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认为,上海之所以兴旺发达,始于1843年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实际上,早在宋朝时期,上海的对外商贸就已经逐渐繁荣了。其中,上海青龙镇作为一个港口,在海上丝绸之路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由此,青龙镇被称为“上海第一古镇”。青龙镇的兴起和繁华,是大上海的底色和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查看清晰大图

唐宋时期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据史料记载,青龙镇于唐天宝五年(746年)建镇,是上海地区设立的第一个镇。青龙镇,北临吴淞江,东濒大海,唐时属于以军事防御为主的海防城镇。随着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地处江海要冲的青龙镇迎来了腾飞的时机,因海上贸易的兴盛而迅速发展成为上海唐宋时期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称为“东南巨镇”,在当时极负盛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北宋,青龙镇海内外贸易已经相当发达。据嘉祐七年(1062年)《隆平寺灵鉴宝塔铭》载:“自杭、苏、湖、常等州月月而至,福建、漳、泉、明、越、温、台等州岁二三至,广南、日本、新罗岁或一至……”青龙镇不仅和东南沿海众多港口有着密切的联系,还和今越南、日本、朝鲜等海外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接的贸易关系。

熙宁十年(1077年),青龙镇市舶司上交商税高达15879贯,位列全国第5,是一般市镇商税的5倍之多,在当时全国11个沿海港口城市中排第7。青龙镇的繁华引起了宋朝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故而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在青龙镇所属的秀州华亭县设置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市舶务。

海上贸易的繁盛,使得青龙镇的市镇规模发展迅速,工商业繁荣,甚至一度出现了“人乐斯土,地无空闲”的市井繁荣景象。按照当时著名诗人梅尧臣所编镇志(《青龙杂志》记载,有“三亭、七塔、十三寺、二十二桥、三十六坊”。据考古勘探,青龙镇核心区域面积达2平方千米,沿今老通波塘、崧泽塘下游两岸分布,为太湖地区最繁华发达的市镇。

宋代上海地区的文化码头

作为一个贸易大港,仅有经济的繁荣是不够的。青龙镇要有国际都会气象,关键在于文化码头的确立。在这座市镇中,既能览大海之胜景,又能观庙宇之壮观,亦有市井长巷烟火人间,商贾云集你来我往。对于半是“风云”、半是“风月”的宋代文人来说,无疑是绝佳的灵感源泉。

北宋书画家米芾在任青龙镇镇监时,曾书《隆平寺藏经记》,还绘过《沪南峦翠图》,以表当地自然风光。与欧阳修并称“欧梅”的梅尧臣也在青龙镇住过一段时间,并在观潮后写下了“百川倒蹙水欲立,不久却回如鼻吸。老鱼无守随上下,阁向沧州空怨泣”的诗篇。官至枢密院事的章楶从福建建安定居青龙镇南,并将自己的居处取名“思堂”,苏轼为之作记。宋代的迪功郎应熙更是洋洋洒洒创作了文辞华美的《青龙赋》,这篇赋文对青龙镇的经济、文化等气象进行了描绘,迄今依旧是研究宋代上海最早贸易港青龙镇的重要文献。

不少文人雅士都以到过青龙镇为自豪,赞之叹之。当时名士李行中所建、苏东坡书额的醉眠亭,则成为文人雅士在青龙镇集会的文化沙龙。

考古发现航运相关遗迹

北宋以后,青龙镇的河道和海口地形受到极大的制约,生态和水网逐渐遭破坏。吴淞江上游日益淤浅,下游不断缩狭,海船已无法溯吴淞江驶往青龙镇;最终,青龙镇被上海镇(今黄浦区老城厢)取而代之,上海港迅速崛起。如今,青龙镇遗址仅保留了青龙塔等少量遗迹,依稀可以追溯旧时风貌。

上海博物馆考古部曾于2010年至2016年对青龙镇遗址进行了长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历经多年考古调查与发掘,考古学家在这座湮没于地下近千年的市镇中发现了6000余件可复原瓷器与数十万片碎瓷片。这次瓷器大多来自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南方窑口,诉说着青龙镇当年舟排云集的繁华,也是青龙镇曾作为海上贸易重要港口的实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6年秋,上海博物馆考古队在“青龙镇遗址”发掘现场发现具有航标塔功能的隆平寺塔基遗迹,并在塔基下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地宫,同时出土了卧佛像、阿育王塔、舍利等文物。这一考古发现,不仅证实了这里承载着唐宋时期的繁华景象,更挖掘出了在这里深埋着的上海文明历史,对研究上海城市发展史、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开创了考古实证与文献研究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青龙镇遗址”因此入选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9年10月,青龙镇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镇作为上海港之发端,将永载上海城市史册。

文:西门

图:周杨煜、范筱明、青浦区文旅局

编辑:杨延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