,有时候还会给他辅导功课。现在俩人相处的既像朋友又像兄弟。

正是因为康复学校的悉心教育和高珊及家人的关爱,不到5岁,浩浩就已经达到了理想的康复效果,在听、说、认知理解等方面都为浩浩进入普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是因为这份爱与陪伴,浩浩成长为了一个性格开朗、具有同理心和感恩心的孩子,每年春节被奶奶接回临沂老家时,浩浩都会给高珊打来电话,问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高老师这里是你的家,奶奶家也是你的家,浩浩有两个家。”高珊在电话里这样对浩浩说。双向的情感维系着浩浩和家庭与高珊之间的爱,也将长久地成为浩浩未来走向更广阔天地的根系。

今年2月,爱的分贝还资助浩浩完成了人工耳蜗的体外机升级,现在浩浩已经可以听见更加清晰有力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乡人民的“高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9年,高珊离开北京,回到了爱人的家乡——河北张家口。

“其实考虑了很久才做出这个决定,但这个决定很正确。”高珊说。之前在张家口开设公益课堂时,许多慕名而来的听障儿童家长都反馈这里没有特别大的康复机构,经济不如首都发展得快,这些“隐形群体”更难得到社会目光的关注,许多家长都为自己的孩子没有更好的康复效果而发愁。

深思熟虑之后,带着对家乡人民的感情和身为康复老师的责任心,高珊和几名相熟的康复教师离开了北京,举家搬回张家口,开设了张家口市宣化天音康复中心,让家乡的更多听障儿童多了一个康复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高珊管理的康复中心有十余名教师,最年轻的“00后”只有24岁。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的李娜,本科学习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期间,李娜利用寒暑假时间多次来到天音做志愿者,在这个过程中,她慢慢爱上了这群特殊却可爱的孩子们,也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最终在大学毕业后进入高珊的康复中心,成为一名“新手”助教老师。

现在,已经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李娜正在学习更加专业系统的康复理论知识;未来,她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正式的康复老师,帮助更多的听障儿童重新回到绚丽多彩的有声世界。

“可能这就是老师们对孩子们的爱吧,我们都衷心希望这些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康复治疗,未来像健听的孩子一样进入普通的幼儿园、小学学习生活。”说起机构里的老师和孩子们,高珊的语气中饱含着浓浓的爱意,也正是这份爱与责任,让高珊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搭建声音的桥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听障康复事业的执念与决心,让高珊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康复教学一线,为听障儿童群体呕心沥血,让这份教育事业惠及到越来越多像浩浩一样的孩子。

平日里的高珊也有自己的爱好和生活,但当提起浩浩、提起自己的工作和可爱的孩子们,高珊的眼里总是闪动着光亮。“可能因为我本身从事这个行业,也比较有事业心吧,我已经和这个角色密不可分了。”高珊笑着说。

谈起对听障行业未来的期待,高珊最恳切的愿望就是能有更多的社会目光关注到听障儿童这个“特需”群体。“特别是在三四线城市,可能需要更多的普及和宣传,比如开设一些实际的公益课堂、网络宣传和呼吁,甚至可以组织一些文艺演出,让各行各业的人发动自己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真正走近、了解这些孩子们。”

与听障儿童密不可分的,还有千千万万个像高珊一样的康复老师,他们往往被忽略,只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私奉献。但正是这些同在听障行业里的康复老师,搭建起了听障群体走向有声世界、回归正常生活的坚固桥梁。

今天是第40个教师节,我们不止要感谢无数个像高珊一样的康复老师,更希望通过这样细小却温暖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真正看见这个无私的群体,是他们为数以万计的听障儿童编织出飞翔的翅膀、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或许在孩子们心中,老师也是一座可以永远依靠的高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2024年8月31日,爱的分贝已携手康复老师们帮助5224名听障儿童学会说话,与这个世界沟通交流。未来,爱的分贝也将通过更多的形式为康复老师们提供帮助,用专业所长,共同构筑起听障儿童的美好明天。

(本文作者:王夏菲、编辑:王晓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