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仅成年人的压力大,未成年人的压力也很大。因为压力实在太大,以至于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也和成年人一样,选择了“躺平”。
目前,我国有3000万未成年人,但至少3000万名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面临情绪或行为问题。
其中,抑郁症是最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我国10%的小学生、30%的初中生、40%的高中生被检查出抑郁。
当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后,表现为学习效率下降、人际关系糟糕、过度的焦虑叛逆、沉迷于手机网络、天天刷短视频打游戏。
其实,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的背后,往往是家庭因素、学业压力、社会因素、竞争压力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陷入抑郁的首要因素。
首先对孩子而言,心理出现问题大多是在青春期。青春期是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身体上和心理上迅速的变化,会使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但有些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造成孩子造成适应社会困难。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出了问题非打即骂。
而在正常的家庭,大多数家长往往只关注孩子身体生长、智力发展以及物质生活的满足,却忽略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学业压力也不容忽视。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于注重孩子的智力和学习成绩,对孩子施加各种压力。在周末、假期,孩子不能玩耍,而是被迫补课。孩子没有玩耍的时间,久而久之心理就容易出现问题。
重重压力之下,许多未成年人心理出现健康问题,就开始选择躺平,在网络中寻找解脱,甚至整日沉迷到短视频和游戏当中。
如果孩子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家长首先应该做的是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及时得到治疗,避免心理健康问题继续加重。
当然,当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后,仅仅是带孩子去医院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未成年人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可能是家庭“病”了。
所以,家长要尽量营造健康、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避免打骂、讽刺、挖苦,多沟通、开导、鼓励,多关注孩子的感受和情绪,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
此外,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寻找其他兴趣爱好,如阅读、绘画等。有条件的家长,可以为孩子报夏令营、艺术课等活动,给孩子寻找高阶的快乐。
家长带着孩子寻找到其他高阶快乐时,孩子自然而然不会再沉迷到短视频游戏当中。孩子在得到高阶快乐之后,也就不再会沉迷于刷视频玩游戏。
当然,解决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需要学校、社会多方也应努力。只有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该共同发力,才能为未成年人构筑起防护屏障,保护好我们的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