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上方“51上私立“→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

今天(7月19日),北京市教委官网发布最新“1+3”项目培养实验工作通知。

什么是“1+3”人才培养实验呢?

“1+3”项目是北京2016年推出的一项人才培养试验项目,是给予当年初二学生的一次升入优质高中的选择机会。学生在初二年级结束后进入试验学校,在试验学校连续完成初三及高中共四年的学习。

简单来说,就是高中对初二学生的“提前招生”!被录取后,学生在高中学校(不是原来学校)进行1年的初三学习(主要是初三内容及高一内容,不再专注中考),再加上3年的高中学习。

要注意的是,与普通中考的学生相比,“1+3”的学生有两个不同:

1、初三就换学校,高中内容会提前学。

2、仍然要参加中考,只不过类似于走过场,不再看重成绩了。

和往年相比,今年北京的“1+3”项目迎来重大变化。

一是今年“1+3”培养实验学校的数量比去年扩充了将近一倍!

二是城六区所有“头部”学校都退出了“1+3”名单。

三是首次有民办学校进入“1+3”名单。

变化1

“1+3”项目学校翻倍

今年“1+3”项目培养实验学校共计82所,其中市级6所、区级76所,培养人数6014人。相比去年的40所,学校总数翻倍!

从区域上来看,去年仅有海淀、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门头沟、昌平、通州开设“1+3”项目,而今年北京16区+燕山+经开,全部拥有“1+3”项目培养实验学校。

变化2

城区“头部”校全部退出

虽然数量翻倍,但今年“1+3”项目培养实验学校并不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而是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变化是,城六区各自的“头部”学校全部退出,比如,西城的一六一中学、朝阳的北京中学等。

今年,西城新增了北京市第七中学、北京市育才学校。朝阳区新增了北中的两所分校,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中学传媒分校)和今年首次招生的北京中学科技分校。此外,朝阳新增的学校还有中央美术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望京学校、北京市第二中学朝阳学校。

变化3

首次有民办学校进入

今年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变化,那就是首次有了民办校进入“1+3”项目培养实验学校。

今年,西城区新增的学校中,出现了北师大亚太实验学校,而这是一所民办学校。

此前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规范公参民学校的相关通知后,北京其他名字中有公办校名称或简称的民办学校,要么转公要么改名,目前仅有北师大亚太仍既保留名称同时又未转公。

这所学校是会转公,还是改名保留民办身份?这是非常多的家长关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这两年一直甚嚣尘上。但直到今年招生简章出台,这所学校也仍然是民办身份。

这所学校比起其他的“公参民”学校,规范工作更具难度。

首先,这所学校属于北京师范大学主办,而不像其他学校那样,由大学附中主办。而北师大属于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高校,牵扯关系比中学的“公参民”学校更复杂。

其次,该校前身为创建于1992年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职工子弟学校,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接管后,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西城区教委管理。这么“复杂”的关系,在“公参民”学校中属于“独一份”。

第三,这所学校的管理权限在西城区,学生的学籍也在西城区,但办学地址却在昌平区。这样“跨区经营”的学校,在北京也是“独一份”。不论是回归公立还是转为民办,都牵扯到归西城还是归昌平的问题。

2022年3月,西城区教委答复家长提问时曾表示,按照教育部等八部委印发的《关于规范公办学校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知》和北京市相关文件要求,及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办学情况,西城区教委正在组织研判工作,在市教委和区政府的指导下,稳妥推进北京师范大学亚太实验学校规范办学工作。

两年过去了,这次北师大亚太进入了“1+3”项目培养实验学校的名单,那是否意味着,它朝着“转公”又迈进了一步呢?我们拭目以待。

那今年1+3项目发生这么重大的变化,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来为大家解读一下:

解读1

更多学生不用准备中考

我们先来看一下,1+3到底有什么优势

1、免中考,直升高中

学生可以避开中考的竞争,直升优质高中。被“1+3”实验项目录取的学生,不用参加中考,免试直升理想高中。

2、学生可享受更好教育资源

通常1+3项目是单独成立班级,作为1+3项目实验班,初三学习初高中衔接课程。市级试验校中的新建校教师也将由本部统一安排、招聘和培训。学生进入实验校学习,可以参与本部举行的各类科技、艺术和体育等社团活动,提高艺术修养。

3、学生初三可直接入校就读,充分发展

学生可以从初三中考复习中解放出来,学校通过四年整体一贯的课程设计,建设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体会到更多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今年的1+3,学校多了,录取人数多了,对学生而言,肯定是一件好事。因为可以不用把精力放在中考上,而是直接用4年时间准备高考。

解读2

学校将提前留住优质生源

对学校而言,作为人才培养实验项目,“1+3”项目助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成为部分高中校提前留住本校初中优质生源的方式之一,同时也为一批特色学校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生源保障。

可以预见,今年“1+3”项目新增校,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学校的家长和学生也将拥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和选择机会,北京也将新涌现出一批优质学校。

尤其是“头部”高中退出,“二线”高中将更有机会留住本校的优质生源,4年后在高考时,将会有更多可能性。

解读3

本校学生不高于七成

关于实验范围,2024“1+3”项目培养计划按照学校申报、区级推荐、市级评审等程序,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和结构。其中市级实验学校培养计划面向城六区所有初中学校(其中人大附中通州校区、通州区张家湾中学的培养计划还面向通州区所有初中学校),区级实验学校培养计划面向本区所有初中学校。

在录取方式上,实验学校结合学生初中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按照1:3比例确定面试名单,并按要求组织面试,且各实验学校录取本校初中学生比例不高于培养总计划的70%。

在报名条件和报名方式上,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升学资格和同一学校连续两年初中学籍的初二学生,均可报名参加“1+3”项目培养计划,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北京市“1+3”培养实验平台(https://yjs.bjedu.cn),自愿在市级实验学校、区级实验学校中分别选择一所报名。已通过市级实验学校面试的学生,不可再报名区级实验学校。

解读4

初高中长链条贯通培养

今年“1+3”项目迎来重大变化,是进一步完善北京中招改革的配套举措。去年9月底,北京再次启动新一轮中考改革,改革的着力点是“大减法、小加法、多渠道、新载体”。北京高中升学将逐渐减少单纯以考分升学的人数比例,鼓励多渠道升学、多载体升学,支持各具特色的高中教育集团对学生进行连续培养。

市教委主任李奕曾经表示,教育系统的高质量不是独立存在于某一个学段或者某一个学科,而是要形成体系。“因为在孩子身上发生的是五育并举,是从托育到学前到中小学到大学整个人才成长的链条。”

“1+3”项目通过有组织的育人体系设计,纵向打通各学段人才培养环节,形成较大规模的新的育人载体,助力首都基础教育形成多元化、立体化的育人格局。可以预见,未来更多的教育集团和学校将以长链条式的贯通培养模式,来撬动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并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上高中。

2024年“1+3”市级实验学校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3”区级实验学校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1+3”人才培养实验工作时间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北京市教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