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产业,一场大博弈已经开始。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欧美纷纷拿出了关税的大杀器。

今年5月,漂亮国率先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祭出了100%的关税大旗;8月,欧盟决定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加收“反补贴”税;加拿大政府也发布公告,要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采取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

汽车产业作为众多欧美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其实历来都是贸易战的易发地。

甚至可以说,任何一个后发国家想要在汽车产业上弯道超车,被处于先发位置的欧美国家围追堵截总是必须要打的一仗。

日本在汽车产业上的从无到有,再从大到强,也曾在贸易战上跟美国缠斗了近一个世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外限内扶,日本汽车崛起

多年后,人们提起美国和日本之间的那场汽车贸易战,多少都会替被打压的日本意不平。

如果向更早的时间段追根溯源,其实日本是最先用行政手段限制美国汽车的一方。

1925年,凭借着T型汽车在全球遥遥领先的福特就率先进入到了日本市场,紧跟着,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也开始在日本市场攻城略地。

当时仍处于萌芽期的日本汽车产业,不论是技术能力、产能规模还是运营水平,都不是福特、通用等老牌巨头的对手,日本汽车市场也很快就被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形成近乎垄断的优势。

1934年,福特和通用在日本的汽车销售量达到35000 辆,这成绩在当时是相当炸裂的。反观日本自己的国产汽车,销量只有区区几百辆。

对于当时的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碰到美国汽车,那也是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就想马上拥有。

此情此景,一直想要发力汽车工业的日本是很不甘心的。

1936年,跟着美国汽车产业学习有成的日本开始发飙,一部《汽车制造事业法》,直接让日本市场对外国汽车公司say no,福特、通用和凯莱斯勒被迫对日本市场说再见。

紧接着第二年,丰田汽车公司成立,并得到了政府不遗余力的帮助和支持。

二战后,日本汽车工业几乎是半毁灭状态,许多车企更是举步维艰。

美国车企的回归,尤其是欧洲小型汽车的涌入,让本就处于恢复状态的日本车企更是雪上加霜,就连日本车企带头大哥的丰田,都只剩一口气了。

为了拯救汽车工业,日本政府出台了各种扶持政策。

1930年代被用过的“限外”大招就被搬了出来,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日本都透过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限制性举措,压制外国汽车厂家对日本汽车产业的投资和国外汽车的进口,为本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保护。

同时,日本通过提供优惠低利贷款、交付补助金、加速折旧、免除关键设备的进口关税、优先批给引进技术的外汇等办法,让汽车工业获得了大量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源,让发展更有保障。

凭借着对汽车工业强有力的支持,日本的汽车总产量不断攀升,并逐步成为世界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

而这背后,日本长期推行限制政策为本土汽车工业搭建起的“保护罩”,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双重助力,日本汽车逆袭

经过数十年锤炼的日本汽车产业,逐渐有了参与全球竞争的底气,也就有了布局全球市场的雄心。

美国,这一车轮上的国家,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自然也是日本车企进军海外的首选。

1957年8月,日本丰田就曾尝试用“皇冠”汽车进军美国市场,不过由于认证程序、车型要求等因素制约,并没有如愿。

当时的美国汽车消费市场,主打一个“大”字。大体量、大排量、大马力。

由于日本汽车一直立足的国内市场,都是偏爱省油省空间的紧凑型小汽车,在大型车上并不具备优势,因此主动避开了在美国市场与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等本土大佬的正面对决,转而以小型、省油、低价的小型车另辟战线。

一段时间内,日美汽车企业也是各走各的路,各赚各的钱。

然而,20世纪七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成为了日本车企横扫美国汽车市场的“神助攻”。

1973到1975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3.3美元一桶上涨到11.6美元一桶,增幅超过250%。

1978到1980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14.0美元一桶上涨36.8美元一桶,增幅超过160%。

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原油价格翻了十倍,不仅严重影响了美国市场汽车的销量,更是让美国消费者的汽车消费理念带来了颠覆性的冲击。

原本以大为荣的美国消费者,开始将目光转向了油耗更低、价格更低的小型车,在这方面有着天然优势的日本汽车开始成为美国车主们的心头好。

与此同时,美国官方又无意间扮演了推国内汽车企业入坑的“猪队友”。

出于环保考虑而出台的马斯基法案,要求1975年后的车辆应将一氧化碳、烃、氮氧化物等排放降低到10分之一。

这对当时的美国车企来说是一项难度极大的任务,对已经早早达标的日本车企来说,无疑是天上掉馅饼。

因为日本车企早早就在政府鼓励下,提高了车辆的排放标准和燃油经济性。

不想坐以待毙的美国车企,也做过进军小型车的尝试,然而效果却是非常一般。

1978年,福特生产的首款小型车Pinto,在高速上发生一起追尾事件,导致油箱爆炸,造成三名乘客当场死亡,更是给美国车企的小型车尝试当头一棒。

石油危机和环保政策的双重助力下,日本汽车在美国持续扩大版图,市场份额从1970年的3.7%上升到1977年的12%,又上升到1980年的22%。

1955年的日本,汽车总产量仅有6.89万辆,美国的汽车产量已高达920万辆。

到了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已经达到1104.3万辆,首次超过美国(美国汽车产量为800.9万辆),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新霸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产业重创,美国全民愤怒

日本汽车的风光无限,却是美国汽车的苦酒满杯。

1980年,美国三大汽车厂商,福特、通用、克莱斯勒遭受了62亿美元的损失,而在前一个十年中,他们平均每年利润为44亿美元。

全美 41 个小汽车工厂关闭了15 个,2.8 万个销售网点倒闭了 1600 家,25 万工人失去工作。

日本汽车,很快成为美国人的千夫所指,愤怒之源。

全美汽车工人协会主席道格拉斯·弗雷泽认为,日本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如同第二次珍珠港事件,试图毁掉美国经济。

他郑重地发出警告:忘掉珍珠港,记住底特律!

克莱斯勒公司总裁、汽车产业传奇大佬李·艾柯卡,则在《纽约时报》撰文,指责日本操纵日元汇率,要把美国变成日本的经济殖民地,并大声呼吁,美国人应该买美国车。

1982年,在“汽车城”底特律的一次抗议活动中,愤怒的工人们砸毁了一辆日本制造的汽车,成为美国抵制日本汽车运动的标志性场景。

愤怒的情绪愈演愈烈。

高速路上,不少开日本车的人,成为被枪击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2年6月,27岁的华裔青年陈果仁,在美国底特律一个派对上被一对白人父子活活打死,而原因仅仅是:他长得像日本人。

临死前,两名凶手恶狠狠地朝他喊道:“都是因为你们这样的小混蛋,我们才丢掉了工作!”

事后查明,凶手父子原本在美国一家汽车公司工作,父亲还是工厂的一名主管,但他的儿子却因为生意不景气被工厂解雇。

这场凶案之外,还有一位父亲发现自己儿子在学习日语后,竟然也扬言要杀死他。

愤怒的情绪之下,美国车企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通用、福特利用发动华盛顿的游说团体,频繁向美国官方施压,要求保护美国汽车工业,抵御日本汽车的竞争。

美国各界也纷纷向日本发难,要求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变汽车产业的“侵略性”。

拥有强大影响力的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不断组织抗议活动,并向政府提交报告,要求限制日本汽车对美国就业的负面影响。

将底特律比作珍珠港的道格拉斯·弗雷泽,更是在1980年和1981年两次前往日本,要求日本汽车厂商在美国建厂,并削减对美出口。

遭到拒绝后,他又亲自给总统写信,并到国会游说,请求对日本汽车产业发动打击。

美国众议院高官也放出狠话,要通过法律,强制限制日本汽车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美国施压,日本自我设限

愤怒情绪之下,汽车也很快从行业危机上升为社会热点,并进一步发酵为左右1980年美国大选的政治问题。

美日汽车贸易争端终于进入到官方对决层面。

1980年,美国开始对日本发起“301 调查”,认为日本汽车市场存在贸易壁垒,阻碍了美国汽车进入,并威胁对日汽车产业进行制裁。

1980年2月和3月,美日就汽车产业问题进行了多次协商。

面对美国强大的外交压力和日益严重的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日本以尽可能配合的姿态,以降低贸易战紧张趋势,并终于在1980年5月与美国达成有关协议。

根据协议,日本政府鼓励汽车企业对美进行资本投资,并和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对在美国生产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调查。同时,简化日本的进口标准及许可证手续,免除汽车零部件进口税,促进从美国进口汽车零部件。

然而,“缓和协议”并没有解决美国汽车业的危机,也没有让美国汽车企业和产业工程买账。

1980年6月,全美汽车工人协会基于“201 条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起申诉并请求启动保障措施,要求对来自日本的进口汽车采取更多限制措施。

美国又对日本汽车发起了“201 调查”,计划实施限制出口措施。

1981年,在选举中高举保护汽车产业和工人大旗的里根政府上台,为了缓解国内汽车行业亏损和失业的巨大压力,对日本汽车产业的态度更加强硬和压力也持续升级。

1981年2月,美国国会发起众多对日强硬的法案,其中的《本特森-丹佛斯法案》明确要求,每年日本车的进口数量不能超过 160 万辆。

1981年5月,日本和美国经过协商签订《美日汽车贸易协议》,日本对美国实施三年的“自愿出口限制”计划,其中第一年,也就是1981年4月到1982年3月的自愿出口限额为168 万辆,第二年也就是1982年4月到1983年3月的数额在第一年基础上,加上扩大的市场需求系数16.5%来确定,第三年数额再进一步协商。

虽然协议只有三年期限,美国却通过种种理由让日本的自愿出口限制延续了13年,一直到了1994年才宣告结束。

出口限额也从最初的168万辆上升到230万辆,而后在1990年代初下降到165万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贸易保护,日本还是赢家

美国对日本祭出的贸易战大招,虽然最终逼迫日本自动缩减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在短期内使得日本汽车销量锐减了20%,日本所有汽车制造厂商都受到了很大损失和产能上的限制。

然而,由此却也带来了美国的进口日本汽车价格平均上涨900美元,国内汽车价格上涨400美元,美国消费者为此多支付了超过50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汽车厂商,虽然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恢复了盈利势头。

日本汽车厂商却通过在美国建厂,将生产转移到美国国内的机会,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本田讴歌、丰田雷克萨斯、日产英菲尼迪都在那个时期带领日本车打赢了高端定位的布局战,具备了更强的与美国车企全球PK的能力。

结果就是,日本汽车产业赢了市场,美国工人获得了工作。

所以,贸易战轰轰烈烈打下来,发起方的美国,并没有得到最初想要的结果。

日本汽车终究还是成为全球的重要一极。

历史虽不会简单重复,但对于中国车企而言,躲不掉的战斗,也是成长道路上必须有的洗礼。

赢了,就是赢得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