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建文帝即位后,就抡起“削藩”大棒,将朱棣兄弟一顿乱锤,这逼着朱棣造反,和建文帝对抗。朱棣起兵后,他的25个亲兄弟在干嘛?为何只有宁王肯帮他。

一、太子病逝

朱棣造反,和太子朱标的病逝密不可分。

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就将朱标立为太子,让左丞相李善长兼任太子少师、左丞相徐达兼任太子少傅、常遇春任太子少保,大儒宋濂等人做朱标的老师,目的是想将朱标培养成一代明君。朱标自身非常优秀,但性格仁慈。朱元璋当上皇帝后,杀伐果断,非常狠毒。他认为,储君性格过于仁慈,可能震慑不住贪官污吏和张扬跋扈的功臣,未必是一件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元璋为了给儿子除掉威胁,制造胡惟庸案,将几万人牵连进入杀掉了。朱标于心不忍,劝说朱元璋减少杀戮。朱元璋为了让儿子了解他的良苦用心,找来了一根长满刺的木根放在朱标前面,让朱标捡起来。朱标面露难色,朱元璋缓缓地说:我除掉功臣,是给你拔掉木棍上的刺。

朱标不认同朱元璋的观点,他认为,有尧舜一样的君王,就会有尧舜一样的大臣。朱标一句话,直接将朱元璋气炸,他抡起椅子向朱标砸去。朱标吓得落荒而逃。虽然朱元璋没有伤到朱标,但却将朱标吓得不轻,导致他不久后,就患了重病。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标去世。

二、建文帝削藩

朱标死后,朱元璋又挑选的一位新的储君,朱标的长子朱允炆。朱允炆比朱棣还要仁慈,更驾驭不了一众老臣。为了替孙子拔刺,朱元璋又制造了蓝玉案,将大量开始功臣牵连进入杀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猛士杀完后,“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谁来为大明镇守边疆?朱元璋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他将自己的24个儿子,一个孙子立为了藩王,让他们去为大明镇守边疆。这25位藩王中,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是九位边塞王,他们肩负抵御北元,肃清北元残余势力的重任,所以实力很强,其中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势力最为强大,也让朝廷最为忌惮。

察御史陈怀义看出了其中的隐患,他以汉朝的七王之乱,晋朝的八王之乱为例,说分封藩王的致祸之举,劝说朱元璋不要实行分封制,采用郡县制。朱元璋大怒,觉得陈怀义在挑拨他们父子之间的感情,让人将陈怀义装进麻袋摔死了。这之后,再没有大臣敢在朱元璋面前提此事了。

看出问题症结所在的人,不在少数,其中就有朱允炆。他对朱元璋说,外敌入侵,有叔叔们对付,叔叔们造反,由谁来对付呢?“虎毒不食子”,朱允炆的话,提醒了朱元璋,但他对自己的儿子,是下不了手的,只能长叹一声,将难题交给孙子朱允炆,也造就了朱允炆的不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允炆即位后,就感受到了藩王的威胁,他随即挥起“削藩”的大棒,开始削弱藩王。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湘王朱柏和岷王朱楩,平时就爱胡作非为,被朱允炆抓住把柄,将他们贬为庶人,还软禁了起来。湘王朱柏,因为私印宝钞,被人告发谋反后,被迫举家自焚。

藩王中,势力最强的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和燕王朱棣,秦王、晋王已经去世,朱棣成了建文帝的头号目标。建文帝忙着收拾周、齐、代、岷、湘5位藩王时,朱棣一边暗中联络其他藩王,想要劝说他们和自己一同造反,另一边也在暗中积极备战。古代没有藩王造反成功的案例,这让很多藩王畏而怯步,不敢联合朱棣造反。建文帝对朱棣动手的时候,朱棣起兵造反了。

三、朱棣造反和各怀鬼胎的藩王

朱棣有25个亲兄弟,他起兵造反时,长子太子朱标已病逝;次子秦王朱樉遭宫人毒杀;三子晋王朱棡病逝;八子潭王朱梓卷入胡惟庸案,被迫自焚;九子赵王朱杞夭折;十子鲁王朱檀金石中毒而死;二十六子朱楠夭折。只剩下18个兄弟了,但这18个兄弟,只有宁王愿意帮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子周王朱橚、七子齐王朱榑、十三子代王朱桂、十八子岷王朱楩,他们被建文帝“削藩”后,对建文帝恨之入骨,他们想帮助朱棣,但被建文帝软禁,也有心无力。朱棣曾想联系十二子湘王朱柏和他一同起兵造反,但朱柏被人告发谋反,被建文帝的兵马围困后,举家自焚了。

宁王朱权,朱元璋十七子,封地在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县)。朱权手下有八万甲兵和朵颜三卫。朵颜三卫是蒙古骑兵组成的一支部队,战斗力非常强悍。建文帝打算动朱棣之前,害怕朱权和朱棣联手对抗自己,于是削了朱权的朵颜三卫,还让朱权回南京面圣。有周、齐、代、岷、湘五位藩王的前车之鉴,宁王已经不信任朱允炆了,他没有听从建文帝的旨意,前往南京。

朱权和建文帝爆发矛盾后,让朱棣兴奋不已,他前往大宁,准备劝说朱权与自己合作,一同造反。宁王不同意。朱棣私下用金钱收买了宁王的部将。等宁王送他离开时,朱棣的手下突然杀出,俘虏了宁王,将宁王的家属,手下的八万甲兵和朵颜三卫,一起带回了自己的封地。为了劝说宁王和自己合作,朱棣承诺事成之后和宁王平分天下。宁王选无可选,只能和朱棣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棣夺得天下之后,并没有兑现自己当初的承诺,而是将宁王朱权封在南昌,让他能安享晚年。

六子楚王朱桢、十一子蜀王朱椿、十四子肃王朱楧、十六子庆王朱栴,选择中立。

楚王朱桢,封地在南昌。朱桢实力不错,朱棣起兵后,他却按兵不动,变相地帮助了朱棣,这让朱棣很感激,称帝后,给了朱桢不错的待遇。蜀王朱椿,位于蜀中,信息闭塞,路途遥远,所以没有参与此事。肃王朱楧,是九大塞王之一,实力很强,但位于兰州,太远了,也没有出兵。庆王朱栴虽然选择中立,朱允炆却不信任他,将他调往宁夏镇城,让他被迫置身度外。

十五子辽王朱植,十九子谷王朱橞,是九大塞王中的两位藩王,他们明确支持朱允炆。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植坐船前往南京,他的辽兵,也一直在后方攻打朱棣。朱棣称帝后,没少打压朱植。朱橞带兵前去帮助建文帝抵御朱棣,朱棣打到南京城后,他却临阵倒戈,打开城门,让朱棣夺取了天下。谷王朱橞是典型的骑墙派,投机者,朱棣称帝之后,给予了朱橞不错的待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朱橞因侵土地、诛无辜、刮民财、练兵卖马、造战舰、制弓弩等,被朱棣贬为庶人,囚禁至死。

二十子朱松、二十一子朱模、二十二子朱楹、二十三子朱桱、二十四子朱栋、二十五子朱,朱棣造反时,年龄最大的朱松,才十九岁,最小的朱才11岁。由于年龄太小,一直没有去就藩,在南京生活。朱棣和建文帝爆发战争后,他们少不更事,没有参与此事,也无能力参与。

18位藩王,15位被动或主动做了看客,只有宁王朱权支持朱棣,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支持建文帝。最终,建文帝因他的莽撞付出了代价,被朱棣夺取了天下,朱棣也成了一代有为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