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岁多的孩子在公共场合哭闹,不管是大街上,高铁上,还是飞机上,作为陪伴孩子的出行人,你什么感受?

相信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懂。

在说“吉祥航空女乘客厕所教育女童”事件之前,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女儿1岁左右的时候,平时工作很忙的我正好有了3天假期,于是,我想着把她从衡水老家接上,然后一起去天津找姥姥。

事实证明,我这个想法儿太草率,太自以为是了!

平时,女儿是跟着爷爷奶奶在石家庄和衡水之间穿梭,石家庄住一个月,衡水住一个月。接她之前,我和她一个月左右没见了。

我想,女儿看到我肯定也很高兴吧

于是,我一厢情愿的觉得女儿肯定也想我了,这次我俩的出行肯定很愉快,很开心。但是,当落地天津后,真正的煎熬开始了。

由于地理环境的改变,主要养育人(从奶奶改成了妈妈)的改变,导致女儿极度的没有安全感,她看着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好几个月没见姥姥),内心的不适和不安无处安放,于是,开启了哭闹不止的模式。

吃饭的时候哭,或者干脆把奶瓶推开,然后闭着眼的嚎哭;

睡觉的时候哭,她也压根儿睡不好,不能睡大觉,几乎是十几分钟就醒一次;

白天还好,晚上真的太折磨人了!

姥姥上了年纪,还自己开着个五金店,午休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晚上睡个好觉就非常重要了。

但我女儿知道什么呢,她适应不了这样的环境,在一晚上断断续续的哭闹~睡觉~的情况下,凌晨四五点,醒了的她就又打开了哇哇哭的开关~

真的,一点也不夸张。

当时的我,真的恨不得有个人来替我一下。

或者是哄哄她,抱抱她,总之就是让我能安静一会儿,哪怕眯眼睡5分钟呢~因为我几乎一晚上没睡着。

想到姥姥第二天还得守店,为了让她再睡一会儿,顶着熊猫眼的我只好挣扎着一边穿上衣服,一边哄着女儿,收拾好后快速的抱着她去了附近的小公园。

终于,公园里的花花草草,让女儿的注意力转移了。

她的哭闹开关也暂时关上了。

这时的我表面平静,内心却后悔得要死。

原本畅想的三代人团圆,开心大笑的场面,完全被女儿的哭打破了~

白天黑夜的只有我一个人带孩子,真的身心俱疲。

尽管后来,我努力识别女儿的情绪,共情她,甚至给她一些选择转移注意力,但这场旅行在第二天下午,以我匆忙带着女儿回老家结束。

01

一个奶奶带着一岁多的孙女乘坐飞机,不知为何女童哭闹不停,如果你是奶奶,你会如何?

是不是在这个公共场合,会对其他乘客产生一种愧疚感,感觉打扰了别人休息从而有一种心理负担?

是不是那颗心也一直悬着,恨不得“嗖”一下到达目的地然后赶紧下飞机?

但此时此刻,你束手无策,不敢怒不敢言的你,只好迫切的希望孙女能够停止哭啼并安静下来······

但是,一岁多的孩子因为环境的改变,或者因为坐飞机气压问题引起耳朵不适,还不会语言表达只能通过哭来反映。

如果这个时候,是奶奶而不是2个陌生的女子,把女童抱进卫生间安抚,可能这个事儿就不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而网上发布的视频只是其中一个片段,完整的前因后果,不在现场的人不了解,所以这里并不说谁对谁错。

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应该是反思。

反思一下以后在公共场所,如果发生类似的事儿,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把影响降到最低,对不对?

首先,我们需要搞明白,哭只是情绪,就像饿了就吃饭,渴了就喝水,困了就睡觉一样,它是人类最基本的反应。

感到难过就哭,感到高兴就笑,哭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是最正常不过的情绪表达,更是孩子的天性。

那面对天性,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在这方面,德国就值得我们学习。

德国有一个儿童噪声豁免条例,规定6岁以下幼儿的游戏声和吵闹声属于自然声,就像大自然里的声音一样,应该得到包容。

也就是说,他们把对儿童噪声的包容,从道德范畴变成了一种义务。

那么,从这个层面讲,我们国家是不是也可以效仿一下?

02

这次事件中,很多人对涉事航空公司的处理也非常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最后一段内容来看,航空公司除了面儿上的表态,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进措施。

相信每年儿童乘坐飞机的人数不少,但显然,这些哭闹孩子的行为并没有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

难道婴幼儿就不是乘客了吗?

不知道你听说过泰森原则没有。

就是说如果同样的麻烦,不是一个小孩子搞出来的,而是拳王泰森搞出来的,不知同行乘客和航空公司会是什么反应?

如果你选择了沉默,那么,面对这个1岁多的女童,你也应该忍耐。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对泰森和小朋友有截然不同的标准,那就说明你的抗议在道德之外还混杂了其他东西。

这个其他东西就是:对幼儿的打压。

孩子作为弱势群体,一味地哭闹的话,家长肯定不能当没看见一样纵容他,该管还是得管。

但是,咱也不能说“你弱你有理”。

对于弱者,我们要有必要的倾向和扶持。

因为这才是人类文明社会区别于丛林法则的地方。

03

记得孩子百天时,照相馆不仅可以上门拍照,还会专门安排一个逗引阿姨,安抚并吸引孩子,那具体做些什么呢?

逗引阿姨会拿着一些玩具在侧,做出一些夸张或者搞笑的动作,配合温柔的声音,引导宝宝做出一些合适的表情,从而保证摄像师能够高效且快速的完成工作。

照相馆为什么给自己增加成本专门设置这样一个岗位呢?

不就是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吗?

不就是想给上帝们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吗?

孩子哄好了,照片拍的好,父母满意,这钱不就挣到手了吗?

如果没有这个岗位,拍摄过程不顺利的话,可能这个单子就丢了,对不对?

当然,咱不是说让航空公司也设置这样的岗位,就是说对于孩子,能不能增加点服务意识?

既然上了咱的飞机,就是咱的客户,咱从孩子特性出发,投其所好,给他们准备一些印有公司logo的玩具,减轻些父母们的心理负担,同时对其他乘客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这样贴心、人性化的服务,不就是最好的宣传吗?

一次次类似事件的发生,除了吐槽,指责,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从这些事件中思考,并进一步优化、提升我们的服务。

这样,社会的文明和人类的进步,才会一步一步,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