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与一本书的相遇皆是因缘。——写在前面

几年前在网上得见那一柄绝世奇珍——紫檀螺钿五弦琵琶便一直念念不忘、魂牵梦萦,难以言表之精美度,就连网络图片都让人看着一瞬间忘记了呼吸。就像一位可能只存在古书中的绝世美人,活生生言笑倩兮地出现在面前,空气中都浮动着令人沉醉的香气。虽然多年不曾有机会去亲眼目睹,但是从闲鱼购得一枚印有紫檀螺钿五险琵琶的票夹,也算是有了些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夏天偶然一次在手机上漫无目的的游荡,似乎是点进了一个公众号在推荐一本书《正仓院里的唐故事》,一看是新书,且从立体书样看,装帧颇为精美,随机心念一动,网上下单。资深研究学者扬之水七次赴正仓院观展,均是详细记录所看藏品的细节,并写下观展路径和详细目录,后附观展日记,随着扬之水老师的脚步,仿佛亲自去到了现场。

正仓院的展览每天只有秋季短短开放不到一个月,每次展览文物六十件左右,据悉,正仓院保有隶属于天皇的文物九千余件,而且观展不能拍照,如果想看到紫檀螺钿琵琶的真身,很是难得,需要时间去等待,每年的主展皆是不同,还讲究个机缘。原先以为观展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看了扬老师的观展日记方才感觉,真是步履不停,行色匆匆,仿佛苦行僧。每日都是很早起床,然后各种坐车换乘区观展的路上,然后就是买票排队等候进入,在有名的古籍书店搜罗心仪的古籍书卷,观展时在大脑中瞬间和国内同时期的相似文物或者文献的记载回忆比对,这是普通人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式观展万万比不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异国看到来自中国的精美文物总是难免更有心之震撼,尤其是国内同期的文物保存得并不如眼前所见这样完好,慨叹也是自然。除了一些岁月或者不可避免地磨损破旧,很多展品似乎依旧带着唐朝昔日的光华,如蝶翼一般轻轻煽动历史的风尘。无言之美,足以美到惊心动魄。

又在网上以正仓院为关键词检索了一下国人所著的书籍,还有傅芸子的《正仓院考古记》,今日翻完了扬老师的新书,过些日子再将这本将紫檀螺钿五弦琵琶誉为“天壤间之瑰宝”作为补充和索引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观展其实是一件非常考验人综合知识的文化活动,当然一般人做不到将文史艺术知识综合起来看,只能信马由信马由缰地看热闹,拍拍照,打打卡,发出一两声惊叹,再在社交媒体上留下些只言片语和后期过的照片,仿佛就安然交卷不虚此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暑期很热,工作也忙碌,有扬之水老师的这本《正仓院里的唐故事》闲暇时相伴,仿佛也在想象中跟游了一番,别有一番趣味,颇有收获。当然实地观展和书中协游各有优势,最好是二者结合起来就更妙了,现代人说是“做攻略”,想起那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毕竟“今月曾经照古人”,文物从来都是像历史精选出来的标本,在一鳞一爪间诉说着旧时的风物百态。或许千百年前,这柄紫檀螺钿琵琶正在宫人的纤纤玉指下流泻出绕梁的妙音,现在它多数时间静静置于隔绝了光线和空气的仓库之中,掩其风华。期待有缘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