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1日—

(第二一三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和王振深感艺术之魅力,书法之有用,遂商定申请一公号,名“两块砖墨讯”,以此为平台与书友文朋通声气。

———莫言

莫言题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知行合一

文墨共生

王振书法诗词展

甲辰六月 莫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影 刘培恩

莫言为王振书法展作《知行合一 文墨共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书风词韵——王振书法展”即将举办,作为他的老乡与文友,与有荣焉。

王振曾经在中国首任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先生处工作多年,期间展纸调墨,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先生逝世后,他牵头成立“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搜集先生的作品与资料,用心编撰年谱,成绩斐然。

近年来,我与他联手创办微信公众号“两块砖墨讯”,至今已发表二百余期。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便利,在这个小小的平台上,我们发表用毛笔书写的原创诗词、对联、散文等,与读者分享新鲜的见闻与创作的快乐,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每期的阅读量都超过十万。

王振有很好的书法与古典文学基础,但尝试将诗词创作与书法创作结合起来,却是从“两块砖墨讯”开始的。我们迈开双腿,走向大自然,走向民间,走向历史深处,使我们的感情得到升华,使我们的眼界得到开阔,使我们对知识与行动的统一、文学与书法的共生,都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悟。

这次展览,由于场地所限,只能展出王振近年创作的十余作品,希望观众能窥斑见豹,领略和感受作者的才华与个性。

写诗词如涉大海,写书法似攀高山。持续努力,不懈涉攀。

与王振共勉。

莫言

2024年7月3日

莫言自撰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言自撰联之一

释文:

诗词缘于情感

书画皆为心声

甲辰六月 莫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言自撰联之二

释文:

饮茶听古曲

摇扇读闲书

甲辰盛夏 莫言

莫言手书新诗赠王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诗词书法众人能,

见智见仁谈爱憎,

总有知音明本意,

相逢一笑是亲朋。

题王振中国美术馆诗词书法展

甲辰六月 莫言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书风词韵——王振书法展”在北京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中间),中国文联副主席潘鲁生(右一),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王振(左一) 摄影 陈玲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莫言:知行合一 文墨共生

三伏天来看展的观众不容易 摄影 刘培恩

一座桥,畅通古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卢沟晓月。

寒水光波澈。

马啸车辚千年越。

轧石留痕万叠。

右岸芦苇花飘,

左岸鸳鸟戏翱。

多少行人问道,

且听雁叫狮哮。

壬寅冬,陪莫言老师游卢沟桥,填《清平乐》一首以记此行。

邹平 王振

一座城,京师锁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逢佳日,登上古城楼,红叶美人眸。

半空遥看三山色,落霞斜照九台秋。

望京门,开锁钥,正封侯。

看水库,密云飞白鹭。

舞拐杖,凌风驱猛虎。

重开宴,月当头。

雕栏倒影汤河柳,

花灯初放异乡愁。

酒微醺,船慢走,水轻流。

《最高楼•登司马台长城》

王振并书

一棵树,王者风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云南凤庆,澜怒奔流,山川锦绣崔嵬。

拜古树闻香竹,三千载苍翠。

文王后,武王帝。

北斗转,代更人替。

圣贤去,大木遮荫,繁茂雄贵。

君子自强兮,屹立东方,无论暴风吹。

日月合明来照,群星伴她醉。

莫相抱,情已系。

再相见,不知何世。

一棵树,枝叶芬芳,漫天迷地。

癸卯春,赴云南临沧拜三千年古茶树,填《应长天》一首以记之。

王振

一位古人,泰山北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曾赴东灜看祭稿,

又来费县拜颜林。

清华灵地多人杰,

磊落文章见素襟。

夫子传经先祖国,

鲁公伟业诤臣心。

泰山北斗抬头望,

笔墨千秋万世钦。

辛丑秋日骄阳似火,朝圣颜林有感得句。

王振

一座山,霞蒸云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霞光一道射天门,洞中根,子子孙孙。

云蔚幽谷雨停风乐,残照晚,五指缤纷。

小情侣,凤凰游艺,紫衣遮绿裙。

世上事,统阴阳气,可谓之神。

金樽临风畅饮,踩玻璃,栈道惊魂。

上山铁索,高挂峰顶,踏步行云。

拐杖飞,东南大计,剪影乘夜麒麟。

黄龙洞舟泛时,尝做武陵人。

壬寅六月,游张家界五指峰,返京后填《彩云归》一首以记之,供方家一乐。

观鹊台 王振

一群鸟,展翅飞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火烈鸟腾飞去。

落红惊野鹜。

湖边拍摄,凌波独步,锦鳞如缕。

草地冷餐沙雾。

鹿鸣合欢树。

远山近水,无声以对,晨风秋露。

癸卯六月,赴东非肯尼亚纳库鲁湖参观,填《西地锦·火烈鸟》一首以记之。

王振

一所大学,桃李芬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少年好学向前舒。

登高问道先驱。

畅游北大觅鸿儒。

博雅名湖。

孙子老庄高论,

英雄今古谁殊?

弟兄结义酒三壶。

不忘当初。

癸卯七月,赴北大参观图书馆、校史馆得句,填《画堂春》一首以记此行。

观鹊台 王振

一位仙人,洁流琼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爱国求知波浪阔。

斗士英雄倾热血。

洁流深处绽琼花,

江天月。

雷声烈。

化育心灵光不灭。

癸卯冬月,读雷洁琼先生文集有感,填《天仙子》一首以记之。

观鹊台 王振

一首歌,为爱奔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释文:

路也远,

天也高。

路远天高

我牵着你的小手,

你拉着我的衣角。

我们并肩同行,

为爱奔跑。

春风到,

冰雪消。

春到雪消

爱是人生信条,

爱是内心需要。

我们并肩同行,

一起为爱奔跑。

甲辰正月,作与莫言同行之歌。

王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套书,学而时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本文稿,舒启情志

中国美术馆举办“书风词韵——王振书法展”学术恳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致辞:

尊敬的莫老师、阎主席、尊敬的各位专家!今天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恳谈会,主要是围绕王振先生的诗词与书法。他的作品已经在楼下展览,属于中国美术馆的学术邀请展。王振先生这次办展览也是有不少专家推荐,他的亮点在于他的诗词与书法的结合。我想从内心发出来的那些文辞加上他的书法的表现,应当是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结合。莫言老师对王振同志的诗词有不少评价,他们搞“两块砖墨讯”影响很大,在书法界、文化界、文学界影响都是很大的。我也经常是“两块砖”的受益者。里面传播出来了一些文化信息。今天借这样一个展览的机会,特别地请到了莫言老师,还有晶明先生,他们在文学方面也是艺术方面,特别是莫言老师对书法艺术精深的研究,从文化的角度,他自己本身也是书法家,有书法实践。在座的培贵兄、李一兄、海龙、杨涛、洪厚甜都是书法界的文化人,文化界的书法家,对中国美术馆的事业一直都非常支持,大家进行一个恳谈会也是以文会友,坐而论道。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请到了阎晶明先生,他现在是全国政协文史与学习委员会的副主任,我是委员会的委员,是他的部下,他是我的领导,所以今天特别请他来做学术主持。我觉得请这样的文学大家做学术主持,因为他原来还当过《文艺报》的主编和总编,当然他是中国作协副主席、党组成员,还有很多的身份。特别是莫言老师的来到,我想会对王振先生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有更深刻地阐释。在座的几位书法家、篆刻家,再加上美术馆的几位同道、同仁,共同来对王振先生的文学、艺术、书法进行评述,我觉得也是对当代的书法、书法家包括书法界的文化含量的品质,通过个案大家进行讨论,也是启发大家,引领时代。不仅仅有书法,书法里面有文法,文和书结合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先生指出:

虽然这个展厅不大,展的作品也不多,但是我觉得特色还是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展览也不在规模。我们的展览叫“书风词韵”,这样一种带有一定原创性的,以原创的诗词、作品来作为书法展的一个展陈的形式,本身就很有特色。我们现在基本上绝大部分的书法展都是书法家在抄录古今中外,尤其是古代的一些名句之类的。首先王振这些作品都是自己所写,填的词,诗词为主。第一是一个鲜明的特色,在当代的书法界。第二也是书法正道里面非常重要的要素。我觉得今天下午虽然时间不是很长,像王振的书法作品展陈不是很多一样,但效果是一样的,我觉得很有学术含量,比如说大家都强调文墨共生,当然用词不一定一样,但意思都是一样的。这种言词我也听过很多,但我们今天集中探讨了这个问题,而且话题都是开放的,比如说文学和书法应该很好地结合,书法不光是用来满足视觉的,同时也应该是用来阅读的。甚至也强调了学养、诗文,甚至学者化对一个书家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也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书法技艺本身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学养,就是一个字也能看出你的修为,你的文化修养,包括你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到底有多深,也是一种体现,既有集中的,也是开放的,也是共通的。王振书法是诗文、书法的结合至少是践行者,在当代这样一种自觉的行为,还是非常值得肯定的,而且今天这个展览和展示的结果,应该说大家都非常认可。我认为,如果说书法本身也是用来阅读的,书法既要字写得好看,诗词也要好,除了晓峰主任今天还没有人谈到。但我觉得王振有非常好的条件,本身他的出身就不一样,他是跟随舒同学习书法的,全中国你说有几人呢?目前我认识的就他一个人。之后,他又跟随了莫言主席在一起,莫言主席不但是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散文家、戏剧家,我觉得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诗人。可以说,诗词里我认识的作家不能说无出其右者,能跟他写得一样娴熟、老道而且情感和诗意都能达到很高境界的真的不多。王振受到的这些影响以及因此而得到的激励,通过他的书法表达出来,再通过“两块砖墨讯”为主的一些平台能够宣介出去,向社会展陈,这种机会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甚至一些专业的书法家也很少有这样的平台,所以我觉得他也是很幸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指出:

我不是书法家,顶多算一个书法的“发烧友”,今天能来观看王振的诗词书法展并与各位专家讨论书法,我感到很荣幸。

首先,祝贺王振的诗词书法在中国美术馆这样一个高大的殿堂展出,尽管占的面积不大但我觉得很有意义。正如晶明先生所讲,艺术含量并不因为展览所占的面积大小、以及作品的尺幅大小来决定。这让我回想起四年前,台湾故宫博物院在日本东京博物馆搞了一个颜真卿的《祭侄稿》的展览,那幅作品不到两平尺,却吸引了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坐飞机去观赏。我和王振与另外的几个朋友也去看了。这么一幅小小的文稿,所包含的巨大的文化价值、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无法估量的。东京那次展览除了《祭侄稿》还有很多重要作品,但《祭侄稿》是整个展览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王振今天展的还是太多了——这是玩笑话,大家一乐。

我和王振都是当兵出身,也都是山东人,交往十几年,感觉到有很多共同的语言。2019年底,我们创办了一个公众号叫“两块砖墨讯”,当时也是凑热闹,因为我们在网上看到了一些关于书法的公众号,有的是以骂为主,有的是以吹为主。当然有的办得很好。我们两个人商量,我们是不是也办一个类似的公众号,把它变成我们跟书法爱好者交流的平台,推荐我们认为好的作品,同时也斗胆地把我们的习作贴上去让大家批评。总而言之,借这样一个平台来交流、交友,提高自己对书法这一门古老的艺术的认识。

一拍即合,王振立刻拿着手机进行联络,第二天就把这个公众号建起来了,第三天就发了第一期。那时候也没有想到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更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读者。我们现在已经发表了210期,每期的读者几乎都是十万加。有了这样一个公众号之后,就要有意识来搜索和创作一些内容,这也让我们产生了学习古人的一种想法,那就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迈开双腿,深入到生活当中去,深入到民间当中去,也深入到历史当中去。三年疫情确实是出行不便,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那个时候并不是全国到处都封了,有的地方没有疫情的话还是可以去的,无非就是检查得严一点。博物馆大部分也都封了,但也有的没有封,譬如说我们在山东跑了十几个县市,这些县市的博物馆都是开着的,我们去参观就成了我们的专场,这让我们可以更专注地对馆里展示的作品进行观摩和研究,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拍照。当然,我们也会请他们把馆藏的宝贝拿出来观看,确实看了很多,真真假假,有的时候我们兴奋地看了半天,结果别的县的博物馆告诉我们说,那是假的。我说假的看起来也挺好,再放五百年也无所谓真假了。

这三四年间我们去了湖南、湖北、黑龙江、甘肃、河南、江苏、浙江、陕西,海南、云南、香港、澳门,还去了十几个国家,去了山东的十几个县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无论是省级的博物馆还是县级的博物馆,都可以看到很多书法作品。有的是大名人的,真假难辨,更多的还是当地的名人的,清朝的、民国期间的。这些人都名不见经传,但是我们感觉到他们写得非常好,像这样一个民间书写群体、是一直存在着的,但是由于他们的知名度不够,以及当时的传播条件的限制,很多当地的书法家都被掩盖了,随着参观的馆越来越多,感受也越来越强烈。我们在一些博物馆里看到的当时很多商号的账房先生记的账、开的借条,写的各种各样的文书,我觉得都是非常专业的书写,放在当今都可以称为书法家。

我们认为,民间书写始终是中国书法发展和变化的最坚实的基础和最原初的动力。千姿百态的民间书写是我们走向民间所关注的重点,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榜样。为什么古人的书法给我们感觉水平普遍高,就是因为有群体性的书写行为,这是书法大家诞生的深厚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先生指出:

第一,在楼下看到莫先生写的前言,我就注意到他在主旨发言中提到的“文学与书法的共生”,想起了孙过庭在《书谱》中写到“取会风骚之意”,这是文学书法共生的一面。实际上除了文学书法共生之外,莫先生更谈到了走向大自然、走向民间,走向历史深处,这个实际上是“本乎天地之心”,也就是说其实文和书的结合严格来讲只是一个表现形式层面的东西,更核心的是通过文和书进入到了更加广阔的自然、历史、社会这样一个大场域,在这里面最后找到了两者对我们个人精神的一种激荡,由此生成文,由此生成书,如果这两者在生成的过程中又能真正地共生的话,所形成的这样一种艺术的表现就有可能与众不同。这是我在楼下看前言以及听两位先生的发言学到的。

第二,看王振先生的书法,很清晰地感受到既有幼功保留下来的精粹的东西,也有他跟舒老那段时间获得的养分,当然还有努力地在黄山谷乃至张大千进行探索所获得的营养。但这不是全部,有一点更可贵,这些东西在他笔下一点儿都不拘泥,而是很自然地化而合之,最后形成的面貌,尽管能看到一点舒老,能看到一点山谷,能看到一些大千,但都融为王振先生的一套笔墨语言了,里面就有一种与一般的较为注重书写传统的艺术家不相同的地方,就是他更敢于在书写自己文的过程中化用历史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原主编李一先生指出:

我和王振先生是山东老乡,相识有年。莫言兄和王振兄的“两块砖墨讯”50期的时候,还应《中国艺术报》的邀请,写过一篇读后感。也曾到王振先生的书房参观学习,和莫言兄一起拜观过王振的书法,两年前在华侨博物馆也看过王振先生的书法展,所以对王先生的书法略有了解。但这次又在中国美术馆看到了王先生的新作,真是常读常新。看了展览,大致上有三点感受:

第一,王振的展览特点是文本原创、诗书合一,这在众多书法展览中是非常有特色的。虽然篇幅不多,但填的词、写的诗都是自己创作的,如《画堂春》、《清平乐》、绝句、律诗等,都是有感而写,按照格律来写的。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王振先生在诗和书两方面都下了功夫,吸引观众去读去观。这个展览在众多的展览中,既展现了可阅读的书法,也展现了可观看书法。近年来总强调视觉的书法,往往忽视阅读的一面。其书法它不仅仅是视觉的,可看的,还是可读的。王振先生的展览就是既可读又可看的展览。

第二,这个展览是源于生活的展览,是采风之作的展览。展览中的作品都是王振先生和莫言先生到国内、国外,大江南北去采风,写下的诗书合一的作品,而且都是有感而发的,这个展览是有所托的,不是写古人的诗,而是写自己在采风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我经常读两位先生“两块砖墨讯”公众号,因生活气息浓厚,吸引了大批读者。“两块砖墨讯”每一期阅读量都在10万以上。为什么这么吸引人呢?因为这里面内容非常丰富,令人感动。就像莫言先生所说,“两块砖墨讯”信息量非常大,里面有文有墨,有鲜活的生活和两位书家的所思所想。这个展览以及“两块砖墨讯”写的是生活,可以说是生活中的书法。它不仅仅是书法,是和文学特别是和社会生活广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可以说是一个生活气息浓厚接地气的展览。我们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更是书法的源泉,王振先生在采风中从生活源泉中寻找原创性的艺术,原创性的风格,这是非常可贵的。

第三,王振书法展览的风格是既清丽又豪放。写的诗填的词既有清丽一路的,也有豪放一路的。书法也是清丽和豪放并重。清词丽句自评量,清词丽句自斟酌,有的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有的如铁板铜瑟、大江东去。清丽、豪放都到位,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王振的书法风格,既有二王一路的清雅,也有颜真卿、舒同一路的豪放。展览设计,用纸用墨都很讲究。展览格调以清雅为主,也有几幅豪放之作。限于场地,豪放之作展出不多,没展出大字,实际上,王振先生骨子里是豪放的,擅写大字。希望在中国美术馆的下次展览,王振先生多展出气势磅礴的大字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尹海龙先生指出:

最早了解王先生也是从“两块砖墨讯”公众号开始的。

这次我们看到王振先生的书法展,他的自填词跟行书的结合,尤其是作品用纸的丰富性,包括书体的多样化等,使文本跟图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在当下书法界显得尤为可贵,代表了一部分书法家对整个书坛的反思,以及对创作意识的重新梳理。中国美术馆这几年举办了一系列的学术邀请展,我们在座的很多的同道都参予过,以自作诗词为主题和书法家的身份举办展览,王振先生可能是第一位,我想这也是中国美术馆作为最高的艺术殿堂举办书法系列邀请展的意义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副院长杨涛先生指出:

我一直关注王振兄的诗文和书法,其实我一直在想王振兄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自己也曾经思考过,中国传统的文化的深处走进的方式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在想自己走入书法这条路的话,有高人指点就是非常正规的训练的方式,或者说有明确的很有指向性的方向让我去走,可能我也是从身边的文化的遗迹乃至于乡贤的很多的启示,慢慢地走到了传统的所谓的正道,核心的地位。我一直在思考,我一开始知道王振先生名字的时候我一直觉得他是老先生,因为他跟舒同先生在一起,感觉特老,后来一见面一看还没有我大呢。我一开始看到他的书法的时候就想他的书法应该是跟舒同先生是密切相关的。可是我看到以后会发现,他跟舒先生是不尽相同的。这是一个智者,其实我们学书法面对那么多的字帖的时候,怎么样找到一本适合你的,或者是怎么找到有一种方向、一种审美是属于自己的,其实就跟佛家所说的“觉悟”一样那样难,受到的诱惑太多了,成千上万的字帖都想试一试,都想写一写,怎么样找到自己?其实是每个书法家要成功必须思考和走的路程。

舒先生对王振先生的影响肯定是很大的,我今天多从书法的角度谈谈我对王振先生书法的看法,怎么样能借助老先生书法的一种感受走进自己的世界里,我想我看到的面貌其实受到了很多像何绍基、张大千,乃至于他自己写的大丈夫不可渎志,颜真卿的气象上的感染。

王振的取法方向,他是更加跌宕的,在势态上很纵横的,这种东西是他审美追求的大的方向,他有点像江西诗派。包括像张大千的这种笔画粗细的对比,起势上的纵横,乃至于颜真卿对他的感染力,这些我想都给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个过程其实是他自己寻心的过程,是自己找到自己的过程。我想作为一个书法家他其实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一条路,我想王振兄找到了这条路,特别不容易。

另外一点,他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表达自己我觉得是自觉的,是发自他灵魂深处的一种自我的解放,比如说他对体势上的追求,对笔画的松紧的追求,对节奏上疏密的选择上的尝试,这些都是特别不容易的。

王振兄的书法我觉得我能看明白一些,我觉得他的书法里闪烁的是一种名士的气息,他追求的感受,包括对墨法和字法的所谓的态度的呈现,我觉得是有一种名士的气息在里面徘徊着、追求着,他的诗词追求的也是空灵的,是一种能表达的和他的书法的技术能相对应的一种情感上的讯息。

我想,能做到几个方面的统一,这都让我非常发自内心地敬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洪厚甜先生指出:

对一个优秀的艺术家的状态,我有一个自己的习惯性的判断,我觉得一个优秀的书法艺术家是由三个板块构成的:

第一,丰富的人生阅历。第二,深厚的文化积淀。第三,精湛的技术积累。

没有一个人生的长度,说10岁、20岁的优秀的书法大师,是扯淡,肯定是滑稽的,不成立的,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我们王振先生又在舒同主席那么长时间,又通过军旅走向了社会走到今天,人生阅历是毫无疑问的。深厚的文化积淀,我跟王振先生接触不是太多,平时因为他在社会上影响的面很大,还是关注不少,通过读他的诗文有很多的感觉,这方面应该还是有相当的积累。

我今天感到了王振先生的笔墨,我觉得这是有修为的笔墨,这是有积累的笔墨,这是有境界的笔墨,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宋人的一种逸气,这种自由又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修为,又有一定向往的精神存在。在美术馆看了这么多个人的书法展,我觉得王振先生这样一个展览尽管规模不大,但品位甚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教授邵晓峰先生指出:

吴为山馆长对学术邀请展的起点要求很高,王振老师作为一个非常独特的书家,就是因为与众不同,跟一般的书家和艺术家不同,所以才纳入了这样一个具有学术高度的邀请展。

具体说到王振老师的展览,我提三个方面的浅见:

第一,广采诸家。我觉得其书风可上溯到二王,及宋代的黄庭坚,现代的大千先生,再到当代的舒同先生,其实里面都能看到很多轨迹,最后化作了自己。总体看,我觉得他的书风特别关注变化之道,如疏密之间,包括线条的粗重和纤细之间的对比。在这方面,画家张大千做得是画家中比较极致的,他的作品比如说泼彩山水,就把虚实做到了当时的极致。画上的题字也同样如此,是跌宕起伏、峥嵘飘逸的,玩的就是线条艺术,线条中千变万化。

因此,广采百家之长,仍然是当代书家要考虑的一个重点的学习方式。

第二,诗词入意。这个意很重要,因为今天的书家多数已经不再自己创作诗词。那么漫长的古代,很多文人都是诗词高手,都信手拈来,因为那个时候,才入门时,就要讲平仄,就要学习规矩,吟诗作对,所以古人的出口成章是有鲜活的文化根基的。今天的白话文如此普及,科技手段这么发达,今天要是回过头来把传统的文化像古人一样驾轻就熟,难度非常大,但并不是说今天没有高手,当今依然有活跃在一线的很多诗词创作的高手。

如果我们关注其内容,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这当中都有蛮出彩的句子。比如,他描绘张家界天门山,这个词叫《彩云归》,里面就有“霞光一道射天门”,很有气势,一下子把天门山的神奇雄阔抓住了。他描绘卢沟桥的“且听雁叫狮哮”,灵动利落。他写火烈鸟,“落红惊野鹜”,有唐人意味。这些都算妙句。他陪莫言老师游北大,吟出“畅游北大觅鸿儒”;拜谒费县颜林,吟出“磊落文章见素襟”;他看到具有三千年的茶树时,吟出“三千载苍翠”……诸如此类,每个里面均有一些奇句妙言,值得反复体味。

其实书家在书写自己的诗词是非常有感觉的,因为他融入了当时的感想,而且能大胆地求变,这和干巴巴地抄一首李白和杜甫的诗感觉完全不一样,因此今天的书坛也应该提倡。以最简洁的语言、最入木三分的表达,就可以记住那个时间节点,记住人生某个关键时期。还可以借助书法创作,把它综合加以融汇,这就使今天的书写焕发了新的意义。因此,诗词入意显得格外重要。

第三,复合共享。他是一个复合型书家,为什么?因为他除了具有书法家的特征,还是书道的弘扬者、推广者,更是书法与公益文化结合的践行者。“两块砖墨讯”200多期了,产生了很大影响,但都是带有公益色彩的,为传统文化的弘扬立下了汗马功劳,很多时候这不是一般书家所能达到的。这些是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是为别人作嫁衣的,为弘扬传统文化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因此这样一种复合型人才在今天是共享的。这方面做好之后,能更有助于他个人的提升。因此像王振先生这样有理想、有抱负、有时间的复合型人才可有助于书法事业的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美术馆典藏部研究馆员薛帅杰先生指出:

“书风词韵——王振书法展”的主旨是“书道文心”。中国古代很多经典作品的生成是因文而起,有时候,文的作用甚至大于书的作用。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今天把书法作品的文放在次要的或者相对比较次要的位置上,以突出书法的艺术性,着重书法的视觉效果,以至于走向了更为极端的情况。中国书画是阅读式欣赏,并非纯粹的视角艺术。阅读什么,显然是书法作品的文词、绘画作品的款识题跋。文能够让我们穿越历史,与古人对话,去寻觅这幅书画生成的背景,书画家创作时的心境。有时候,书画之中的一句题跋或者几个字,就能够拨开迷雾,揭开一段历史叙事。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王振书写自作诗词的书法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书风词韵——王振书法展”在突出文的同时,也要注重书,更重视文书的合二为一。王振擅长诗词创作,就词而言,宋词是高峰,宋词的精髓是书写胸意,这一点,与宋代尚意书风是一致的。在王振先生的书法中,我们能够看到宋代书法的一些气息,不管是宋代所推崇的颜体笔意,还是苏轼与黄庭坚的意蕴,乃至颜体嫡系舒同先生的元素以及黄庭坚遗风张大千的结体。宋代书法的精髓是我写我心,并生成各具特色的书法风格,苏轼与黄庭坚“树梢挂蛇”与“石压蛤蟆”的相视一笑,表面上是在相互指责,实际是在相互肯定。宋代米芾所归纳的“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以及“臣书刷字”的精髓还是个人风格。如果用宋代的书法精神关照王振的书法,在取法苏黄笔法与结体方面有所推进。如果要更进一步,可能要在米芾的“八面出锋”与灵活之笔下功夫,使得作品中充满很多不确定的神来之笔,犹如诗词的神来之句一样。此外,词有风格,书亦有风格。风格是一位艺术家成熟的标准,王振书法个人书法风貌已凸显,离个人风格近在咫尺矣。

“书势自定时代”。书法要具有时代性。书法的时代性通常指的是书法风格的时代性,实际上还包括文词的时代性。文书是合二为一的,书法鉴定有“一字二画三印章”之说,在鉴定中,字很重要,字不对,画就不要看了,因为字是一个人的心电图。当然,这个字不仅仅是字形,而是字意,也就是文词的时代性特征。王振的书法展览,以自己的诗词为书写内容,所写的诗词又具有时代烙印。多少年后,后人在看到这些书法作品时,很自然的会忆起一个时代,这也是这次书法展的意义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研究馆员李洁冰老师指出:

首先,我认为王振老师书风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用笔有明显的颜真卿、何绍基、黄庭坚等特点,与二王帖学一脉相承,个人风格非常突出。长撇、波磔等用笔,又受舒同老影响,带有“锥画沙”的篆籀笔意。结字大气又动态十足,有颜体之端庄,又有清人何绍基别具一格的欹侧用笔,有神凝气重的精神风貌,又有天然之趣,不安排,不媚俗。

不可避免的要提到对其影响极深的舒同先生。古人重视学书的师承关系,尤其强调耳提面命、言传身教,我想,师授不仅局限于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技道观的耳濡墨染和人格修养的影响,我想正是这种“亲历、亲见、亲闻”,使得王振老师笔下得到了舒同先生“七分半书”——即楷、行、草、隶、篆各取一分,二王取一分,颜柳取一分,何绍基取半分的共性,同时又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舒同老是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曾在回忆录中说,“我的人生,是革命加书法的一生。”说到马背上的书法家,给我们的感觉常常是戎马倥偬的革命家形象,但是舒老却是一位文采斐然的马背书法家,所以他的作品是既能包含革命昂扬斗志,同时贴近百姓,又很高雅,是时代性、人民性、革命性和鲜明个性的统一,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我想从舒同老到王振老师,以颜真卿为取法非偶然,应当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缘于对儒家弘毅刚强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的追求。颜真卿忠君报国的事迹、坚贞不屈的气节成为后人品评书家人品书品的标准,因为他这种伟岸的人格,所以傅山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这种人格形象与书法风格相互作用,使得从舒同老到王振老师的作品中有着如同“千金铁杖柱地”的用笔效果,塑造了“人书合一"的书法家典范形象。

二是书卷气,王老师作品如同流动的诗歌,这是真性情的流露。这些作品都是自作诗文,有感而发,歌以咏志。字里行间可见他的真情实感,感受到对生活的热爱、乐观和积极进取,这也和舒同老乃至莫言老师的言传身教的学养密不可分。

最后,我想谈谈书法艺术之笔墨的时代精神。从颜真卿到舒同先生到当代书家,书法发展史中群星璀璨,舒同先生之所以被誉为人民的书法家,因为他马背上的书法家的经历,舒体是他给书法史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他对山东地区影响很大,我儿时家乡学书启蒙,青岛本地几位书家受舒同体影响极深、比如张杰三、童婴等几位出生于20世纪初的老先生,而且“青岛日报”的报头至今也一直沿用舒同体,在家乡提起舒同老其人其书大家都非常喜爱爱戴。和平年代,我们的书法艺术在传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德艺双馨”是艺术家的理想追求,吴为山馆长一直以来对于书法文化、书法艺术在国家级美术馆展览展示所提出的要求,就是提倡承继书法艺术本源的赓续,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书写时代的最强音,所以我想王振先生的作品正是这种审美追求的体现,在此次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展览当中,让我们也有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的机会,所以谢谢王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美术馆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吴国宝先生指出:

现在的文化背景跟古人已经完全不同了,在这个时代提倡自作诗文,对书法家来讲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人们能体味到古人的生活方式,能进入到古人的们内心,这对当下书坛是一种文化救赎。这样的倡导是王振先生立志于推广传统文化的担当与责任。当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举动,会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让书家更关注一点文化积淀,而不完全是抄抄写写,成了一个文抄公。

王振先生的书法,抛开他的诗词歌赋等不谈,单从书法本体来看,他的书法具有浓浓的书卷气息,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人的技法、风格的传承,对作品格调、意境的把握,以及努力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精神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馆员吴彧弓先生指出:

从书法本身风格上来看,我觉得王振先生的行草书非常明确地表现出了雅趣,能看到受到有很多关于颜真卿、黄庭坚等一些经典的书风的影响。我在想,他在自书自作诗词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自然书写的状态,用一种很合理的、很真诚的、很忘怀的书写,流露自身的情感表达在书写中。而他书写的技法,是有意无意地流露在他的书写中,他不是一味去炫技,不是一味表现什么样的技巧,而是非常合理、非常真诚的。我想,字如其人这样一句古话,在王振先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的作品让人觉得非常有书卷气、文人气,古典和儒雅的气质。这就是我看这些作品以及跟王振先生接触下来的一些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王振答谢:

这次展览让我很感动!首先感谢吴为山馆长的指导帮助!感谢中国美术馆给了我这么宝贵的一个展厅,展示我的书法和我自己创作的这些诗词。负责展览的同志们在整个过程中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作品是精心挑选的。

给舒同先生当书童,铺纸读报搬书学习写字;给莫言老师研墨,行走山水间写诗填词,我想这是我的幸运,这个学习的机会别人没有。我看到他们处事为人的真诚,学习态度的严谨,创作作品的热情,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的执着,包容别人的胸怀,这些都深深地影响着我,给了我一个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和方法,鼓励我积极的面对生活,给了我启迪和智慧。

谢谢各位专家老师,叶主席、李一老师、海龙老师、杨涛老师、厚甜老师,和各位专家。

再一次感谢中国美术馆的专家!感谢吴馆长!谢谢阎主席!谢谢大家!

致敬观展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品:两块砖墨讯

责任编辑:樊建明

编 辑:陈玲玲

《两块砖墨讯》上期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