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hoto by Craytive

文 | 叶伟民

牛顿说,万物有惯性。何止实体,认知层面的惯性也不小,例如写作。很多新手写人物,总是想当然地大对大,小对小,觉得大人物做了大事,就往大里写,小人物一辈子都是在小事里打转,就往小里写。

乍看有些道理,事物就是这么呈现的嘛。不过,我们忽略了,寻常视野触及不到的地方,可能更具魅力和价值。

因此,我们得反配:大人物往小里写,小人物往大里写。

从大到大,小心写成“档案人”

先说大人物。大人物之所以广为人知,确实因为做了了不起的事,人们多少都有所耳闻,如果再对他们宏大叙事,看起来就像历史书或人物词条了。我们想想在学校时背历史的痛苦,全是大人物配大事件,却看得个左眼入右眼出,记不住呀!因为那些内容没有烟火气,都是“档案人”。

如果遇上个机灵点的老师,看台下哈欠遍地,合上书来点小故事小野史,几十双眼睛顿时瞪得像铜铃——嚯!原来当年那谁谁谁还有这等经历,有意思!

看,给大人物来个鲜为人知的小细节、小情节或小冲突,就从资料里活过来了,就破除了光环,变成可理解、可触摸的人。读者自然也记得住,并通过这些“小事”关联,心甘情愿进入人物的世界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王的演讲》剧照

例如电影《国王的演讲》(第83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讲述了约克公爵阿尔伯特性格内向,还患有严重口吃。于是,他的妻子帮他访遍名医,终于找到了不循常理的语言治疗师莱纳尔·罗格。

阿尔伯特登基后,二战爆发,国难当头,口吃危机更威胁到全民信心。在罗格的帮助下,他终于克服心理障碍,发表了著名的圣诞讲话。于公,鼓舞了军民;于私,也与医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很显然,这里的大人物、大历史只是跳板,展现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经历过的失败、沮丧、勇气。国王也不是天生神力,也有他的泥泞不堪。

再微小的个体,都是时代的投影

反之,小人物为什么要往大里写呢?和大人物相反,小人物是时代的尘埃,终日忙着生计小事。如果说历史书让我们昏昏入睡是因为“过远”,小人物的碎碎念让我们腻烦则是因为“过近”。

因而,从小到小,把一个小人物泡进琐碎事里,也是另一种极端。像阴阳平衡一样,要把小人物从小里抽离出来,放进某种“大”里。

再微小的个体,都是时代的投影。把小人物放在大事件或大历史里,人生的荒谬和戏剧性才见脉络,才更利于读者反观自我,最终认识生活的真相。否则就如带着显微镜走路,只见砂砾,不见山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甘正传》剧照

小人物往大里写,最典型如电影《阿甘正传》,讲述了智障小镇男孩阿甘独自穿越疯狂的世界,傻人有傻福般得到上天眷顾的故事。

他不断奔跑,摆脱了腿部支架,跑进了大学,跑进了众多影响后世的历史事件:他和猫王成了朋友,当了橄榄球巨星,甚至参加越战,复员后成了中美乒乓外交使者,后来去捕虾,买了苹果公司股票,意外成为了亿万富翁。

编剧很魔幻地让他遭遇诸多历史洪流,正是这种巨大的反差和戏剧色彩,这个小人物才得以舒展,诠释了人生、梦想、爱情和友情,至今仍是经典。

大与小是相对的

当然,大与小是相对的。除了超级大名人和透明路人甲,其他人是大是小,要看你所面对的受众和参照系。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校长,对敬仰他的师生来说无疑是“大”,但对数千年教育史来说无疑又是“小”。

每次我们拿到一个人物的时候,就要好好想一想其中的“大小”关系和平衡,并用好其中的反配原则和反差哲学。

我在一些文章里也分享过这个观点,有个读者留言——

“大人物由于光环性容易缺乏真实,不生动;小人物不置于时代背景下挖掘“共性”则容易显得无足轻重、事情又太鸡毛蒜皮。”

我认为说得很对且深有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