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王海擦掉额头的汗水,望着远处高耸的塔吊。工地上一如既往地忙碌,但他的心却不在这里。父亲的遗嘱如一块巨石,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海子,你爸临终前的话,你都记住了吗?"

母亲的话在耳边回响。王海攥紧了口袋里的信封,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

他不知道,打开这个信封后,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人生转折。

01

王海今年45岁,是这个建筑工地上的一名熟练工人。尽管工作辛苦,但他从未抱怨过。因为他深知,作为家中的顶梁柱,肩上担负着养家的重任。妻子李芳在家种菜卖菜,两个孩子还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都靠他这份薪水支撑。

"海子,快来喝口水!"工友小张递来一瓶矿泉水,关切地说道。

王海接过水瓶,仰头痛快地喝了几口,"谢了,小张。"他笑着说,"咱们得抓紧时间,这个月的任务可不轻松。"

就在这时,王海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他掏出手机一看,是妻子打来的。他的心猛地一沉,直觉告诉他可能出事了。

"喂,芳芳,怎么了?"王海强装镇定地问道。

电话那头传来李芳急促的声音:"海子,你赶紧回来吧!你爸在打牌的时候突发心脏病,现在在医院呢!"

王海顿时感到天旋地转,手中的水瓶"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顾不上和工友解释,匆忙收拾东西就往家里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赶到医院时,王海看到了焦急等待的妻子和继母刘阿姨。虽然刘阿姨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但这30年来,她对王海的照顾和关爱丝毫不亚于亲生母亲。

"医生怎么说?"王海急切地问道。

李芳摇了摇头,"医生说爸血糖太高,暂时不能做手术。建议先送回家观察,等血糖稳定了再说。"

王海点点头,看向站在一旁默默流泪的刘阿姨,轻声安慰道:"阿姨,别担心,爸会没事的。"

刘阿姨擦了擦眼泪,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海子,你爸一直都很硬朗,肯定能挺过去的。"

把父亲接回家后,王海请了几天假在家照顾。父亲的情况并没有好转的迹象,有天晚上,父亲让刘阿姨出门买东西,又将王海唤到床前,神色凝重地说:"海子,我有件事要和你说。"

王海心里一紧,坐到床边握住父亲的手,"爸,您说。"

父亲艰难地从枕头底下小心翼翼掏出一个信封,递给王海:"这是我的遗嘱,你收好。等我百年之后,你就按照上面写的处理吧。"

王海接过信封,心如刀绞。他想说些什么,却发现喉咙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父亲似乎看出了儿子的犹豫,轻声说道:"海子,我知道你心里有顾虑。但是这是我深思熟虑的决定。你就按我说的做吧。"

王海点点头,将信封小心翼翼地收好。那天晚上,他辗转反侧,始终无法入眠。

02

第二天一早,王海起床时发现父亲已经醒了,正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他走过去,轻声问道:"爸,感觉怎么样?"

父亲笑了笑,"好多了。海子,你别总是愁眉苦脸的,我这把老骨头还死不了。"

王海勉强笑了笑,心里却翻江倒海。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爸,您昨天给我的那个……"

父亲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那个你先收着,等需要的时候再说吧。对了,你刘阿姨呢?"

王海愣了一下,"阿姨去菜地了,说要摘些新鲜蔬菜给您补身体。"

父亲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接下来的几天,父亲的病情时好时坏。王海和刘阿姨轮流照顾,李芳则负责张罗三餐。

好景不长。一个月后的深夜,父亲突然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医院。当医生宣布抢救无效时,王海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办完简单的丧事后,王海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打开了父亲留给他的信封。

当他看完遗嘱的内容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