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珠海市、中山市、江门市、阳江市不动产登记“跨市通办”框架合作协议》已正式签订,公众如需在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购置或者处置不动产,可任选其中一市进行登记即可,这是四地发力珠江口西岸一体化、构建核心城市引擎,加快珠西都市圈建设的有力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什么是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其与粤港澳大湾区有啥关系?珠西都市圈的未来定位、发展蓝图、历史使命又是什么?珠江口西岸一体化进行到何种程度啦?小编为诸位房友一一解答!

珠江口西岸都市圈

规划打造高质量发展核心城市群

根据2023年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的《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简称“珠西都市圈”)范围包括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所辖行政区域。

四地土地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1.3万亿元,常住人口1435.3万人。2022年珠西都市圈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约2228.9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约48%。据公开统计数据显示,中山2023年GDP为3850.65亿元、珠海2023年GDP为4233.22亿元、江门2023年GDP为4022.25亿元、阳江2023年GDP为1581.79亿元。

众所周知,粤港澳大湾区所在区域被珠江水系冲刷、沉积分割成东西两岸,东岸地区多为山地、台地,而西岸地区多以丘陵和江河水网组成。

考虑统计口径、地域面积及城市规划等因素,粤港澳大湾区可辖区范围分为广佛肇(广州、佛山、肇庆)、珠江东岸(香港、深圳、东莞、惠州)、珠江西岸(珠海、澳门、中山、江门)三大都市圈。

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珠西都市圈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区域。
2030年珠西都市圈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达80%左右

《规划》提出到2030年,珠西都市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达80%左右,基本建成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分布、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自从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珠三角实施区域一体化加速推进,珠海、中山、江门三市一体化首先在政策层面受到极高的重视并推行实践;

2014年,广东省两会上,广东大市制蓝图曝光,特意指出要合并珠海、中山、江门三市,建立珠江市,吸纳阳江部分所辖县市,由此阳江被纳入珠西都市圈。

在2021年6月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撰写的文章《促进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经验总结与发展建议》中指出,到2021年珠中江三市共开通跨市公交线路21条;

建成珠三角地区天然气内、外环网,各类能源基本实现区域内同类型同网同价,天然气管道达到1800公里,覆盖珠三角主要城市的天然气主干管网基本建成;珠三角大运量城市轨道、城际轨道公交走廊初步成型,城际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加快推进。

轨道上的都市圈

加速珠西都市圈一体化进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规划》指出,珠西都市圈将打造成为“轨道上的都市圈”,构建 “一横三纵”的高速铁路格局,一体化推进城市轨道建设,包括加强都市圈城市轨道统筹规划和互联互通,强化与广州南沙区域轨道线网衔接。

推动澳珠城市轨道线网联通工程建设;推动珠机城际公交化运营,与城市公共交通做好融合衔接,实现中心城区城际轨道通勤化、公交化。

在轨道交通枢纽布局上,珠西都市圈还将完善江门站枢纽功能,改扩建中山站、中山北站,加快建设珠海中心站(鹤洲)、横琴站、金湾站、蓬江站、阳江北站等,与阳江站共同打造“四主五辅”的都市圈轨道枢纽群。

珠西都市圈还将推进港口群一体化建设,以珠海港高栏港区为龙头,以江门港新会港区、广海湾港区和阳江港海陵湾港区为补充,协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构建高效联通港澳、集聚珠江口西岸要素资源的载体。

不久的将来,珠西都市圈中心城区城际轨道实现通勤化、公交车,都市圈内地铁城际一体化运营,居民持一张票就可通行珠中江阳四市…,这一幕幕承诺中的画面有望成为现实。

未来,针对珠江口两岸“东强西弱”的现实格局,珠中江阳四市携手“出圈”,珠西都市圈要通过打造强化同城效应,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编制实施广佛同城化规划,全面提升整体发展水平。

珠江口西岸正催生一个“超级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