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宋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作者:张鸣(北京大学中文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尊敬的高峰校长,尊敬的王兆鹏教授,胡传志教授,潘务正教授,浅见洋二教授,尊敬的各位同仁,各位同学:大家好!

本来想先感谢大会邀请我在开幕式上致辞,但又觉得说感谢不够真诚。刚得知邀请时,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进入老人行列,顿生惆怅。因此感谢的话就不说了,直奔主题,长话短说。

今天这个场合,就以宋代文学研究从业者的身份,说几点感想。

第一,近年来,宋代文学研究的发展势头之猛,有点令人惊异。不只是文学,还有历史人物、思想学术、政治制度、物质文化、书法绘画,但凡涉及宋代,一定热门,尤其苏轼,更是受到社会大众的热捧。当前全社会的“宋代热”,大概就是从宋代文学研究的火热带起来的。这个现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前,很难想象。其中缘由,值得深究,这里不展开。我想说的是,宋代研究的火热,自然是好事,但也要警惕宋代学术研究成为朝市“显学”的危险。记得钱锺书先生曾说过朝市“显学”,必成俗学。因此在众声喧哗之间,要保持清醒,要有点反省意识。学术研究当然要不断前行,但勇猛精进的同时,也要不断“却顾所来径”,回望学术研究的原初动机。比如,大家经常会听到“跨界”研究的说法,包括我自己也这么主张过。但这个提法到底意义何在,却值得反思。如果站在文学研究的立场,从原初意义上看,文学作为人类生活体验和精神活动的结晶,本身包罗万象。文学、史学和哲学,只是现代学术的分工,在古代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分界”。很难想象,研究文学而不涉及同时代的政治、宗教、思想、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因此在学术研究上,提倡“跨界”,从底层逻辑看,就是多此一举。既然多余,为何又要强调呢?我想,关键在于,现代学术,文、史、哲分家已久,大家各守疆域,画地为牢,不许他人染指,也不关心别人的研究成果。结果是,研究哲学的,学中无人;研究历史的,史中无文;研究文学的,学中无思。这都有悖于学术的原初意义。因此,提倡“跨界”,破除人为设定的界限,有现实的合理性,但从根本上看,应该反思的是学术的原初意义。在新的时代,更重要的其实是超越“跨界”思维,在更高的层面反思文学研究的原初意义,重审学术史,找到新的问题生长点和努力的方向。

第二,与前面一个问题有点关系。在学术热点不断出现和转换中,追随潮流,无可厚非,但追随之际,也要警惕。我们只道追随潮流就是进步,不知道“追随”本身就是失掉自我的开始。失掉主体性的进步不是真正的进步。这个问题还提醒我们思考学术“预流”的观念。学术必须“预流”,否则不能进入学术前沿,不是好的学术。但我们也要明白,酌清泉于山涧溪流也是学术,甚至可能是更好的学术。钱锺书先生认为真正的学问,不过荒江野老,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这对置身于现代学术体制之中的学者而言,要求太高,但这是火热的学术三伏天的一帖清凉剂。只要心存此中意境,可以时时警醒我们,避免滑向“俗学”的深渊。

第三,中文系从业者经常会被问到一个问题:文学有什么用?确实很难回答,回答再好也很难让大众信服。不过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有助于我们思考文学研究的意义。在AI时代,我们知道,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类做很多事,甚至比人类希望的还多,做得还好。唯独文学,由于文学的主体属性和精神属性,目前看,人工智能还只能对写作和阅读研究起辅助作用。AI时代来临,促使我们思考究竟文学的什么属性不会被AI取代?首先,文学审美的主观性和审美带来的愉悦感,没法让人工智能替人类去感受,但凡需要人类个体主观体验和反省的事,大概率不会被AI代替。其次,文学取决于人类灵感和独创性的表达,这是文学的灵魂,AI没法取代。大数据模型虽然可以写出大体像样的文章和诗歌,但那是没有灵魂的东西,他要依赖人的指令,并不具有无中生有、从零到壹的原创性。再次,文学具有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的启发性,可以丰富、深化我们对生活的感知和认识。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老话,苏轼主张如要写出好诗,应该“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在文学的立场看,苏轼说得更好。“行万里路”而不“阅世”,那也不过是个邮差;“读万卷书”而不“观身”,那不过是个两脚书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AI可以帮我们做,而“阅世”“观身”的体验和反省是个人性的,读者与诗歌的共鸣,也取决于个人的体验,这些都是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的。最少以上这三点,证明了文学存在的意义。以前很难回答的问题,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反而容易看清楚了。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偏见,也许有一天,不说文学,就连人类恐怕也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也说不定。就当我姑妄言之吧。

说到人工智能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突然想到《西游记》七十四回,孙悟空变成巡山的小妖,自称“总钻风”,说是大王要吃唐僧,担心孙悟空神通广大,变作小钻风来打探消息,于是派他来查勘小钻风中可有假的。众小钻风闻言连声回答:“长官,我们俱是真的。”这个情节意味深长。如今AI时代,即使文学也有可能被AI仿造的时候,我们拿什么证明,我们做的学术研究都是真的?我们又拿什么证明,“我们俱是真的”?

大会致辞本来应该说点祝贺、赞颂、希望之类的话。大约一周之前,我得知要在大会致辞,惶恐了几天,头脑空空如也。6号早晨6点,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赶紧起床打开电脑,写出初稿,改定之后再看,却发现不像一篇致辞,从开头到结尾都在泼凉水。不过这倒证明,这篇文字确实都是真的,不是大数据模型代劳。

最后,补充一句,前贤有言,人类进步,有赖于文化的传承,但前贤又言,人类进步,重要的是“不听老人言”。到底那个对呢?望诸君有以教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