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电影里的一系列设想正在走向现实。

在9月5日召开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上,我国深空探测实验室发布了首个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与国际合作设想,计划采用“伴飞+撞击+伴飞”模式应对近地小行星。

乍听上去,我国提出的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方案有点杞人忧天的味道,毕竟这么多年来人类亲眼目睹小行星坠落地球的次数屈指可数,怎么中国突然急着要建立小行星防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

事实上,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安全,那些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通古斯大爆炸等历史旧闻就不拿出来细说了,我们偶尔在夜间看到的、划过天空的流星雨,其实就来自地球之外数量众多、形状各异的小行星。

根据国内外研究论文披露的数据,目前已知的近地小行星超过3万颗,其中100年内对地球威胁最大的小行星“阿波菲斯”,约在2068年左右接近地球;而在2035年前威胁最大的小行星,则会在2027年前后接近地球。

即使这些小行星未必会直接撞击地球,很可能只是与地球擦肩而过、“打个招呼”就走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对此视而不见、高枕无忧,因为哪怕抛开那些过于遥远的历史不谈,近些年也确实发生过剧烈的小行星撞击事件。

例如,2013年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发生“火流星事件”,一颗直径约20米的小行星冲入大气层后,在高度30公里的空中发生爆炸,释放的能量造成周边6个城市1500多人受伤、数千栋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多达10亿卢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火流星事件”

可见,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此时中国提出建设小行星防御系统并非是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

当然了,要说起来小行星防御计划其实也不是什么新概念。早在中国之前,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就认识到小行星的威胁,但受航天技术限制,早期美国的小行星防御计划概括来说就是“深挖洞、广积粮”。

直到2005年美国航天局才进行了首次航天器撞击彗星试验,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使用航天器的动能撞击,以尝试改变彗星运动轨迹。

2022年美国航天局再度开展了一次试验,一个代号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的航天器,对直径160米的“迪莫弗斯”近地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过程被哈珀太空望远镜、“露西”小行星探测器和全球多台地面望远镜观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DART计划的任务概念图

虽然美国在这一领域的起步较早,但中国也在努力追赶。2020年我国科研团队提出了“以石击石”的小行星防御概念,即首先使用无人航天器捕捉或采集小行星碎片,然后与飞行器组成“撞击体”,来撞击对地球构成威胁的小行星。

这是一种有别于美国“动能撞击”的全新思路。根据我国科学家介绍,即使利用人类目前最强大的运载火箭,可发射到太空的撞击体专利一般不会超过20吨,如果遭遇千万吨级的小行星,那么人造撞击体就束手无策。

而我国提出的“以石击石”方案,则是一种“借力打力”概念,利用航天器轻微改变与危地小行星距离较近的太空岩石轨迹,使其撞击或偏转危地小行星的飞行轨道。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我国计划在未来10到15年内对小行星进行采样,并在2030年左右实施动能撞击演示验证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