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一个典型的破产重整案例,跟碳纤维有关。

“黑风暴”

毫无疑问,我们正在走入一场“黑风暴”。

先看几件事。

2024年6月26日,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碳星快轨)在山东青岛发布。

资料显示,由于碳纤维的强度是钢的7~9倍,密度是铝合金的一半,此6节车厢的碳纤维地铁列车,比传统金属材质,车体减重25%,转向架构架减重50%,整车减重11%,运行能耗降低7%。由于车辆轮轨磨耗显著降低,该列车寿命更长,运维成本更低,检修成本降低22%。

按照计划,今年年内,这辆碳纤维列车将在青岛地铁1号线投入载客示范运营。

不少网友惊呼:连地铁都用碳纤维了!这应用进展也太快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球首列商用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碳星快轨”(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官网图片)

再看小米。

2024年7月19日,小米手机MIXFold4发布。

这款手机率先在手机上采用了“全碳”架构(大量采用T800H高强度碳纤维)。新材料的应用,适应了折叠手机频繁折叠的强度需要,且增加了手机整体强度,同时达到了减重效果。

正在德国挑战“纽北”的小米SU7 Ultra原型车,也同样采用了“全碳”设计(车身覆盖件100%使用碳纤维材料;全车24处部件共15m²,全部更换为碳纤维材质)。由此,SU7 Ultra原型车车重1900kg,甚至轻于部分同尺寸的量产油车。

同时征战“纽北”的比亚迪仰望U9,也是碳纤维应用的前沿探索者,其 “超级碳舱”碳纤维安全车身架构,获得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23中国十佳车身”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米折叠屏转轴(小米官网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U7 Ultra原型车24处碳纤维材质示意图(小米官网图片)

与小米相比,吉利汽车在碳纤维材料应用已深耕多年(2017年推出国内首款整车正向设计的全碳纤维复合材料车身新能源汽车),有过各种品牌、车型的尝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多个品牌,也在碳纤维领域布局。

2018年,长城华冠设计了一款铝合金框架+碳纤维覆盖的“前途K50”纯电超跑(补贴后售价68.68万元起,已停售)。此理念,走出了与当年宝马汽车相仿的路线。

宝马汽车在2003年即在量产车车顶与内饰进行碳纤维应用。

2012年,宝马与波音公司协议在碳纤维领域研发合作。2013年,宝马和西格里合资,成立西格里汽车碳纤维有限公司(2017年退出)。合作建厂,为宝马i系列车型大量使用碳纤维提供了技术支撑。

当时,欧美等汽车厂商纷纷大举投入碳纤维竞争,以此为突破点,设计各自的汽车轻量化方案。

与之相比,航空、航天乃至军事应用,关于碳纤维的竞逐要更早。

波音与空客,都已在碳纤维应用上大获成功。当今世界两大主力机型——波音787、空客A350,碳纤维应用都超过50%。其中,波音787飞机重量约50%、体积约80%使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新材料的应用,使得飞机飞行距离大增,载重更大,运行成本大大降低。

民航如此,军事领域的竞争就更加直接。如我国引以为豪的歼20战机,其隐身性能,正是依托于我国自主研发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2024年8月13日,日本全球碳纤维领军公司东丽复合材料(美国公司)宣布,该公司目前量产的最高强度产线——T1100碳纤维生产线已在美国阿拉巴马州迪凯特工厂投入使用,全面支撑美陆军“未来远程攻击机”(FLRAA)项目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

日本与美国是全球碳纤维技术最强的两个国家。长期以来,就像芯片领域一样,对我国进行碳纤维技术封锁。而我国自力更生,已经实现突围。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碳纤维生产国,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左右。2024年1~6月,中国碳纤维相关产品进口量为8371.01吨,同比降低10.9%,但同时,出口量则达6671.28吨,同比增长143.92%,显示出全球竞争力。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规划/动工/投建等项目合计产能已超40万吨,如内蒙古光威万吨级碳纤维项目1期4000吨投产;中复神鹰碳纤维连云港公司3万吨碳纤维四标段项目、榆林恒神2万吨/年高性能碳纤维项目、广东茂名万吨级碳纤维项目开工等。

除传统航空、航天、军事、体育用品领域,碳纤维的应用正在扩大,包括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等,都在展开新一轮的材质革命。

拯救中安信

但是,在这一轮碳纤维产业布局过程中,也有企业先倒了下去。

刚刚被列入《河北法院破产审判白皮书(2021.1~2024.6)》“八大经典”案例的中安信破产案,即是其中之一。

中安信,全称为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落户于廊坊市新兴产业示范区,企业目标是“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碳纤维产业”。

中安信母公司康得集团的董事长钟玉,被许多媒体称为新材料界的“任正非”。康德集团也曾号称“碳纤维领域的集大成者”,以全球化姿态与宝马、戴姆勒、奔驰、奥迪、空客、北汽、蔚来、观致等展开合作。

但是,2018年,康德集团出现资金链断裂,债务违约。随即,公司财务造假等问题浮出水面。2019年,钟玉因涉嫌犯罪被逮捕。中安信由此全面停工停产,陷入混乱。

2020年6月5日,中农科安科技有限公司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中安信进行破产重整。

数据显示,中安信负债达205亿元,资产清算价值9.99亿元,重整投资估值约13.2亿元,资产负债率达2052%,为其时国内单体负债最高的破产企业。

仅从负债率看,中安信重整已极为困难。

但是,提请破产的中农科安科技也有多年碳纤维行业背景,对“黑风暴”市场、钟玉、中安信等情况很了解。中农科安科技认为,中安信具有先进的生产能力,只是受到了母公司的牵连。以如此高负债进行破产清算,几乎毫无意义,但若重整,其市场价值则会得到释放。

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认可中安信的价值,并于2020年6月19日裁定受理中安信重整,指定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河北若石律师事务所担任中安信破产重整管理人。

此后,政府、法院、管理人、投资人、债权人等相关各方有效配合,演出了一场教科书级的拯救。

比如,这场拯救实现的前提,是中安信能否恢复生产,释放产业价值。

鉴于企业的土地、设备等被抵押,管理陷入混乱,相关文件(包括各种审批)丢失等,政府、法院对企业进行了“保姆式管理”,逢山开道,遇水搭桥,一件件扫清了阻碍公司正常运营的各种障碍。

中安信的核心资产——64套进口设备,抵押给了金融债权人恒丰银行。这些设备已在外地法院执行拍卖。为避免核心资产流失,廊坊中院指导管理人与恒丰银行等进行了数十次协商,达成和解,将设备重归中安信。

按照重整方案,中安信的有效资产被剥离出来,脱离老公司。

重整后的新公司,资产13.2亿元,10亿股,每股资产1.32元。

其中,0.01%股份(10万股),给原中安信出资人。

44.99%股份,补偿原中安信的普通债权人。

55%股份作价7.26亿,由战略投资人购买。

新的战略投资人为裕汇系实控人曾伟(棕榈泉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重整后,中安信更名为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

为及时恢复生产,管理人筹借了7000万元共益债,以保障员工基本生活、修缮厂房设备、采购生产原料、实现产能恢复。2021年6月16日(仅距裁定破产1年时间),全线试车一次成功,生产恢复。2022年,长盛公司实现盈利2700万元,上缴利税跃居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位。

2024年7月4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主办、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2024(第十一届)碳纤维产业发展大会在河北廊坊开幕。

长盛方面表示,“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虽然在产能上并不是国产碳纤维的第一梯队,但是我国第一家实现T700、T800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规模化稳定化生产的企业,且已全面掌握T1000、T1100、M40级碳纤维规模化生产工程技术,各规格碳纤维的性能指标已达到或超过业界同类产品水平。”

挑战仍在

2024年1月底,在东京都展会上,日本东丽碳纤维正式向社会公众发布新产品“TORAYCA T1200”。日方的报道是这样的:东丽开发出全球强度最高的碳纤维——“T1200”。

约10年前(2013年),东丽上市了拉伸强度为7兆帕的“T1100”(我国一直在追赶且目前生产可以达到的强度),而约10年后,东丽推出了拉伸强度为8兆帕的“T1200”。报道称,“T1200”将在2026年用新技术实现量产,届时强度有可能再提高20%。

从营收看,东丽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377.26亿日元(合约311.26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归母净利润268.59亿日元(合约13.11亿元),同比增长92.6%。

由于材料产业被视为日本企业的“看家本领”,也鉴于中国的碳纤维产能与成本优势,日方认为,与中国在碳纤维的份额市场争夺,将是未来的焦点。

再看我国四大碳纤维企业——

中复神鹰,2024年第一季度营收约4.48亿元,同比减少2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179万元,同比减少68.12%。

光威复材,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下降8.11%;实现净利润1.57亿元,同比下降8.24%。

中简科技,2024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总收入1.47亿元,同比下降28.96%;归母净利润5924.58万元,同比下降60.08%。

吉林碳谷,2024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总收入4.01亿元,同比下降43.26%;归母净利润2002.61万元,同比下降88.44%。

而另一家碳纤维名企江苏恒神,因连续60个交易日股票每日收盘价均低于每股面值,触发新三板降层——将于2024年8月30日由创新层调低至基础层。

可以看到,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尚处于初创阶段。在长期向好、产能扩张的同时,相关企业在国内外所面临的产业突围与盈利能力的挑战,也都是艰巨的。

值班编委:李红梅

编辑:韩涧明

审读:戴士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