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六千六百万年前一颗只有十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怎么可能摧毁地球大部分生物呢?要知道,地球直径可有一万二千五百七十六公里啊。这种事情不太可能是真的吧,是不是科学家们忽悠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称,科学家已经找到了那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撞击点,就是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撞击在那里留下了一个直径约一百八十千米的撞击坑。即便这是真的,一颗仅有十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出如此大的一个撞击坑,这已经很惊人了。但地球周长有四万公里,一百八十公里只是四万公里的百分之零点四五,这么一点点坑洼,就毁灭了整个地球生态?还是很难让人相信。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朋友是对撞击能量及其后果的科学常识不甚了解,才会感到这种结果实在不可思议。科学建模和计算分析表明,这种结论是迄今为止最接近白垩纪物种大灭绝真相。一九八零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易斯·阿尔瓦雷茨团队,在白垩纪与古近纪交接的地层中发现了铱含量惊人的超标,给小行星撞击说提供了确切的证据。从那时起,小行星撞击导致白垩纪物种大灭绝,包括恐龙家族的突然灭绝的结论,就得到了主流科学界的普遍认同。

那么这种撞击是如何导致白垩纪的物种大灭绝的,包括称霸地球一亿七千多万年恐龙突然销声匿迹的呢?现在我们根据科学家们的建模计算,抽丝剥茧地分析一下。

首先是小行星撞击能量很大。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物质的能量与质量和速度成正比,质量越大能量越大,同等质量的物体速度越快,能量就越大。而小行星在太空中飞行,受到第一推动力和天体引力影响,速度非常快,一般都在每秒十公里以上,甚至数十上百公里每秒,这样如果撞击到了地球,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能量冲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像一颗子弹,本来很小,拿在手上把玩也很安全。但如果以每秒上千米的速度打击物体,就会形成惊人的力量和破坏力。而小行星的撞击速度是子弹的十倍以上,甚至几十上百倍。

冲击能量计算公式为:零点五乘以质量再乘以速度的平方。其中,质量是指物体的量,单位为千克(kg);速度是物体在碰撞时的速度,单位为米/秒;科学家们经过计算,得出六千六百万年前那颗撞击墨西哥尤卡里半岛的小行星,质量超过两万亿吨,撞击速度达到每秒二十公里,撞击能量达到约一百万亿吨TNT炸药当量。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用全球核弹的威力来形象比喻一下。众所周知,核弹爆炸的威力惊人,一颗小型核弹就会摧毁一个城市。据挪威人民援助组织公布的《核武器跟踪》报告统计,截至二零二三年初,全球九个拥核国家共有可实战用核弹头九千五百七十六枚,其总当量相当于一十三点五万枚在广岛爆炸的原子弹。

广岛原子弹爆炸当量约一万三千吨TNT炸药,因此,全球核弹总当量不到二十亿吨TNT炸药的爆炸能量。这就是说,全球核弹同时爆炸的总威力,还不到六千六百万年前小行星撞击能量的五万分之一。也就是说,全球核弹数量当量再增加五万倍,同时爆炸才能达到六千六百万年前那颗小行星的撞击能量。

但我们早就常常听到专家们警告,全球拥有的核弹已经足够毁灭人类多次。既然现有的核弹都能毁灭人类多次,那么撞击能量达到现有核弹五万倍的小行星撞击,在六千六百万年前毁灭全球大部分生物物种,就应该可以理解了。

现在,我们就来重现六千六百万年前,那颗约十公里直径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是如何摧毁全球生物地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波打击:小行星撞击前的光辐射。当这颗小行星被地球引力捕获,向地球奔来时,时速为六万五千公里,随着靠近地球引力作用越来越大,时速跃升到七万千米,也就是每秒约四十四公里。小行星进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剧烈摩擦形成的高温让小行星成为一个白亮的火球,接近两万度的温度让它比百万颗太阳还要明亮,恐龙们惊奇的看着这颗突然出现的太阳,很快就被强光灼瞎了眼睛,身体被照射得几乎透明,然后被高温烤焦和先行到达的小行星碎片砸死。

仅仅五秒钟,小行星就从进入大气层砸到了地面,它砸在了墨西哥尤里卡半岛的浅水区里,巨大的冲击砸破了地壳,破裂的地球内部物质冲天而起,海水和岩石都被瞬间气化,小行星本身也碎裂气化,蒸汽以十六万公里的时速喷射向高空。强大的热气流,让距离爆炸点八百公里的温度都高达三百摄氏度,高温将生物体中的水分变成蒸气喷发出来,恐龙们瞬间成为干焦的尸骸。

第二波打击:空降巨石炸弹。撞击将大量岩石以超音速抛向了高空,这些岩石有大有小,大的如一幢大厦,这些岩石很快受地球引力作用落了下来,一些幸存的动物又被炸死炸伤。

第三波打击:爆炸引起的脉冲波,由内向外往四周辐射扩散,这些超音速冲击波,将重达三十吨的恐龙都能抛向空中,能够瞬间冲刷剥掉动物的皮肤。

第四波打击:地震波和海啸,摧枯拉朽。撞击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向外向上扩散,虽然只有百分之一的能量向下进入地壳,但这能量已经足以撼动地球。能量朝着地壳深处纵向和横向扩散,仅仅十几分钟就到达了太平洋西北地区,让那里地动山摇,发生了里氏十一点一级的大地震,是人类迄今遭受最大地震能量的六十倍。在山崩地裂的打击中,动物们惊慌逃窜,死伤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地震引起的强大海啸,浪峰高达一千六百米,向大洋沿岸席卷而至,摧毁了周边的一切。

经过这四波的打击,北美的生物大部分被毁灭,恐龙等大型动物物种已经灭绝。但撞击的灾害还仅仅是个开始,影响更深远的灭绝事件还在一波波袭来。

第五波打击:喷射物云团以一万六千公里的时速向全球扩散,仅仅一天多时间,就包围了全球。这个云团裹挟着七百亿吨岩石碎屑和土壤粉尘,瞬间飞射到一百六十公里的高空,向全球以时速一万六千公里的速度扩散,其中一些较大的颗粒开始掉落下来,就像一颗颗小陨石,密集的小陨石在与空气的摩擦中燃烧,让高空的温度高达一千多摄氏度。

高温覆盖着大地,喷射云团携带的巨大能量转化为强烈的雷暴,比人类任何时候见过的雷暴还强大数十上百倍。

这些喷射物云团像无数巨大的喷枪,随着云团的扩散,不断从天空向地面喷射火焰,全球温度急剧上升,在距离撞击点一万六千公里的蒙古地区,地面温度都达到一百五十摄氏度。全球的森林都被喷射的流火点燃,温差形成的空气对流让大火呼啸蔓延,躲藏在森林中的动物疯狂逃窜,躲避着大火和流火,最终还是避免不了被烧焦的命运。

喷射云团遮蔽了阳光,让那些没有被烧烤而死的植物,也由于缺乏光和反应的条件而枯萎死去。地球几乎所有的生物都奄奄一息。

但此时,还会有一些恐龙在潮湿的山洞中躲过一劫,待这数波灾难过后,喷射物云团渐渐散去,露出了天空,它们会试着出来觅食。但此时空气中已经弥漫着剧毒的硫化氢,又饥又渴的恐龙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就窒息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冲击导致了地球板块的破碎,强震过后,一些地壳裂开了,地幔岩浆从裂缝中冲出,全球性火山爆发,熔岩和更多的粉尘碎屑和有毒气体喷射到了大气中,形成数千米厚的烟尘,将整个地球包裹封闭起来,这种封闭持续数个月甚至数年。没有了阳光的温暖,地球温度急剧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核冬天。

在寒冷无阳光的日子里,一切需要阳光生存的生物都渐渐凋亡。在小行星撞击的数波打击中由于各种机缘残存下来的少量动物,终于由于食物链断裂,最后在冻饿中灭绝。这个过程是植食动物由于没有了植物进食(包括依靠海藻和浮游生物生存的海洋动物),很快都死绝了;食肉动物吃完了植食动物尸体,依靠相互残杀维系了一小段时间,很快也因冻饿灭绝了。

这次小行星撞击,最终导致了地球海洋生物物种灭绝了95%,陆地生物灭绝了60%以上。但这样的打击并不是地球毁灭,也没有让地球生机从此不再,而是给了地球生物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更给了人类崛起的机会。几百万年后,全新的被子植物呈多样化态势遍布全球,一种在恐龙时代苟且偷生的小动物出头了,这就是哺乳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有些像老鼠的小动物是所有哺乳动物的祖先,也是人类的鼻祖。恐龙时代,它们小心翼翼地生活在树洞和地底下一些隐秘的角落,也正是这样,它们才躲过了天崩地裂的灭绝性打击而幸存下来。新时代来临,没有了恐龙等大型动物的威胁,它们开始大胆地活跃于广阔的森林和草原,进化分化出种类众多的动物,其中灵长类是最聪明的动物。大撞击六千万年后,具有思维智慧的人类从灵长类动物中脱颖而出。

现在,人类是地球上能够按照自己意愿改造环境的唯一高智慧生命,是这个新世界的主宰。不过,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应对像六千六百万年前这种小行星打击,而且,这种打击很可能随时都会来临。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只有通过科学发展,实现星际移民和不断提升对小行星威胁的防御能力,才有可能让人类延绵得更久远。你说呢?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原创文章,请尊重作者版权,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