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分享《中国人的思维危机》。本书立足现实、立足当今天,通过大量的事实来论述思维能力不足给我们带来的不良影响。本书作者对中国人思维危机的深切忧虑,对中国人劣根性的深刻反思,对中国教育弊端的强烈批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四 ) 把孩子当成“孩子”

忽视孩子的思考能力, 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孩子”是中国人在教育观念上的最大错误之一。中国人有一种教育观念, 即孩子是一张白纸, 他的未来全在于家长和老师怎么去涂画。这种观念很符合一些国人思维简单化、片面化、表面化的特点。他们只看到了孩子生理及心理上不成熟的特点, 便把孩子当成了自己可以随意涂抹的一张纸, 完全忽视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与思考能力, 把孩子当成了完全受自己控制的作品。再说了, 你家长和老师的绘画水平如何?你能保证把这张白纸画成美丽的画吗?你怎么能拿孩子的一生为自己的绘画水平做试验呢?当然, 中国家长的一个特点就是盲目自信, 个个都把自己当成育儿专家,再烂的绘画水平也把自己当绘画大师。好在, 孩子不是白纸, 他不会任家长摆布。孩子是人, 是有个性的、有思考能力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虽然他们的智力还在发展阶段, 但绝非像白纸那样, 只能等着别人来画。

每个孩子一出生便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在个性气质、智力、情绪、体力、神经敏感度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从一出生, 他就开始探索这个世界, 试图去理解这个世界。当他有了语言工具后, 思维能力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他们的大脑无时不在活动, 他们对世界有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观点, 他们也有人格、有尊严。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非常有道理, 七八岁儿童的大脑发育已接近成人, 智力结构基本定型。

2009 年上映了一部电影《小人国》, 这是一部纪录片, 摄制组从2006 —2008 年真实拍摄了北京郊区一所名为巴学园的幼儿园, 记录了一群2 〜 6 岁孩子的真实生活。从这部电影里, 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个孩子都与众不同, 有着自己的个性和思维特点。成人不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制造”某种标准的孩子, 而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 提供良好的环境让孩子自由发展。

东方卫视第一财经频道“头脑风暴”节目有一期是《给未来CEO的人生箴言》, 嘉宾是几个中小学生, 这些孩子的思维能力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对于经济形势、企业发展等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对于自己的未来的定位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清晰得多。有个别的孩子思维能力要超过在场的成人嘉宾, 他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和论证、对于社会的了解让人惊讶。这说明孩子的思维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当然限于知识和经验, 他们的看法有一点幼稚是非常正常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在一些贫穷的家庭, 孩子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他们的独立能力、面对困难时爆发的能量是让人吃惊的, 这些事实都告诉我们, 绝不能简单地对待任何一个孩子。

《重庆晚报》2006年3月16日刊登了一篇报道《八岁女童撑起一个家》, 说的是重庆市黔江区鹅池镇方家村8岁的小女孩倪东艳, 父亲去世, 母亲智障且下肢瘫痪, 家庭极度贫困, 但懂事的她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 一手包揽洗衣、做饭等家务活, 并担负照顾母亲的重任。她有孝心, 为了照顾母亲拒绝被收养; 她很懂事, 在搬进福利院之后, 便呼吁大家不要再捐款给她。自尊、自立、自强, 这就是一个8岁的孩子。笔者在这里谈这件事并不是说要让孩子做一些超出自己年龄的事情, 而是要证明一个孩子的独立能力是多么地强大, 绝不能把他们当成什么白纸, 不能低估他们的能力, 要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他们。有人说, 中国人拿孩子当“物”, 美国人把孩子当“人”。在中国, 一些人总是认为孩子不懂事, 从来不把孩子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 忽视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能动性, 低估了孩子的智力水平。父母在做事的时候很少询问或听取孩子的意见, 甚至是关于孩子的前途命运的重大选择, 也会自作主张。在物质上会对孩子有求必应, 而在思想上却很难信任孩子, 他们只管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培养孩子, 而难以相信孩子会有什么“见解”和“观点”。中国有句俗话:“大人说话, 小孩听着就是了, 不要插嘴。”而在教学上, 就体现为填鸭式的灌输, 而不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中国的老师和家长都喜欢替孩子作各种决定, 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决定。不让他们思考, 他们的思维能力又如何能得到发展呢?

如果我们像对待成人一样认真地去听孩子们的谈话、去读孩子们写的文章, 我们就会发现孩子的思维是多么地复杂, 甚至有不少孩子的思维能力要强于很多成年人。让我们看一位小学老师所写的体会《别把孩子当白纸》:

在一年级教数学活动课《丰收的果园》时, 书上的教学任务已经完成, 但离下课铃响还有一两分钟, 于是, 我顺着教学内容问道:“收了这么多水果, 你猜小动物们会把这些水果拿来干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 踊跃发言。有的说: 运回家过冬;有的说: 全部吃掉;

还有的说:分给其他小动物;运回森林开庆祝会; 卖掉; 一些吃掉, 一些藏起来过冬, 还多了就卖掉……我接着问:“如果小动物们要把水果卖掉一些, 小朋友们, 你们觉得这些苹果、梨该卖多少钱一斤?”学生们都争着发表意见: 每斤苹果5 角、1 元、3 元、5 元、2 元……说每斤苹果2 元的小朋友说前两天我和奶奶去水果店买过水果的, 苹泉就是2 元一斤。”我问他为什么别人卖2 元一斤, 我们就也要卖2 元一斤呢? ”小朋友回答我说如果我们卖3 元一斤, 别人就会觉得太责了, 都不来买了。”我问那我们比别人卖得便宜一些, 每斤苹果1 元8 角好吗?”许多小朋友都说那我们要不合算的。”还有一个小朋友说如果我们卖得便宜, 买的人就会很多, 赚的钱也会比别人多, 妈妈跟我讲过的……

这些是入学才一两个月的一年级学生, 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连薄利多销、根据市场定价格这样的道理都懂, 不能不让人惊叹。以往, 我们老师常常把孩子设定为一张白纸, 想象我们所要教的都是学生未知的, 并且把所有的学生都放在同一起点上, 我们强调的是按照知识的结构来展开教学, 我们希望的是所有的孩子用整齐的步伐向前迈进。可是现在的孩子, 他们有父母的超前教育, 有电视、书籍的潜移默化, 他们受到的是方方面面的信息, 在他们的纸上早已画上了色彩斑斓的图画。

这些小孩子并没有学过经济学, 但他们在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却悟出了很多的知识与道理。他们并非一定要通过老师和书本来学习知识, 他们自己通过实践、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同样能获得很多知识。

2009 年8月27日, 中央电视台的“朝闻天下”栏目播发报道,批评了一款名为“摩尔庄园”的网络游戏。在这期节目中, 记者照例釆访了典型人物和专家, 除了对游戏本身进行质疑, 更宣称沉溺于网游会削弱青少年意志, 而家长们更是忧心忡忡。但让所有的成人都没有想到的是, 这期节目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不满。这些年幼的玩家认为, 来自成年人的批评是愚蠢、不公平的, “成人不能主宰儿童”。随后他们

在“朝闻天下”的百度贴吧里, 开始了一场大规模的爆吧行动, 其发言多半用语粗鄙, 有“炸了你”之类的威胁, 更不乏“杂种”这样的辱骂以及其他不堪入耳的肮脏言辞, 而这些孩子大部分是小学生。这就是轰动全国的“8 • 27 儿童网络暴力事件”。 [114]

这个事件让很多成人吃惊不已, 他们不能想象自己的“好儿子”、“乖乖女”竟然会成为一群网络暴民。这给了成人一个教训, 儿童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像成人一样, 他们的性格同样是立体的、多面的, 他们的思维同样是复杂的。他们是比成人要单纯, 但那只是相对的。实际上, 有很多家长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他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孩子性格的一面, 却看不到孩子的另一面。我们经常听说这样的事情, 一个孩子违法犯罪了, 家长甚感不解:孩子在家一直很乖、很老实啊?怎么会做这种事?其实, 一个在家很老实的孩子, 到了学校可能就不老实了;同理, 一个在家不听话的孩子, 却有可能在学校里很听话。

成人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制孩子, 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孩子, 必须尊重他们, 像待成人一样对待他们, 认真地对待他们的一切想法。

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大纲规定小学生要以写作记叙文为主, 这种规定是不合适的。这是因为决策者没有认识到小学生思考能力的强大,他们误认为记叙文比议论文更容易。其实, 即使是小学生, 他们对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也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对客观世界有自己的认识, 完全可以通过议论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美国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写议论性的文章, 表达与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论证自己观点的过程就是思辨能力训练的过程, 中国的学生缺的就是这种训练。

在中国, 一般人都会觉得, 研究是属于高级科研人员的事, 研究能力也非人人有之。独立研究, 应该在有丰厚的基础知识以后才能进行。因此, 大学四年本科毕业后, 如果考上“研究生”, 那才有资格开始“研究”。而美国人则相信, 孩子具有同成人一样的独立研究、独立动手的能力。因此, 美国教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为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的发展提供所需的时间和空间。在美国的学校里, 十分讲究培养和发展孩子独立研究、独立动手能力。所以美国孩子从小学开始作研究。我们在前面已经举了多个中小学生作研究的例子, 此处不再多说。

高钢教授在《遭遇美国教育》一文中谈到美国中学的历史课上,一位老师给孩子留下了这样的作业你认为托马斯 • 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有什么局限? ”托马斯 • 杰斐逊是美国建国的伟人之一, 是美国精神的代表, 他起草的《独立宣言》不仅被视为美国的立国之基, 而且是全世界最经典的法律文件之一, 被无数学者视为人类杰出智慧的结晶。这样伟大的作品, 小孩子能看懂吗?他们能看出局限来?高钢写道:

儿子为了回答老师的问题, 在互联网上找到《独立宣言》的原文和评价《独立宣言》的各种文章, 一边阅读, 一边作笔记。他感慨地对我说托马斯•杰斐逊绝对不是一般人!”我问儿子他哪儿不一般啊?”儿子当时就朗诵起《独立宣言》的原文来: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 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 而政府之正当权力, 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 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 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儿子接着感慨道不可思议!200 多年前的人怎么就能有这样杰出的思想!可能是受到的压迫太深重, 才生出了特殊的智能。”

我问他你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局限? ”儿子说:“我没有发现他的局限, 我倒是看到现在人的局限了!”几天后, 他把他的作业给我看, 题目是《我们今天离托马斯•杰斐逊有多远》, 里面充满了现实批判精神。 [115]

一个中学生, 就对这样伟大的作品有了如此深刻的看法, 这足以说明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已经很强大, 完全能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并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在教育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孩子的思考能力, 并充分利用和训练这种思考能力。

( 五 ) 束缚个性发展 , 强调整齐划一

束缚个性发展, 强调整齐划一是中国教育饱受批评的一个弊病,大家在这方面的讨论很多。可惜的是批评了这么多年, 中国教育却仍然如此, 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我们前面曾经谈到, 中国的教育过度地“有为”, 对孩子管得太多, 中国的学校都是半军事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是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阻碍了孩子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发展。

有人把中国的教育比做普洛克路斯忒斯的铁床, 非常形象。普洛克路斯忒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强盗, 他终日守在路边捕捉过路人, 并将这些过路人都按在一张特制的铁床上去量一量, 凡身体超过床长者均要被他用斧子砍去脚截短, 而不及床长者则要被他硬拉成与床一样的长度, 以使他们的身体与他的铁床的长短相等, 这才符合他的标准, 那些过路者没有人能从这种丈量中活下来。我们的教育正是如此, 教师的角色被定义为园丁, 要做的就是对学校这一花园中的花草按照某一预先制定的标准进行修剪, 以使这些花草都长得一模一样、千人一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哪里会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呢?

我们常说,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是说对同一个事物,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同样也不存在两种完全相同的观点。所以要求学生都拥有同一种思想、同一种观念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学生往往只是为了考试才去背诵某些思想和观点, 而实际上他自己并不一定相信。中国的教育就是一个标准的套子, 把学生硬往里套, 忽视个人观点, 忽视个体在个性、兴趣、思维等方面的不同。无论是在学习上, 还是在生活上, 我们的教育都对学生提出了过度统一的标准和要求。中国的老师总是喜欢替孩子作决定。

美国曾有三个学者用录像机在日、中、美三国的幼儿园汆下真实镜头, 然后请学前学校的教职工、孩子的家长和有关专家对录像作出评论。下面是有关人员在看完有关中国的一所学前学校——东方幼儿园的录像后作出的评论:

绝大多数看过中国录像带的美国和日本的有关人员都强烈地反对他们所观察到的东方( 幼儿园) 的僵硬、严厉和军营似的过分严密的管理。这些反应都给东方( 幼儿园) 以否定的评价, “老师过多地指导孩子们的玩耍”;“老师过多地限制和控制了孩子们的行为”;“整个气氛被控制太多”;“孩子们独立自由地玩耍大少”;“孩子们活动的水平太被动、太克制、太驯服”。

例如, 一位日本学前学校的管理人员是这样评论东方( 幼儿园)的:

“孩子们看起来是如此的压抑。没有任何东西是自发的。学校给人的感觉是那样的冷淡, 那样的缺乏欢乐。孩子们被期望的就是变得如此的不像孩子。

所有一切都强调:坐要笔挺、要绝对肃静、站队要成直线。这让我想起旧时代的日本学校。我希望中国不要从我们这里学去这些东西!”

另一位在火努鲁鲁的美国学前学校的老师的反应也极为相似:“过分严密的管理, 使得东方( 幼儿园) 看起来更像一座军营,而不是一所学前学校。我认为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 如此过分地强调纪律秩序和行为规范, 以致不惜以摧毁孩子们的创造性为代价。对孩子们来说, 这是如此重要的感知和身心发展的年纪。这个录像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中国孩子被边使按照固定的方式去搭积木, 而不允许孩子们自然地、或发挥想象力地去玩积木。他们被迫使像装配工人那样按照说明书去搭积木, 这是根本违背玩积木的宗旨的。另外, 这所中国学校要所有的孩子在同一时间上厕所的方式, 我想知道, 这是不是因为共产主义的原因?或者是中国文化的因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

虽然在我们的关于东方( 幼儿园) 的录像带中被看到的军营似的严密管理受到绝大多数美国人和日本人的谴责, 但是许多给我们提供资料的中国人却认为, 严厉的管理、纪律秩序和控制是学前学校的教学法和孩子社会化的精髓所在。许多( 但是, 像我们应看到的, 并不是所有的) 给我们提供资料的人, 在整盘录像带中都对纪律秩序和严厉的管理引以为豪。 [116]

毫无疑问, 我们军营般的幼儿园管理是美国人和日本人难以理解和难以接受的, 但我们很多中国人却认为就应该这样对待孩子, 就应该进行严厉的管理和控制。不久前, 佛山一高中32 名女生因留长发被赶出校门, 因为学校对女生留什么发型也作出了统一规定 [117] , 这是中国教育喜欢整齐划一的一个典型事例。

中国的学生从小学一直到大学, 都要作笔记, 很多教师都特别强调要做好笔记, 并且还想办法逼迫学生作笔记。什么是笔记?就是老师讲的东西; 为什么作笔记?因为考试要考老师讲的东西, 老师讲的是标准答案, 作笔记是为了方便背诵。这就是整齐划一, 无论什么问题,都要按老师的说法为准, 学生根本用不着去自己寻找答案, 根本不用自己去思考, 只要背下来就行了, 那么谁还会去思考呢?思考了也没有用, 自己想出来的老师不会认为你对, 他只认同标准答案。这样长年不思考, 思考能力怎么能进步呢?

在中国, 学生背的多, 自己思考的少; 而在美国, 学生背的知识很少, 但却通过自己的思考悟出了很多。我们的学生是背诵老师教给的和书本上的知识和思想, 学生们得到的东西全都是一样的。而美国学生是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思考来获得知识, 他们的观点是自己得到的, 是各不相同的。中国古人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我们中国人忘记了祖先的告诫, 而西方人则把这当成了真理来实践。

2004 年1 月4 日,CCTV-2 的“对话”节目播出的是对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和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德 • C • 莱文的采访。当被问到经常会对大学新生提什么要求时, 莱文回答说质疑一切, 努力学习, 独立思考。”莱文校长的回答让我们深思, 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培养的学生,不会盲目听从于某种标准答案或是权威, 而用自己的脑子去怀疑一切,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结论。他们的思辨能力怎么能不强?而反观我们, 一直到大学还在背笔记、背教科书, 怎么能有强大的思辨力?

西方大学老对中国留学生最普遍的印象就是缺乏质疑与独立思考能力, 虽然他们学习非常认真、非常努力, 但他们会盲目地、简单地相信老师所讲的话。西方大学老师建议中国学生不要盲目地相信书本、老师、媒体, 而是要向一切发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中国学生往往不会问为什么, 好像学生不该对老师提出怀疑。在美国, 当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的时候, 有更多的学生会问“为什么”。其实, 我们中国的孩子在小的时候, 同样是喜欢问“为什么”的, 但是经过十几年中国教育的毒害, 变得不会质疑、不会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