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曾经评价郑成功,"赐国姓,家破君亡,永矢孤忠,创基业在山穷水尽;复父书,词严义正,千秋大节,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刘铭传这句话应该是对民族英雄郑成功最为贴切高度的评价,点明郑成功为了恢复明朝基业,效忠大明王朝,于社稷倾倒,灰飞烟灭之际,依然与满清周旋多年,宁死不降清朝,其气节实在令人可歌可泣。
明朝和南明灭亡以后,朱氏皇族并没有完全被一网打尽,仍有一小部分王爷逃到台湾岛。很多历史学家感慨郑成功气节可嘉之际,不禁疑问郑成功为什么不扶持朱氏王爷来名正言顺地开展"反清复明"行动?深究其中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安定台湾后方考虑
以郑成功为首的反清复明群体根据地设在台湾,这是南明灭亡后,唯一一个可以对抗满清的有效政权。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郑成功无论做任何决定都必须以稳定小政权的局势为出发点。
即便是郑成功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骚扰满清海防区域,可以看出郑成功与历史上一个大人物极其相似,这个人便是诸葛亮。二人的惊人相似之处都是以“克复中原,恢复旧社稷”为根本,而且都是在后方政权经济实力不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的情况下,无论是郑成功的台湾或是诸葛亮的蜀汉都面临内部匮乏的状况,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地对外攻伐才能将内部矛盾向外转移。
如果在内部匮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拥立新君,只会加重郑氏政权的内部矛盾。这些朱氏王爷,原本都是平起平坐,地位相等。无论立谁,都必然导致党同伐异的情况发生,这是非常不利于郑氏政权的内部和谐,所以郑成功干脆不拥立新君,以此让人人都觉得有可能,以此来维持短暂的表面和平。
逃往台湾的皇室贵族名分不够
伴随明朝地盘被满清逐渐围剿蚕食,一些所谓的皇室贵族纷纷逃到台湾投靠郑成功,比较有代表的人有鲁王世子朱弘桓、泸溪王朱慈旷、巴东王朱江、乐安王朱俊、舒城王朱著、奉南王朱熺、益王朱锆、宁靖王朱术桂等等。
这些人虽然都是朱氏皇族后人,但名分不够,也就是说虽有明太祖朱元璋的血统,但没有皇位继承的法统。这些王爷大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庶出皇子的十多世子孙,传至明朝败亡的时候,他们只能是以藩王自居,距离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继大统的资格实在相差太远。
郑成功对南明幸存者早已心灰意冷
我们先来看看南明政权的由来,南明政权真的是大明王朝的一个缩影。这些人早些年只为了个人一己之私,在崇祯时期的大明王朝大搞特搞党同伐异,面对家国危难存亡之际,完全无视社稷安慰,只想着自己摇摇欲坠的权力。
终于,这些人害死可悲可叹的崇祯皇帝。
来源:http://www.tlpv.com.cn
(http://www.etalons.cn)
受害者崇祯皇帝以身死社稷,成全自己一代帝王的美名。那些"始作俑者",坑害崇祯的乱臣贼子却脚底抹油,一股烟溜到南方重新建立南明政权。
原本有过血的教训,这些人应该有所反思。然而他们却变本加厉地将过去坑害崇祯的一套,继续为害南明政权。
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继续保有自己手中的权力,居然与左良玉相互勾结发动叛乱。左良玉的叛乱直接导致南明的军事防线全面崩溃,从此满清与南明的南线对抗中,满清占据绝对的优势。满清一路之上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一举将南明政权剿灭。
这些为害大明和南明政权的正是以南方士大夫阶层主要成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林党人士,这些迂腐的士大夫阶层只会以仁义道德来谋取政治权力,丝毫没有治国安邦的才能。
郑成功作为武将,而且祖上又是"海盗"出身,与这些满口之乎者也,仁义道德的东林党人士难免有着天壤之别的政治主见。
两者之间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郑成功也必然不会急于拥立当中的某个人为皇帝。
虽然很多人也会觉得郑成功不拥立朱氏皇族的原因有可能是出于私心,笔者觉得这样的设想未免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国姓爷郑成功绝非不明事理、不通时务的人。他十分清楚满清是难以推翻的,但他仍然坚持抵抗。郑成功也完完全全可以用投降的方式换取像吴三桂那样的高官爵位,郑成功都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而是不惜身家性命誓死与满清抗争到底。
郑成功虽然英年早逝,未能实现一生的伟大志向,其忠义精神实在堪比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