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1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就是中美关系,它不仅决定着两国的命运和人民福祉,更是深刻影响着世界的格局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以来,三十年期间,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可谓曲折又漫长,虽然有危机再现,也不乏跌宕起伏,但纵观全局,基本都是相安无事,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对此,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他的回忆录《应许之地》一书中提出自己的看法:那是因为中国善于“韬光养晦”,避急锋芒。
诚然,这个观点是奥巴马基于自己的视角和主观判断总结出来的,也不无道理,但这是唯一的原因吗?
其实,两国关系之所以能三十年稳步发展,没有发生大的冲突,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基于双方共同利益点。
【破冰建交合作共赢】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主体发生了巨大改变,和平与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取代了革命与战争,因此,要解决国际问题,就需要新眼光、新策略,而不能继须原地踏步。
1979年,邓小平以战略家的眼光,提出改革开放的举措,并指出此后三十年,一定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牢牢把握住。
于是,“韬光养晦”的观点横空出世,可谓深谋远虑、高瞻远瞩。
要知道,当时中国的GDP还排在全球第15的地位,如果想要崛起,必定会引发不小的世界震荡,也会对处于支配国家的核心利益构成挑战,因此,只有放低姿态养精蓄锐、才能积累实力厚积薄发。
彼时,中国已与美国破冰建交,到底该如何定位?是竞争对手还是合作伙伴?是零和博弈还是互利共赢?其实,寻找并扩大利益共同点,才能使得中美关系稳步向前发展,这从两国建交的初期就可见端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国际局势发生巨变,美国深陷越战泥潭无法自拔、苏联实力骤增并迅速对外扩张,美国决定拉拢中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
而当时的中国与苏联之间也产生了裂痕,为了改变这种非常不利的局势,中国就在美国主动释放出示好的信号后,给予了积极回应,最终通过双方多次接触,打开了长达22年的隔绝大门。
毫无疑问,中美之所以能冰释前嫌走到一起,就是基于反对苏联扩张的共同利益,才实现了战略交往的结果。
当然,共同利益不仅是客观存在的,更是决策者的一种主观确认,只有双方确认并维护这种共同利益时,关系才会稳步前进不断提升。
可以说,在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后的头两年中,两国政府在科技、教育、文化、贸易等领域里都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光条约和协定就达成了37项,可谓合作共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上台,他清醒的认识到,必须与中国建立密切的关系,才能共同对抗苏联。
于是,1982年8月17日,在里根的推动下,中美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八一七公报”,并且当时美方承诺,要减少并最终停止向台湾地区出售武器。
然而,协议很美好,现实却残酷,美国并没有严格履行这一协约,最终导致两国的矛盾和摩擦会时不时的爆发出来。不过,为了避免关系的恶化,中美之间还是找到了双方可以解决的办法,令事态没有进一步扩大。
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让中国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对于美国来说,中美关系的稳定就会具有更大的经济意义。
尽管当时苏联在戈尔巴乔夫领导下实施了与美国的和解政策,但美国还是同中国保持着共同的战略利益。
然而,随着冷战的结束,中美关系却又跌入了低谷期。那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背景下,两国又是如何维持稳定的呢?
【斗而不破求同存异】
1990年,日本学者村井龙秀发表题为《论中国这个潜在的威胁》的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威胁论”,立马将中国推向了世界的风口浪尖。
此后,美国媒体对中国所发生的事情也不断夸大其词,进行虚假报道,很快煽起了美国的公众情绪。
很快,随着苏联的解体和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使得美国同中国共同的战略利益基础不复存在。由此,美国政界开始纷纷表示“继续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已失去意义”。
鉴于此,时任总统的老布什,一方面迫于压力,出台了一系列制裁中国的措施,一方又不想失去中国这个战略伙伴,于是两边的关系就这样很微妙的维持着。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的视察讲话,使得美国又从中发现了无限的商机。
尤其美国的很多大型企业,在此后的两年间,不断积极参与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取无条件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斗争,以便牢牢把握住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巨大市场。
最终,通过美国政府一连串辩论,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宣布,延长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并切断了与人权之间的联系。
因为在美国看来,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有否决权,还有核武库,这是影响亚洲和全球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中美关系始终充满了崎岖坎坷。
1995年,美国政府准许李登辉访美,又导致中美关系降到最低点,而随后爆发的台湾海峡危机,更是呈现剑拔弩张的态势。
不过,源于这次危机,克林顿看出了中国政府不惜一切代价坚决维护台湾主权的决心,由此他开始全面评估美对华政策。
而中国通过这次危机,也深感到美国国会在美国外交决策上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1999年,美国反华势力炮制了所谓的“中国间谍案”,不久,臭名昭著的“考克斯报告”又出台,这无疑将反华浪潮推向高潮,而美政府对华态度也开始急转直下。
鉴于如此恶劣的环境气氛,中国政府为了稳定中美关系的大局,反击美国反华势力,1999年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仍按期访问美国。他在美期间,积极接触美国各界人士,阐明中国的立场和观点,最终将两国关系重新拉回到正常轨道。
然而,时隔一个月后,在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出动飞机,悍然袭击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中国人员的重大伤亡和建筑的严重损坏,由此引发了全球华人的怒潮,两国关系随至跌入冰点。
(http://www.91sn.com.cn)
来源:http://www.xinlangwang.com.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ttp://www.wj50.cn)
来源:http://www.ywdy6666.cn
(http://www.gzhaotai.net.cn)
来源:http://www.birds.net.cn
(http://www.dogsex.cn)
来源:http://www.tiger-e.cn
(http://www.759258.cn)
来源:http://www.wzvke.cn
(http://www.ladyroom.com.cn)
来源:http://www.zjcoolstar.cn
(http://www.aqbeite.c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http://www.jdcsw.cn
(http://www.36309199.cn)
来源:http://www.owach.cn
(http://www.cxc1.cn)
来源:http://www.tjguangxin.com.cn
(http://www.e-dian.cn)
来源:http://www.3g-boy.cn
尽管僵持了一段时间以后,美国最终还是做出了赔偿的举动,但这件事无疑给中国蒙上了一层阴影,怎么办?坚决还击?还是忍气吞声?
要知道,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发展到如今强大的地步,无论经济、军事方面都刚刚起步,而对于此次轰炸事件,我们更加深知,就是因为没有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够硬的“拳头”,所以美国才敢耀武扬威公然挑衅。
因此,为了获得长久稳定的发展环境,为了能让中国继续腾飞,我们被迫选择了息事宁人的态度。不过,这并不是一种懦弱和胆怯,而是从自身利益考虑、从大局着想的智慧和谋略。
由上可见,作为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中美之间既有利益重叠,又难免会发生冲突,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无视利益扩大冲突,就是不明智的举动,学会斗而不破、求同存异才是王道。
【维护发展基本共同利益】
2001年九一一事件后,中美关系才有所开始好转。
当时美国的首要和根本的任务是反恐,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由此,总统小布什又开始改善与中国的关系,而中国也迅速采取行动对反恐给予了积极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从自身利益以及维护和平与稳定的方面出发,不断强调“在持久稳定和朝鲜半岛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并最终促成了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2009年1月,民主党的奥巴马总统,取代了共和党的小布什总统,他的对华政策显示出了对上任政策的延续,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迹象:那就是协商与合作。
由此可见,为了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稳定双边关系,中美始终在寻求更大程度的合作。
当然,我国在这个共同利益中是有底线的,那就是中美之间避免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而这个底线,双方都必须严格维护、坚决不能随意轻易打破。
如此,两国才可能照顾对方的关切和利益考虑,不触及对方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心国家利益,尽量减少摩擦和冲突,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那么,中国如何才能守住不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利益底线呢?
一是通过双方的交流和沟通,使美国准确无误地认识中国的立场和决心;
二是继续加强我国的战略反击能力,让美国深知中国的反击手段不容小觑;
只要中美之间能够确保不发生军事冲突,其利益底线就可以基本守住,那么,就可以找到一个相互依托的合作平台,从而不断挖掘和培育有利于自身的共同利益。
【结语:】
在冷战时期,中美两国为了反对苏联霸权的共同利益走到了一起,冷战结束后,美国又基于对共同利益的认识,开始把中国当做战略伙伴。
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需要经济快速发展,又离不开市场、资金和技术,以及和平稳定的地区和全球环境,于是同美国发展双边关系,就成了重中之重。
尽管中美关系的发展道路充满了变数,各种利益和矛盾也错综复杂,但中国政府始终秉承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看待和发展中美关系,当然,如果美国一边想要沟通,一边又想遏制中国,那么我们也一定会给予反击,因为如今的中国已经变得非常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