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河基地所在地曾是五山科技街上的广州国际科贸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河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展示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数粤港澳大湾区最具“硅谷”气质的地方,非位于天河区的环五山创新策源区莫属。近百年前,广州最早期的“大学城”开始在此扎根生长。至今,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集聚于此,形成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的“最强大脑”。

百年科教、知识高地、科创原点……随着“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概念的提出,这片科创沃土迎来新一轮的蜕变与发展。在天河区构建“一芯一带两轴”发展空间格局的背景下,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将进一步发挥“动力之源”的引领作用,加快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过程创新生态圈,联动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片区打造中央科创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百年科教

见证广州高等教育历史积淀

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的提法,源于五山。“五山”名字来源,坊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这里被五个山头环绕:嵩山、茶山、黑山、象岗山、凤凰山,中间形似盆地,有“五马饮泉”之称,故名五山;另一说此地多山,特以“五山”来泛指。

从地理位置来看,五山是广州的一处高地。从科教文化层面来看,五山也是广州名副其实的高地。五山路与广园路交界处,“国立中山大学”的牌坊如今仍高高矗立,这正是五山地区高等教育百年历史积淀的见证。

1924年,孙中山创办民国时期华南地区的最高学府——国立广东大学(后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当时,位于广州城东郊的五山一带还是一片旷野,山水相依。最初,国立中山大学在此开辟农场,作为稻作试验场。数年后,这里成为国立中山大学的石牌校区。新校园用建筑和道路组织山岗形成南北“山系”,地形中轴线对低洼地筑堤成池,形成东西走向的“水系”轴线。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丘陵荒山逐步建设成山水校园。新校区建设完毕后,除医学院仍留在今马棚岗之外,中山大学其余学院都迁往五山。校园的山水轴线、主要建筑群、道路的基本格局保留至今,风貌犹存。

随着国立中山大学到来,高等教育的种子在五山一带开花结果。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多个高校或合并或改组。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华南工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华南师范学院,当时广东省5所普通高校中的3所均位于五山。到1958年,五山-石牌一带基本形成集聚华工、华农、华师、暨大等高校的高等教育区,也成为广州早期的“大学城”。改革开放后,五山片区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农田逐步被开发,除了高校外,20多家部省部级科研机构也相继落户。

科创原点

“北有中关村,南有五山科技街”

北有中关村,南有五山科技街。20世纪90年代,这一说法在科技圈口口相传。这里所说的五山科技街,正是从五山片区的华师后门一带兴起,主营电子科技产品、电脑硬件销售,集成电路、系统软件开发和售后服务等,逐渐成为珠三角以及华南地区IT行业的发源地。

1985年,天河区政府提出“依靠高校打造科技新区,促进天河区经济的发展”。五山科技街应运而生,并纳入广州天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组成部分。五山科技街沿五山路分布,分为东街和西街。西街开业不久就聚集了200多家科技公司,后期建设的东街,过百个铺位也被科技公司迅速抢占一空,风头一时无两。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崛起,这里一跃成为华南地区最具人气的电脑城。

当时,五山科技街上很多企业走的是“贸工技”的路子,即靠通过贸易赚得“第一桶金”,不少企业选择贴牌或委托加工生产机箱、电源、显示器等技术产品,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几番尝试后转向技术研发之路。30多年前,佳都集团正是这样起步的。1992年,从中山大学毕业的年轻工程师刘伟加入五山科技街的创业队伍,创办佳都的前身——希望电脑集团广州分公司。从一家普通的电脑分销企业,佳都逐步转型为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科技公司,如今已成为广东省安全应急智能监测预警产业链、广州市人工智能和轨道交通产业链“三链主”的龙头企业。

随着城市东拓发展,五山-石牌一带的创业沃土在不断延伸。以佳都为代表的一大批走“贸工技”路子的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分流到汇聚众多移动互联网企业的科韵路,如今一直绵延至天河智慧城科创集聚区,在天河区的版图上绘就了一路上扬的“科创微笑曲线”,串联起了广州软件产业的发展轨迹,也见证了中国软件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巨变。五山科技街,可以说是天河乃至广州的“科创原点”。

创新策源

依托“最强大脑”打造“动力之源”

2022年,广州首次提出“环五山创新策源区”的概念,并将其与琶洲、环港科大(广州)、环大学城并列为四大科创区。

五山“升级”为环五山,意味着更高能级、更大空间的发展平台。根据最新规划,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北至华南国家植物园、南至黄埔大道西,西至白云山、东至科韵路,总用地面积约28平方公里。这里不仅汇集了粤港澳大湾区50%的双一流高校、2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0%的广东省高校ESI全球顶尖学科,还包含了华南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等11所科研院所以及14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形成高端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集聚的“最强大脑”。

近年来,市、区协同推进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发展,成立了全省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简称“天河基地”),发起全省首个区域类创新联合体——环五山协同创新联合体,推动政策、人才、资金等要素向企业集聚。

成立于2018年的广州普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普锐生物”)是天河基地入驻孵化的优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之一,主要业务包括免疫医学与检测、免疫转化医学研究、基于流式细胞术单细胞功能分析的诊断试剂盒研发、生产及销售。

“天河基地毗邻五山石牌科教区核心地带,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企教’合作的模式能更有力地促进产研合作,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企业自创立起就将总部及研发中心设立在天河。”普锐生物有关负责人表示,天河区高标准运营天河基地,大力建设环五山创新策源区,打造了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产业发展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有助于企业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入驻天河基地以来,普锐生物已获得多家投资机构的关注,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依托片区百年科教发展积淀,传承片区科创文化精神,天河区正锚定环五山创新策源区,以高校院所科技创新驱动地区城市更新,推动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创+产+城”联动一体化发展。这个粤港澳大湾区最具“硅谷”气质的地方,有望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过程创新生态圈。未来,天河区将进一步发挥环五山创新策源区“动力之源”作用,联动天河智慧城、天河智谷片区打造中央科创区,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发展的“最大增量”。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