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和国七十五周年华诞来临之际,国家将再次举行盛大表彰大会,为在国家建设中作出巨大贡献、建立卓越功勋的优秀华夏儿女,颁发“共和国勋章”。
作为国家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一荣誉的颁授向来都备受重视。迄今为止,仅有9人获得过这一荣誉,包括于敏、屠呦呦、钟南山等声名显赫的共和国骄子。
本次入围“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的有4人,分别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王永志,小麦远缘杂交育种奠基人和农业发展战略专家李振声,荣获“二级战斗英雄”的黄宗德,以及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获得者王振义。
王振义是上海交大医学院终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此前,凭借在癌症诱导分化治疗领域的突出建树,王振义已经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如今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是对王振义的学术声誉和高尚情操的高度肯定。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一生都奋斗在血液学研究前沿的“国之大者”——王振义。
承良好家风,立报国大志
王振义于1924年11月出生于上海,今年将迎来百岁大寿。在这里,先提前祝贺王振义先生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一百年来,王振义经历了国内血液学研究从追赶到领先的艰辛历程,也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从落后到走向现代化的峥嵘岁月。
回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风雨飘摇。幸运的是,王振义出生在一个条件比较殷实的家庭,当时父亲王文龙在荷商上海保险行工作,家庭条件算得上“小康”。
王文龙有八个儿女,五个儿子的名字最后一个字分别是“仁、义、礼、智、信”,由此可见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他非常重视对儿女的教育,在那时的社会条件下,他尤其注重对子女进行科学技术教育,勉励孩子们好好读书,掌握专业技术,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小时候的王振义,聪明伶俐,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之心。七岁的时候,他敬爱的奶奶因病去世。年纪尚小的王振义在悲痛万分的同时,开始思考: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这个病不能治愈……这种对探求医学知识的渴望,成为他日后走上医学研究之路的萌芽。
1942年,成绩优秀的王振义免试进入震旦大学,成为医学院的一名学生。六年后,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担任住院医师。
或许那个时候,王振义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从此与瑞金医院结下一生的缘分。
选择血液学,躬耕不止步
建国之后,为了培养更多专业型人才,国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全国院系大调整”,全国高校建设由“综合型”转变为专门院校。震旦大学医学院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在原址合并成立上海第二医学院。
直到2005年7月,学校又与上海交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上海交通大学,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而王振义所在瑞金医院,自然而然成为上海交大的附属医院,王振义也顺理成章成为上海交大医学院终身教授。
王振义与血液学的结缘,也是从1952年的“大调整”开始的。彼时,国内学科设置与高校同步调整,医学类大内科也趋向专业化。那时候国内的血液学研究还不够深入,王振义想着血液病比较简单,“拿个显微镜看一下细胞怎么样,就可以诊断了”,于是,他选择了内科的血液病方向。
然而,令王振义“始料未及”的是,这个看似“简单”的疾病非但不简单,反而是最复杂、最棘手的,成为他一生都躬耕不止的研究领域。
作为医学内科的重要分支,血液学研究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血液病学研究更是在现代医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攻克血液学和血液病领域的难题,王振义废寝忘食,义无反顾地奋斗在学科研究最前沿。
王振义思维严谨,心思缜密,喜欢钻研。有时候,为了攻克一个难题,王振义需要不断进行尝试,找到有效解决方案时,可能已经进行了无数次试验。
在临床过程中,王振义发现有些平时没有出血症状的病人,在进行小手术后会出血不止。经过研究发现,出血的关键在于血浆中凝血因子的高低值,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一般实验室根本无法检验出来。在当时,国内并没有做该试验所需的硅胶,经过反复试验,王振义找到了替代品——石蜡,此后又对治疗这一症状作出诊断,最终这种困扰多年的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得到解决。
从事血液学研究过程中,王振义善于推陈出新,喜欢从不同角度打开新思路。这正是作为一名前沿医学家该有的特质。
上世纪70年代,王振义率先提出了对癌细胞“诱导分化”的设想,并将这种技术路线确定为对白血病研究与治疗的主攻方向。此后,经过十余年的深入研究,王振义带领团队用“全反式维甲酸”进行治疗,得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后来,王振义与团队进一步优化了“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最终使得曾经是最凶险白血病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可被治愈的白血病。
没有人知道,在找到这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之前,王振义经过了多少次失败,更不知道他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如何鼓励自己坚持内心的信念。然而,所有的付出和汗水,在找到解决方案的那一刻,都有了意义。
仁心化利刃,开辟新篇章
王振义的身上有着一位医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更有着一位医者悬壶济世的“仁心”。正是这一颗仁心,指引王振义一路披荆斩棘,开辟出血液病研究和治疗的新篇章。
在血液病研究早期,王振义从止血与血栓领域开始。当时,国内血液学研究远远落后于国际同行,王振义几经尝试,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经过深入探究,王振义首次在国内确立了血友病A、B的分型检测及其轻型的鉴别诊断方法,彻底解决了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极大地缩小了国内该领域与国外水平的差距。
后来,王振义转战白血病治疗领域,他带领团队提出的“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方法,成功攻克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这种曾被认为最凶险的白血病。这种治疗方法在国际上被誉为“上海方案”,与青蒿素的发明等并列为“20世纪新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八大贡献”。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王振义并没有对全反式维甲酸这种特效药申请专利,使得这种药在全世界都能低价使用。今天,在国内一盒10粒装的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售价仅290元,并纳入医保,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
由王振义发明的这种治疗方法,成为人类与癌症对抗史上的一座丰碑,救治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王振义也成了“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而名留青史。
一门四院士,衣钵代相传
在长期的研究生涯中,王振义一直担任瑞金医院的医师,也曾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院长。后来,学院并入上海交大之后,王振义担任上海交大医学院教授。他孜孜不倦地活跃在血液学研究最前沿,也兢兢业业培养优秀新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更好地探究血液学和血液病的奥秘,王振义联合瑞金、仁济、新华、九院的血液科和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组建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并出任首任所长。
三十多年过去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上血液学研究的“重镇”,成为卫生部、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承担了100多项国家级课题。
以上海血液研究所为基地,王振义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学子,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后来成为各领域的佼佼者,其中就包括陈国强、陈竺、陈赛娟等三位院士便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造就了“一门四院士”的佳话。并且,陈竺院士还继承了王振义院士的衣钵,担任上海血液研究所所长,继续主导国内血液学研究的前沿。
如今,已经百岁高龄的王振义,依然坚持到瑞金医院和上海多所医院巡查,坚持每周四进行“开卷考试”——每周一由学生提交临床上遇到的疑难病例,他针对这些难题搜索最新文献,待每周四与大家一起探讨。
学无止境,攻克癌症的征程还很漫长,王振义仍在蹒跚前行。即使有一天他走不动了,也会有更多继承者沿着王振义的道路前仆后继。
做一个好人,一个老实人
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行医治病,王振义一直深深铭记父亲的教诲,一句简单而朴素的“做一个好人,一个老实人”,成为他的座右铭。
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他,义无反顾地行走在血液学和血液病研究的最前沿,使他成为国内血液学领域的一座高峰。
这样一个老实人,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如今,他又成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王振义先生,配得上这样至高无上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