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中秋国庆假期调休再次引发全民热议。上6休3、上3休2、上5休1、上2休7,再上5休1……如此复杂的调休,也让“打工人即将迎来连续5周调休”“今年中秋国庆的假期好像很复杂”等话题冲上热搜。
每一次的大假调休,都会引来网友的吐槽,这一次尤其猛烈。原因很简单,调休原本就是在不增加放假总天数情况下的一种临时性的拼凑,对民众的正常生活节奏形成了一种干扰甚至破坏,调休的幅度越大,这种负面效应也就越发明显。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是花钱容易攒钱难,拼拼凑凑的长假,可能一眨眼就过去,但是却需要漫长的5周时间去慢慢调整和适应,何其痛苦矣。从经济学的角度,这并不是一种理性选择,付出的代价并没有收到相应的回报。
尽管每次调休都会遭到民意的反弹,但这个制度依然保留了下来。这并不是决策者听不见民众的呼声,更不是无视民意,一意孤行要逆民意而动,而实在是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无可否认的是,尽管反对者众多,但支持调休的人也不在少数。尤其是对一些工薪阶层家庭而言,他们需要一个相对宽裕的时间来旅游度假,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如果没有调休,这根本无法实现。
现在的问题在于,即便是这一部分支持者,对调休恐怕也是既爱又恨,处于一种矛盾心态。假期调体制度虽然是着眼于公众休假福利的一种改革,但根本上还是带来明显的功利性,即鼓励消费拉动内需,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调体制度实行之初,这个目的也确实达到了,而且效果非常明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负面性也逐渐暴露出来,促消费拉内需的边际效应已呈逐年递减之势,甚至有学者直言不讳,所谓的假日经济早已名不符实,已经失去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因为说到底,这不过是将平时的分散消费变成集中消费,短期内数据虽然抢眼,但分摊到全年,效果并不明显。
更何况,一刀切式的集中休假,全国人民在同一时间段统一出行,也带来了交通拥堵、景区负荷过大、物价飞涨、旅游消费纠纷频发等诸多社会问题,体验感极差,让人怨声载道。每到长假,各大景区往往都是人满为患,这固然体现出旅游业繁荣的一面,但这种井喷式的短暂繁荣并不利于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也不具有可持续性。比如近两年的一些热门旅游城市和网红打卡点,通过短视频的传播火爆一时,但当流量散去后,又很快恢复了过往的萧条。
公众吐槽假期调休,本质上是在呼吁增加休假福利,给公众一种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感。在不增加假期总天数的情况下东拼西凑,用打工人自己的时间来拼出一个长假,无论怎么设计和调整,都不可能真正让公众满意。破解这个困境,长远来看就是增加休假时候,让公众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安排好自己的假期生活。
而从短期来看,不妨转变思路,将休假的自主权还给民众,改变以往强制性的一刀切做法,由企业自行决定何时休假、怎么休假,在保证法定休假时间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情况和员工反馈,对体假制度进行灵活调整和安排。这一方面是鼓励错峰出行,规避集中休假的种种弊端,另一方面也能最大化地尊重个体意愿。每个人、每个家庭对假期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尊重这种多元化,本身也是一种制度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