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已赘述在文章中。前言
3000米高的深山孤寺当中,不是和尚的守寺人冯开平一待就是29年,并因此获得“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而在1996年,他因一时善良收留了女香客过夜,不曾想差点“命丧黄泉”。
醒来后他狂奔二十五公里到警局报案,直言自己不该心软。
那么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因为什么事情被评为“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29年的坚守
在山西省平顺县的崇山峻岭之中,掩藏着一处古老而神秘的圣地——金灯寺,这是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宗教遗址。
自南北朝时期起,这座寺庙便屹立于山崖之上,见证了无数岁月的更迭与变迁,不同于寻常的宗教场所,金灯寺鲜有僧侣常驻,但却有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守护者——冯开平,他以一己之力,默默守护着这片圣地长达近三十年之久。
1995年,冯开平还是县城戏园里的一名普通员工,生活虽拮据,却也温馨,但他不知道是的,命运的转折点已经悄然来临,随着前任守寺人的离世,冯开平的工作也出现了变动。
面对这一机遇,冯开平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抉择,最终出于对国家文物的守护之责,以及对中华文明传承的使命感,促使他告别了妻儿,踏上了前往金灯寺的不归路。
刚到达金灯寺时,冯开平面临的是一片与世隔绝的荒凉景象,寺庙与县城相距遥远,山路崎岖,交通不便,生活条件极为艰苦。
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仅有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小屋,一张铁床、一张木桌和一个铁皮柜,构成了冯开平全部的生活空间。
由于食物的匮乏,迫使他必须徒步下山,到附近的村庄采购基本生存物资,土豆、红薯等耐储存的食物成了他的日常食粮,而寺庙内的水陆殿,则成为他唯一的水源,那里的天然水池,是他日复一日生活的源泉。
不过物质的贫瘠并未磨灭冯开平的精神之光,凭着顽强的毅力,他日复一日地清扫着寺庙的每一个角落,保护着上百座石像与文物免受风霜侵蚀,冯开平深知,他所守护的不仅仅是历史的遗迹,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
在没有电的日子里,他以油灯为伴,默默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与世隔绝,与古佛为伍,用生命诠释着“责任”二字的真谛。
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因为冯开平的坚守,才换来了金灯寺的宁静与完好,2007年,随着现代化设施的引入,金灯寺的条件逐渐改善,但冯开平的生活方式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他依旧穿着儿子留下的衣物,抽着廉价的香烟,节俭度日,生活一如平常,并没有任何改变,
在冯开平的心中,物质的匮乏远不及精神的富足,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与坚守。
2018年,冯开平获得了“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的荣誉,而这正是对冯开平近三十年默默奉献的认可与褒奖。
“八千日夜,坚守深山古寺;廿四春秋,难顾娇妻弱子。”这句颁奖词,凝练了冯开平一生的坚守与牺牲。
信息源:《文物守护人》冯开平——金灯寺的孤独守护者 2024-06-16-界面新闻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与浮躁中,冯开平如同一股清流,用他的坚持与信念,为人们树立了道德的标杆,唤醒了社会对于传统文化与个人责任感的重视。
如今冯开平仍在等待着他的接班人,期待有人能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守护这座千年古寺。
女香客留宿
因为金灯寺非常偏僻,加上里面有不少文物,自然引起了不少文物盗窃分子的注意,而冯开平除了面对孤独之外,最危险的就是碰上这类人群。
守寺的第二年,冯开平就遇到了一件令他悔恨终生的事情,根据他的描述,1996年的一个黄昏,金灯寺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宁静。
冯开平按照以往的生活惯例,按照日常的仪式清扫寺庙周边后,关闭了寺门准备睡觉,当时天色刚刚擦黑,万籁俱寂,突然冯开平听见了敲门声。
冯开平虽然非常疑惑,但还是循声来到寺庙门前,打开门后他发现两个女香客站在门口,请求他能够收留她们在这里度过一晚。
女香客的话让冯开平心中犹豫,按照金灯寺的规矩,从不留宿香客,尤其是女香客,以前更是一个都没留过。
可面对两位女子恳切的眼神和夜色渐浓的现实,冯开平的心肠软化了,考虑到夜晚山路的凶险,他决定破例一次,将两位女香客迎进了寺庙,并提供了温暖的床铺和食物,但他未曾料到,这一善举却埋下了灾难的种子。
次日清晨,冯开平如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准备为两位客人烹制早餐,但当他在门外轻叩,未得到任何回应时,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
推开门扉,他发现屋内空无一人,一切都仿佛未曾有人居住过,直觉告诉他,事情并不简单,他急忙奔向寺庙大殿,映入眼帘的场景令他心惊胆战——佛像遭受了破坏,文物被盗,整个大殿一片狼藉。
意识到事态严重,冯开平不顾一切地冲下山,向着25公里外的玉峡关镇派出所飞奔,尽管路途艰辛,但他心中的焦急与决心驱使着他一刻不停地奔跑。
到达派出所后,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向警方报告了寺庙发生的惨剧,警方迅速行动,展开调查,并在一周后成功逮捕了两名嫌疑人,追回了被盗的文物。
经过调查,这两位女香客的真实身份暴露无遗——她们并非虔诚的信徒,而是精心策划文物盗窃的专业窃贼。
她们利用冯开平的善良,故意在天黑时分滞留,趁机在晚餐中下药,使其失去警惕,从而顺利实施了盗窃计划。
另外她们的计划之所以那么顺利,也是因为冯开平刚刚当上金灯寺的守寺人,面对这些文物盗窃分子也没什么经验,这才让她们有了可乘之机。
这件事情过后,冯开平深感懊悔,经常会反思自己做的那个决定过于轻率,同时他也意识到,尽管世界充满未知与危险,但善良与信任不应轻易放弃。
这次经历虽然给他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但也让他明白了金灯寺作为文物宝库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不法之徒的吸引力,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保护寺庙与文物的决心。
与文物共命运
之后的时间内,冯开平也多次和与盗贼正面交锋,有几次他命悬一线,但最终还是化险为夷,成功保护住了文物。
根据冯开平的描述,有一次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他不顾年迈体弱,独自一人将沉重的佛像搬至隐蔽的石窟中。
当时他想着自己背负着文物的重量,也背负着文化的传承,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汗水与决心交织,终于将文物藏匿于安全之所。
不过面对狡猾的盗贼,冯开平也曾陷入绝境,在一次与盗贼的直接冲突中,他被刀刺伤腰部,鲜血如注,即使如此,他仍挣扎着报警,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对职责的忠诚。
冯开平常说:“干咱们这行,就得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这句话不仅是对自我牺牲的认可,更是对保护文物这一崇高使命的庄严承诺。
在冯开平看来,文物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以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守护者的角色,哪怕面对死亡的威胁,也从未放弃过。
随着媒体的介入,冯开平的英勇行为逐渐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尊敬,尽管遭遇重重困难,他从未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站在文物保护的第一线,而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让更多人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