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群雄割据中有三位自称为“梁”的领袖,分别是:梁师都、萧铣和沈法兴

三人皆起于地方,通过军事手段扩张势力,但最终都无一例外被唐朝消灭,两位处死,一位投江

他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我们来一步步剖析。

原文赏析:

称梁者三,
史略:梁师都初为朔方鹰扬郎将,大业十三年作乱,据郡称大丞相。 北连突厥,袭取雕阴、 弘化、 延安等郡,遂称帝,都朔方,国号梁。 引突厥居河南地,攻破盐川郡。 既而数入犯,为唐所败,其地多归于唐。 武德五年,克其朔方东城。 贞观二年,遣柴绍等击之,进围朔方,其下杀师都以降。
萧铣初为罗川令, 大业十三年,巴陵校尉董景珍等共推铣为主,自罗川入巴陵,称梁王,遣兵袭豫章,克之。 明年称帝,攻下南郡,遂徙都江陵。 又遣将徇岭南,时镇将闻炀帝遇弑,所至迎降。钦州刺史宁长真以郁林、始安附铣,交址亦附焉。 于是东自九江,西抵三峡,南尽交址,北距汉川, 铣皆有之。 唐武德四年,遣江夏王孝恭等攻铣于江陵,国亡。
武康沈法兴,初为吴兴太守, 大业十四年,讨东阳羣贼楼世干, 因举兵以讨宇文化及为名,攻余杭、毘陵、丹阳,皆下之,据江表十余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 武德二年称梁王,都毘陵。 三年,李子通渡江取京口,又败法兴兵于庱亭。 法兴弃毘陵奔吴郡,于是丹阳、毘陵诸郡,皆降于子通。 既而子通复自太湖袭破吴郡,法兴走死。

【译文】隋末自称为梁的政权有三个:

《史略》记载:梁师都起初担任朔方(陕西靖边)鹰扬府郎将,大业十三年(617年)叛乱,占据郡城自称大丞相。

并且向北勾结突厥,攻取雕阴、弘化、延安等郡,618年梁师都自立为帝,建都朔方,国号为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引突厥军队占据河南地区,攻破盐川郡。梁师都多次教唆突厥可汗遣兵南侵,表示愿意自任向导(好一个伪军)。

梁师都多次进犯都被唐军打败,占领地区大多归属唐朝。武德五年(622年),唐军攻取朔方东城,梁师都被堂弟所杀,并献朔方城投降。

萧铣起初担任罗川(湖南岳阳北)县令,大业十三年(617年),巴陵(湖南岳阳)校尉董景珍等人共同推举萧铣为君主,从罗川进入巴陵,萧铣自称为梁王,派兵攻取豫章(江西南昌)。

第二年萧铣自立为帝,攻下南郡,随即迁都江陵,派将领征服岭南地区。当时镇守将领听说隋炀帝遇害,所辖地区到处都有投降的。

钦州刺史宁长真率郁林、始安二郡归附萧铣,交趾地区也归附了他。于是东至九江、西到三峡、南达交趾、北抵汉川,萧铣都占有了。

唐武德四年(621年),唐朝派遣江夏王李孝恭等在江陵进攻萧铣,萧铣亡国。

武康(浙江德清)人沈法兴起初担任隋朝吴兴(浙江湖州)太守。大业十四年(618年),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沈法兴以诛宇文化及为名,从东阳郡起兵。

之后接连攻取余杭、丹阳等地,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自称江南道大总管。

武德二年(619年),沈法兴自立为梁王,建都毗陵(今常州)。武德三年(620年),李子通渡过长江夺取京口(今镇江),在澄江亭打败沈法兴的军队。

沈法兴弃城逃往吴郡(今苏州),于是丹阳等地都投降了李子通。不久李子通又从太湖袭击并打败了沈法兴,沈法兴逃走后被杀。

端倪解析:

先解析第一位梁王梁师都:

梁师都在隋大业十三年(617年)起兵反隋,占据夏州。他的势力并不强大,但他却是所有割据势力中坚持到最后的一个。

这主要是因为他傍到了个大款,得到了突厥的支持。

梁师都的地盘主要在今天的陕西北部,他的邻居包括薛举、李渊、刘武周和突厥,这些都是他无法对抗的强大势力。

在唐朝开国之后,梁师都的地盘成为了唐朝和突厥的一个缓冲地带。他多次帮助突厥进犯唐朝,但始终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贞观初年(627年),突厥势力开始衰落,梁师都陷入孤立。唐太宗派使者劝他归顺,但梁师都不识时务给拒绝了。

贞观二年(628年),唐朝派驸马都尉柴绍领军征梁,梁师都被从弟梁洛仁所杀,梁师都的梁国随之灭亡。

再来看看第二位梁王萧铣:

萧铣是西梁宣帝萧詧的曾孙,其西梁皇室身份在当时有很大的号召力。他在起兵之初,就借助西梁威望收服了颍川军阀沈柳生。

萧铣政权崛起速度很快,领土也很广阔,从九江到三峡,南至越南,北至汉水。不过看似强大,其实内部矛盾重重。

萧铣政权内部的火并和权力斗争严重削弱了他的势力。比如,他派齐王张绣攻打董景珍,将其杀死,但张绣居功自傲,玩弄权势,被萧铣处死。这使得萧铣手下人人自危,纷纷反叛。

武德四年(621年)李孝恭把萧铣用囚车送至长安,李渊责备他:“汝处荆襄之地,鱼米之乡,足以自娱,何生异心,累侵朕土宇?今日到此,汝欲何如?”

萧铣凛然答说:“隋失其鹿,英雄竞逐。铣无天命,故至于此。亦犹田横南面,非负汉朝。若以为罪,甘从鼎镬。”

李渊对他的硬骨头很是愤怒,萧铣被斩于长安。

继续分析第三位梁王沈法兴:

沈法兴是隋末地方官员,隋末民变发生后,相机而动谋划称王。

沈法兴父亲沈恪,是南北朝陈朝的官吏,一度官至广州刺史。

在大业年间,沈法兴作为吴兴郡守。被隋炀帝杨广下诏与太仆丞元祐一同讨伐反贼楼世干。

沈法兴是一个有野心和决断的领导者,他能够利用时势,以讨伐叛贼为名起兵。

但是他的决策并不总是明智的,他在面对李子通攻击时的应对策略,导致了他的失败。

沈法兴被李子通打败后,就放弃毗陵,逃奔吴郡(江苏苏州)。李子通被杜伏威击败后,东走太湖,又组织武装袭击吴郡的沈法兴。

沈法兴继续大败弃城,率数百人投靠吴郡闻人遂安(闻人是复姓),闻人遂安派遣部将李孝辩去迎接。

沈法兴途中后悔,预谋杀李孝辩,在会稽被对方识破,李孝辩发兵包围之,法兴走投无路,投江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