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有些老资格的任职并不是很高,很多曾经的老部下反而担任更重要的职务,比如:何长工。
说起他的资历,能与他相比的人不是很多,土地革命或许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曾经担任过军长、军政委、红军大学校长、军团政委等职。为何到抗战后,变得默默无闻,而且解放后长期担任副职呢?
1922年,在法国留学期间成为党员,1924年两党第一次合作时,因继续骨干力量,被派往国内工作。1927年,积极响应秋收起义,担任连党代表,踏上了武装革命的新征程。
1929年,他调任彭老总指挥的红5军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开辟鄂东南根据地。后来决定将5纵队扩编为红8军,调他担任军长,下辖三个纵队:一纵司令员何时达,政委郭一清、副政委彭雪枫;二纵司令侯中英,政委石衡中,三纵司令员谢振亚,政委黄克诚。
在这些将领中,我们认识彭雪枫、黄克诚,他们在日后的战斗中都是军队的骨干力量。黄克诚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革命时期作出巨大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位列第三,当过副总参谋长兼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军委秘书长兼总参谋长等职。
当红8军成立后,红5军与其组建红三军团,彭老总担任军团长。此后的作战中,他参与指挥两战长沙。
随着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取得胜利,为适应形势需要,正规培养提高红军指挥员的任务提上日程,组织决定建立军事学校。他与邓萍副职筹建工农红军学习,这一刻革命生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战场转向学校。此后,他担任校长,刘帅、叶帅都是后来的继任者。
长征时,他被调任到红9军团政委,与罗炳辉一起指挥部队,成为中央红军的后卫,长期担负殿后工作。当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红9军团编入左路军,同时改编番号为红32军。
此后,张国焘分裂红军,带着部队南下,提出口号,打到成都吃大米!对于南下,他是没有提出反对的态度,不管经历多少曲折和政治上的压力,他认为跟随张南下犯了执行路线的错误。对此,他在三大方面军会师后,跟主席交谈很长时间,汇报32军内部的情况,同时也作出自我批评。,首长让他不要被包负。此后,进入抗大学习。
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并没有被派往一线战场,而是留在后方继续干教育工作。
军事教育是他非常熟悉的工作,其实按照他的资历和能力,担任抗大副校长、教育长都不是问题。为何只担任队长,后来才升为大队长呢?主要原因还是,之前的问题。这导致他,此后的工作岁月里都很低调。
随着抗战形势和时间的推移,他的职务才慢慢升起了,担任抗大分校校长、总校教育长、副校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到东北干2年教育,又转入军工生产,干2年。
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派往重工业部担任副部长,部长由陈云兼任,因为重工业部是当时重要的部门,陈云挂帅,可见重工业部要担负的使命不小。
不过,因为陈云抓经济,部委具体工作由何长工代理。其实,话说话来,何长工有能力,有资历,为何担负副职呢?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952年,他又被调任地质部担任副部长,成为科学家李四光的副手。李四光是地质学家,同时兼任科学院职务以及科研任务。如果何长工担任部长不可以吗?毕竟是党培养出来的高级干部,为何再次担任副职,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地质部,他一干就是14年之久,因大运动受到冲击而中断工作。
再次恢复工作后,被调任军政大学副校长、军事学院副院长等职。按照他从事军事教育十多年资历,在军政大学一分为三时,他完全可以挑大梁。实际情况,却没有。
从他的整体的履历上看,土地革命时期是他最辉煌的时刻,自抗战爆发后,显得默默无闻,不少老部下反而超过他,担任军队、部委、地方等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