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七十三期(总第843期)
谨以此文纪念第40个教师节。
每年教师节我都会写一点儿文章,今年也不例外,要探讨的话题如文章标题所示:是“名师出高徒”,还是“高徒出名师”?
先说“名师出高徒”。
时不常听人对我讲“名师出高徒”这样的话,这些人的身份有的是家长,有的是同行,但我通常完全不把这话放在心上。人家对你说“名师出高徒”,大多不过是恭维或者说期待而已。那不是一个事实陈述,千万别因为听了这些吹捧的话语就飘飘然昏了头,误以为自己真是名师了。
孔夫子是人人都认同的名师,弟子三千,贤者也不过七十二人而已。在这七十二人中,更为有名的是孔门十哲,这十个人堪称高徒,除此之外,那两千九百多人,肯定难称高徒。可见,名师并不必然带出高徒,名师门下也并非个个都是高徒。
我自己不是名师,但教了二十多年书,有没有出过高徒呢?那肯定是有的。可那些高徒是我教出来的吗?不,从不敢将这些功劳据为己有。学生从小到大,影响他们成长的因素太多了,学校的、家庭的、社会的,应该说是方方面面的合力塑造了他们。
那我作为老师,为这些高徒出过哪些力呢?有两件小事值得一说。
最近几年,我连续出版了《减法教育》,《用减法教语文》两本书,这两书里有我曾经教过的学生写的序跋,我要说说她们的故事。
为《减法教育》写序言的融荣同学在港科大读的数学专业,后来跨界到央美读了艺术史的博士。现在是青年作家,策展人,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员,经常能够看到她的各种作品见诸报端。
我还是青年教师时,教了她不到两年,初三她就转学了,但有一件小事,至今记忆犹新。上课时,我注意到她经常不听课,埋头在那里看书,那书很厚,很明显,不是语文书,而且她一边看,一边还做着笔记。下了课,我想知道她在看什么书,原来是复旦大学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厚厚的几大本,那是大学中文专业的教材,我虽然读的是中文系,但那个教材我也不过是浏览过而已,并没有认真读过。
我好奇地问她能读懂吗?我以为她不过是像这个年龄的大多数同学一样,要拿一本有难度的书,来显示一下自己而已,但当我看到她厚厚的笔记,分门别类做了记录,甚至对有些她喜欢的作家作品,还有更大篇幅的扩展深入时,我知道她不是在摆样子,而是真的读进去了。
我告诉她,以后我课上所讲的内容她都不必太专注去听,因为我讲给同学听的那些东西,于她而言,实在是太简单,甚至太浅陋了。我告诉她,她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节奏走。如果读书中遇到某些问题,可以找我交流。但说实话,她的很多问题我回答不了,在某些方面,她比我读得要深入得多。
为《用减法教语文》写跋的小齐同学,高中时读的是我们学校的国际部,后来爬藤成功,去了著名的藤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就读。我也是教了她两年,快要上初三时,她所在那个班的部分家长“闹”起来,说我不重视考试,于是,我就只教到初二,没有把他们带到毕业。
小齐同学酷爱读书,对文字很敏感,有远超大多数同龄人的见识和感受。在我不教他们班之后,她写了一篇《》(点击文章链接,可以阅读原文)的文章,发在她自己的公众号上,记述一些我教他们时的细节,她完全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良苦用心,我看了非常感动。后来《中国教师报》刊发关于我的专题报道,我把这篇文章推荐上去,作为从学生视角看水寒老师的材料发表了。
小齐同学虽然文章写得很不错,但考试作文却常常拿不到高分,甚至会得很低的分数。她为此很焦虑,初一初二时我就告诉她,不要担心,放开来写,但到了初三,考试作文拿不到高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她就更加焦虑了。我对她说,你连很多著名作家的文风都能出色地模仿,写个中考作文算什么呢?小菜一碟而已,完全是降维打击。你就抓住“写一个好故事,有一个好认识”这个标准就好,在写考试作文时,不要把你的最高水平拿出来,要写你眼中的低水平作文就好,不要刻意去训练那些应试作文的套路,那些套路,于你而言,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后来,她顺顺当当地考上了本校高中国际部,作文根本没有拉后腿儿。
面对这两位高徒,我在她们成长过程中做了什么呢?我想可以用《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我不过是顺应了她们的需要,没有因为应试而抑制她们的成长而已。我不只是这样对待这两位同学的,我对待所有的同学都是如此。
再说说“高徒出名师”。
虽然都用一个“出”字,但在“名师出高徒”和“高徒出名师”这两句话中,两个“出”字的意思完全不同。前者是“产生、培养出”,意思是在名师的悉心教导和栽培下,能够培养出技艺高超、表现突出的学生或徒弟;后者是“成就、使……出名”,意思是徒弟的优秀反过来对师傅的声誉起到了提升和成就的作用。
每每新接手一个班级,我常常对学生讲,我是不是个好老师,我自己心里有数,不需要非得你们去认可。但有一件事我必须要说明,我绝不以你们取得好成绩来标榜我是一个好老师。你们考得好坏,和我并无必然联系。我讲这些话是想告诉学生,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不能完全依赖老师,要学会为自己负责,这才是真正的成长,但这些话也常常被学生误会,有些人觉得我这么说是不负责任甚至是推卸责任。
好在路遥知马力,大部分学生慢慢会明白,我的说和做是统一的。虽然我会在关键的时刻,努力去推他们一把,让他们能考出好成绩,但却绝不以此标榜自己,更不会为了取得好成绩,而拼命压榨他们。因为我非常反感老师依靠学生的成绩来抬高身价,从而博取名利的行为。
最近,在公众号后台,有某校家长和我反映,他们学校的某些老师,为了让班级或者年级平均分更高一些,各种“率”更好看一些,居然动员某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不参加考试,甚至为了让这些人不参加考试变得名正言顺,居然要求这些学生的家长去给孩子开智力有缺陷的证明。这实在超乎我的认知,超乎我的想象。这样的老师,即使因为有各种学生的好成绩加持,成了所谓的“名师”,那又有什么值得吹嘘的呢?且不说是名师,他连老师这个职业都亵渎了;且不说是老师,他连人之为人都亵渎了。
多少年前,我就曾非常激烈地表达过这样的意见:那些不择手段压榨学生,根本不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但却因为学生成绩好、升学率高而由此博得“美名”“大名”,成为“名师”的老师,这样的人,这样的做法,和“以人血染红顶子”的那些家伙并无本质区别。
综上,我既不认可“名师出高徒”,也不赞成“高徒出名师”。那在我心目中,“名师”和“高徒”之间,或者广而言之,老师和学生之间理想的关系应该怎样呢?
我以为,师生相遇是一份难得的缘分。这份缘分,不应该存了任何功利的目的,应该只有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而已。老师和学生,既紧密相连,又各自独立。他们各有各的世界,各有各的生活,各看各的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各爬各的通往人生更高境界的梯子。
最后,祝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还有我的同行节日快乐!工作顺利!
之前写过的若干篇纪念教师节文章的链接: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最近开始讲《古文观止》的公益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