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时空/文文博时空 作者 刘畅精湛工艺、至臻品质、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和漫长沉淀的文化底蕴,这些都是奢侈品的代名词。“神农教稼”“造父造车”“舜陶河滨”的传说赞颂了中国造物之工;“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周礼·冬官·考工记》)提炼了造物的四要素。中国古代的奢侈品中,丝瓷金玉均来源于独料成器的文明。唯有木制家具孑然独立,它的“奢侈品”身份来源更有“理性”的气息,属于一种构造成器的文明。
全木作构造的家具要求承受人体重量,不露拼接节点,甚至可以拆分折叠,制作涉及力学、几何、比例、榫卯、制作工具等工艺。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以明代《天工开物》、《鲁班经》记录了相关制造工艺及制作工具的进步,中国古代工科技术的合理性、严密性和工艺性可见一斑。
“园说Ⅵ——木器风华 美成在久”在颐和园对公众开放 110 年之际,从型、材、艺、韵 4 个方面提炼中国传统家具精要,展出了 83 件/套精品家具。无玻璃展出还原了木作榫卯结构和雕刻细节,展示了独树一帜的木器风华。
01
制式型款
家具的历史风格
中国古代家具源远流长,制、式、型、款等规定是在古人起居方式的变革中产生的,先奏的萌芽、魏晋的发展、宋元的成熟和明清的鼎盛,由此造成的每一处曲直变化、长短粗细都对应了不同的器型功用。
(1)榫卯定“制”
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古典家具的“面”呈现由低到高的渐升过程。凳子、椅子、桌子、床、橱柜的面和支立起器具的竖腿都要靠榫卯结构连接,形成各种各样的“制”。常见的包括有束腰、无束腰结构、四面平结构。
榫卯结构
大果紫檀明式圈椅榫卯结构
关键性榫卯决定了家具构造的组织次序,要知道某器是什么制,就看腿与面形成的“三维一角”。同一种“制”可制成多种样式的家具,有束腰凳子或桌子、椅子和四面平桌子、凳子就是不同的制。
这里解构的圈椅就是有束腰结构。有束腰结构往往更强调层次感,所以牙板与腿足的轮廓也会更强调流畅感。
无束腰家具的结构则更为精简,有些工匠还会选择增添牙板牙条来巩固结构,这一做法也能使承具更为美观,例如案形结体家具中最常被提起的夹头榫与插肩榫。
夹头榫
夹头榫即在腿足两端均加设角牙,组成一组连接腿足、牙边和角牙的榫卯结构。插肩榫是腿子在肩部开口并将外皮削出八字斜肩,虽然外观与夹头榫不同,但结构实质是相似。收藏家王世襄在《明式家具研究》中曾这样写到:”明式家具插肩榫条案以小型或中型的居多,一般长四五尺至七八尺,长及一丈的少见。式样变化主要表现在牙腿的轮廓和腿足的雕饰上。”
插肩榫
明佚名 王琼事迹图册之职掌十库,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科学合理的榫卯构造是明清家具结构体系的精粹。木质榫卯由纵向纤维构成,故而纵向具备更高强度和韧性,横向则极易折断。合理运用榫卯,能通过改变受力方式使受力点均作用于纵向,大大提高所构建器物的牢固性。
加之木质家具极易受潮变形,而榫卯在同质同构的连接方式下,可以使整体建筑共同收缩或舒张,提高整体结构的负荷能力。相比以金属构件连接木料更具有“韧性”。
榫卯有据可查的最早起点是在大约 7000 年前。上世纪70 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现的干栏建筑遗迹中,发掘出了数千件木制构件,内有多件凿卯带榫的构件。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最早的榫卯。
古时,榫卯这种接合方式被称为“枘凿”。《楚辞·九辩》中有“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铻而难入”之语,以圆卯眼和方榫头难以匹配来比喻双方意见格格不入。这句话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榫卯在当时应用的普遍性。
春秋战国时期,榫卯得到了发展和应用,其接合方式基本完备,样式已达数十种。
唐宋时期,枘凿已被称为榫卯,且在木建筑中的应用已经十分成熟和规范。宋《二程遗书》中记载:“枘凿者,榫卯也。榫卯圆则圆,榫卯方则方。”
(2)功能分“式”
传统家具大概保留经典样式:床榻类、杌凳类、几案类、橱柜类、屏类、架类,此外还有一些新的样式的家具出现,新式代替旧式,生生不息。
坐椅:明式家具坐椅的形式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圆后背交椅和圈椅,两者均利用靠背上端与扶手连结成圆弧形椅圈,再加上背板与座面相速,呈现出环抱舒适感设计而成,椅圈框架一般多为圆材,以搭配整体的弧形曲线,具有韵律美。
桌案:桌与案的最大差异是:桌子的腿足设在桌面边缘的四角上,案的腿足设在两侧向里边缩进一些的位置上。常见的桌子有炕桌、琴桌、方桌、长条桌、画桌、圆桌、半桌、酒桌、圆半桌等;案也有平头和翘头两种形式,两侧的案腿间大都镶有各种雕刻图案的板心装饰。案类的家具主要有炕案、书案、
鸡翅木嵌乌木丝回纹平头案 清中期
黄花梨绳纹带托子平头案
黄花梨嵌紫檀面方环纹有束腰长条桌 清中期
黄花梨壶门牙炕案 清早期
柜格:
紫檀福庆纹柜格 清
紫檀嵌珐琅福云纹连升三级图柜格 清
几:简体“几”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矮小的桌案,本义是凭几,席地而坐时供坐者依凭。后引申为放置物体的矮小桌子。
紫檀番莲纹高束腰带座台香几 清早期
文竹有束腰带托泥香几 清中期
屏:屏要么带底座,要么合围折叠,是一种主体为垂直面而非水平面的器具,有桌屏、床屏、砚屏、挂屏、枕屏、插屏、镜屏等细分。
红木边座山水人物纹插屏 清
硬木百宝嵌花鸟纹寿联桌屏
(3)制+式=型
家具的“制”与“式”确定后,其大的“型”就基本定格了。如挂衣架、插屏等。它们器具形式已被其使用功能格式化,同一“型”的器具,最多是尺寸或形艺上的变化,不会被误解成其他器具。
宝座:宝座又称御座,是清代宫廷家具中最高等级的家具陈设于皇家宫殿、园林、行宫中,为皇帝和后妃们专用。
紫檀雕云龙纹有束腰带托泥宝座 清
紫檀雕夔凤纹团寿纹五屏式有束腰带托泥宝座 清早期
天然木宝座
此宝座系采用树木根瘤依传统宝座样式制造,分为紧背、扶手、牙板、腿足等部分,五条短足下承托泥,座面红木框编藤席。宝座所用树根盘结扭转如虬龙,疏密有致,粗细得当,浑然天成。
金漆交椅
楠木胎髹漆,弧形椅圈自搭脑伸向两侧,顺势而下形成扶手与腿足相接。椅圈榫接处以铜活装饰,扶手外撇,三攒式靠背,上下装金漆花板,如意形开光内镂雕卷草纹。中间装双龙捧珠纹金漆花板,龙珠浑圆硕大。腿足与扶手间用云纹角牙相接。座面为皮质软屉,腿足交叉形成折叠结构,足底有梯形横枨,前腿处安脚踏,脚踏下带有通长的云纹牙条,两侧垂下与底枨相连。此交椅通体髹红漆,靠背及角牙描金,主要构件的交接、转弯部位及部分榫卯结合处,均镶铜嵌金饰件加固。至臻奢华。
黄花梨大南官帽禅椅(左)
扶手椅
紫檀嵌铜花福寿长庆纹扶手椅 清中期
紫檀福寿纹有束腰扶手椅 清
杌凳:即坐墩,是没有靠背的日常坐具,杌凳可分为方、长方和圆形等,圆凳、条凳、海棠凳、梅花凳、多脚凳、交杌、方杌等。
楠木嵌青花瓷面有束腰带托泥圆凳 清早期
紫檀嵌铜玉有束腰带须弥座六方凳 清中期
楠木嵌珐琅有束腰带托泥方凳 清中期
紫檀透雕螭龙纹有束腰六方凳 清中期
紫檀透雕如意番莲纹四开光绣墩 清中期
(4)尺码分“款”
“款”是指尺码与型号,如大桌子、特长的大条案、特小的小椅子、腿很粗的八仙桌、用材很细的酒桌等。“款”可以与“式”合称“款式”,相当于大桌子或长条案;也可以将“款”与“形”合称即“款形”,如粗腿方桌或厚板条案。
灵活拼组,红木七巧桌的造物智慧
红木七巧桌 清
“七巧之妙,亦名合巧图,其源出于勾股法。”(桑下客《正续七巧板图合壁》)七巧桌由一张小方桌,大小不同的五张三角形小桌和一张呈平行四边形的小桌组合而成,可聚可散,更可采用各种构成方式加以变化。
七巧桌的诞生,超越了单纯满足物质需求的范畴,它是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其设计灵感直溯先秦时期的《周髀算经》,通过正方形切割术巧妙展现了勾股定理,展现了古人的非凡智慧。即便在现代社会,这种精妙设计仍然令人叹为观止,它不仅是对工艺极致追求的象征,更是激发后世智慧的火花。
02
气质来源:崇雅黜拙、张弛有度
木料色泽、刀工漆艺、装饰纹样在中国古典家具的骨相之上打造出千般意韵,即纹理、雕刻、漆饰、显纹、色彩、镶嵌等直接影响到家具的“皮相美”。
(1)用料
首先,硬木的天然色泽纹理是质感的来源。
紫檀木出交趾、广西、湖广,性坚,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湿浸之,色能染物。
紫檀木也叫青龙木,质坚而密,颜色深沉,数量稀少,主要产于印度。其表面打抛光后具有玉般的质感和金属般的光泽,极具沉稳、厚重之美。
紫檀木自唐朝起便被视为最顶级的木材,及至明清时期,其珍贵程度更是达到了“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说法。而进入清朝中期,不仅紫檀资源稀缺,就连稍逊一筹的黄花梨也几乎被大量消耗殆尽。因此,为满足需求,开始大规模从东南亚引入新品种的花梨木进行使用。
花梨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色淡者低。
新材黄花梨呈黄褐色略带红,老材则呈浅黄到赤紫,有淡香味,质坚而不过重,色泽鲜明有光泽,纹理美丽而富变化。
酸枝木——清代《舟车闻见录》:“紫榆来自海舶,似紫檀,蟹爪纹,刳之其臭如醋,故名酸枝。”
别称酸枝、紫榆,学名是交趾黄檀,产于东南亚的泰国、柬埔寨、老挝以及越南南部等国家和地区。是继黄花梨、紫檀后,硬木家具中最重要的硬木材,清中期大量使用,用来代替黄花梨及紫檀。
楠木福寿纹有束腰三弯腿带托泥圈椅 清
楠木主产于中国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其中的贵重品种为金丝楠,在阳光照射下木纹中有细细金丝。
鸡翅木双联式玫瑰椅 清中期
为双人座,双靠背的内层边框、座面和内侧前后两腿均连为一体,双靠背及扶手内侧均饰拐子纹券口,下设罗锅枨装饰。
鸡翅木又称相思木或红豆木,多产于中国华南地区,具有一种罕见的像雉鸡或鸟类羽毛的天然纹理,常随光照时间变化呈现出暗红、棕红等不同色调十分受到明代文人喜爱。
瘿木——出辽东、山西。瘿木不是某种树木的代名词,而是泛指所有长有结疤的树木。结疤也称为“瘿结”。桦树瘿,花细可爱,少有大者,柏树瘿大而花粗。
紫檀嵌瘿木生肖有束腰扶手椅(羊)的椅靠背和扶手嵌瘿木雕花板芯,浮雕成虎生肖及山石、花卉纹饰。拐子纹用完整大料锼挖面成,靠背硕大的如意云头状搭脑及瘿木花板周边拐子纹构件,用料奢华。
铁梨木如意纹带托子翘头案 明,用料厚实,比例匀称,造型古朴优美,纹饰简洁但做工考究。
铁力木,又称铁梨木或铁栗木,产于广东、广西,色紫黑,质地为坚硬,材质本身非常沉重。其料大常用于制作大件器物,其色彩纹理与某些翅木十分相近,虽亦有羽状纹,但常呈现较长的羽状波纹。
(2)纹样
雕刻和镶嵌手法呈现了不同氛围的审美,或素内敛、或富丽积华。不变的是雕刻、镶嵌总是融入家具的造型中,符合整体轮廓线。
紫檀鸾凤牡丹纹顶箱柜 清
家具里体量最大的就是顶箱柜,做工、用料都上乘的往往创下拍卖高价。此柜体量巨大,雕饰繁复,专供皇后使用,也是颐和园所藏的唯一一对紫檀凤纹顶箱柜,十分珍贵。
鸾凤嬉戏穿梭于牡丹花下,枝与羽深浅相交,转折处流畅温润,生机勃勃,此柜堪称中式家具图案设计和雕刻的典范。
紫檀雕龙立柜 清
此柜纹饰复杂,龙纹活现。门绦环板上刻万字锦地祥龙戏珠纹饰,恢宏大气。
紫檀嵌犀角雕云龙纹立柜 清中期
五爪龙于云中穿梭,皆为犀牛角;装饰回纹。锁扣及合页長面鎏金,坠为蝉形,扣为蝙蝠形,四脚包铜,整体做工极为精巧。
紫檀雕龙纹顶箱柜(局部) 清
顶箱柜柜门雕云龙纹,膛板雕江崖海水纹,柜底牙板雕福云纹,线条流畅,做工精致,寓意吉祥。
楸木云龙纹平头案(后面靠墙) 清
紫檀圆雕枝干纹炕桌(腿足) 清中期,桌面边抹、腿足、横枨、坠角皆大料锼挖雕刻成原木根瘤形状,疏密有致,浑然天成,此桌采用“穿枝过梗”的雕刻技法,最考验雕刻技艺。
“穿枝过梗”是指在厚度约二至三寸的板材上进行透雕工艺,不仅正面与背面均饰以雕画,就连透空的纵深区域也需精心雕琢。王世襄曾指出,穿枝过梗属于层次丰富且深邃的透雕技艺。这一技艺对雕刻师的功力要求极高,刻划需极其细腻,唯有如此,方能使穿枝过梗的成品展现出玲珑剔透、艺术感十足的风貌。
各种祥瑞纹饰之“佳瑞”。最高等级的祥瑞,如龙凤,麒麟,狮子等神兽。
“大瑞”则泛指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云海等。
“上瑞”泛指各种动物,如鹿、象、白熊仙鹤等。
“中瑞”泛指各种飞禽,如鸳鸯,孔雀,锦鸡,蝙蝠等。
“下瑞”泛指各种植物,如牡丹,灵芝,荷花,梅兰竹菊等。
(3)镶嵌
清代官廷家具做工精良,除能工巧匠外,还依靠造办处的其他各“作”,雕作、珐琅作、镶嵌作、镇金作、油添作,茶活作、铜作、鏇作、牙作及玻璃厂等部门与木作配合,为家具提供配套附件,使木工工艺与其他工艺相结合,形成清代宫廷家具的创新风格和主要特征。
铁鋄wàn金
铜包角——紫檀铜包角夔龙纹有柬腰炕几
金包角——紫檀鋄金包角有束腰长条桌 清中期
各种各样的镶嵌料:
荁花梨嵌青花瓷而平头案 清中期
紫檀嵌瓷藤心五屏式扶手椅 清
紫檀嵌粉彩瓷面有束腰半圆桌
紫檀嵌珐琅卷草纹高束腰带托泥长方几
红木铜包角有束腰鱼桌 清中期
桌面攒框装双层玻璃面芯,冰盘沿下束腰间锼出透光。
03
三种流派
苏作、广作、京作家具分别源于我国三个家具产区。17 世纪起,东西方建筑师、设计师越来越多的相互借鉴,如哥特式、洛可可式恢弘的家具吸纳了东方的“线型”造型;广作家具中的装饰、镶嵌技艺受到西方启发,另辟蹊径。
(1)苏作:格调大方
鸡翅木双联式玫瑰椅
苏作家具格调大方、简练,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比例适度,精于用材。苏作家具表现为用材精打细算,大件器具往往采用包镶手法,杂木为骨,外贴硬木薄板;小件更是精心琢磨,小件碎料拼接的构件很常见。这种技术费工费时,但都能做到天衣无缝,保持美观。进入清代以后,苏作家具也向富丽豪华方面转变,但逐渐被广作家具超越。
(2)广作:技艺独特
紫檀嵌木瓜纹细木芯有束腰带托泥宝座(左) 清
酸枝镶螺钿“粤东省城”款石面长几
广州地处我国门户开放的最前沿,是东南亚优质木材进口的主要通道,同时又是中国贵重木材的重要产地。得天独厚的条件促进了广作家具的发展,清朝中期以后,广作家具异军突起,成为清式家具最著名的产地。广作家具的特点是用材粗壮,造型厚重;用料清一色,互不掺用,豪华气派。
(3)京作:气派豪华
京作家具不是一般的民间用品,而是指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木等几种硬木家具为主。由于宫廷造办处财力、物力雄厚,制作家具不惜工本和用料,装饰力求华丽,非其他家具可比,使京作家具形成了气派豪华以及与各种工艺品相结合的特点。另外,由于过分追求奢华的装饰,淡化了实用性,甚至使其成为一种摆设,这是京作家具最大的遗憾。
在造办处档案中,经常记载着这样的事,皇帝看过图纸后提出修改意见,准作小样,小样制成后再经皇帝呈览,皇帝看后觉得某部分用料过大,及时批示将某部收小些。久而久之,形成京作家具较广作家具用料小的特点。
京作图纸:
04
中西合璧
中西方家具相遇相通,焕发出了崭新的活力与光芒。
柚木缠枝番遂纹长方几(左)清
几面四边凹进,牙板镂雕的西洋番莲纹。四足间装卷草纹枨条,是西洋装饰与清式结构结合的代表。
红木嵌螺钿梅花纹靠背椅 清
以中式材料与传统螺钿工艺制作西式造型,是对中西结合的一种探索。
柚木双龙捧珠纹软包扶手椅 清
靠背中心软包。扶手为卷草形,座面为蓝白条纹软包,外罩深蓝色护套。具有典型的西式家具特征。
紫檀铜包角嵌料器长条桌,采用了中式连珠纹混搭西式罗马柱腿。
日本金漆山水楼阁纹多宝格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
05
空间布局融于自然景致
此次展出不仅还原了古人的家居布置,还还原了颐和园排云颠正殿布置。
透雕云龙纹有束腰带托泥宝座 清中期(中)紫檀嵌珐眼夔龙纹有束腰长方几 清中期(左右)红本双龙捧陈纹有束腰脚踏 清(前)掐丝珐踉狮子底座掌扇 清(后)
排云殿为颐和园万寿山的主体建筑,慈禧太后曾于此举办万寿庆典,接收贺礼。宝座、屏风、掌扇、方几等是皇家宫殿内的固定陈设。
紫檀嵌珐琅凤纹带托泥宝座 清中期(中)紫檀嵌珐琅花鸟纹座屏(后)珐琅甪端(殿内两侧堂陛之上,用以焚香和威慑殿堂)
书房:黄花梨漆面有束腰霸王长方桌 清中期(左)花梨木灵芝纹扶手椅 清中期(右)
这组家具构筑了园林中的书斋陈设。精巧别致的长方桌、清瘦典雅的扶手椅,无不透露出古人喜好风雅的品味。著书立说、燕闲清赏,琴棋书画、诗酒茶花,呼朋引类、雅集畅叙。
亭内:紫檀竹节拐子纹长条桌 清(中)紫檀福庆番莲纹书卷式有束腰扶手椅 清中期(右)红木边座山水人物纹插屏 清(左)
园林中的楼阁水榭、曲廊香径,营造出古典幽雅的意境。古人于水榭之上、孤亭之中,独寻一份真趣与雅韵,精简的陈设,更契合适得自然、悠然恬淡的心境。
红木有束腰罗锅枨方桌 清(前)红木攒拐子椅围有束腰扶手椅 清(左右)楸木云龙纹平头案 清(后)
厅堂:正中设屏风,前置长条案,案前设八仙桌与扶手椅,厅堂两侧对称放置椅子与几。空间格局讲究对称均衡、规整紧凑,突显厅堂在居室的主导地位。
此展微缩了造型雅致,榫卯精准、造材优良,类型完整的中国传统家具体系。
观展攻略
园说Ⅵ——木器风华 美成在久
展览时间:2024.5.17-8.25
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颐和园博物馆(展览一、二、三单元)、德和园扮戏楼(展览四单元)
交通方式:乘坐地铁4号线西苑站下车,从东宫门入到达颐和园博物馆
明式家具“十六品”:S曲线与本真之美|观展
图片 | 刘畅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