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
如果说健身是男人最好的医美,那“戒色”会成为女人最好的保养品吗?
当下,“戒断男色”成为美国Z世代女孩的一种新潮生活方式,“智者不入爱河”的支持者正在给这个世界一点小小震撼。
美国女性集体戒色
情感关系有时候会像酒一样,让人上头、麻木,甚至失去自我意识。醉醺醺的人们希望通过一段恋爱来消解忧愁和寂寞,但很遗憾,宿醉之后,酒鬼们只会迎来更大的空虚。
现在,美国女孩们掀起了一股boysober(戒断男色)的潮流。如同sober一词在英文中指代“酒醒”一样,女孩们开始从对男性的迷恋中清醒过来,自发加入“戒色”运动,以重新建立健康的情感心理状态。
27岁的纽约喜剧演员Hope Woodard是boysober的发起者,她在2023年11月,首次在Tik Tok上提出boysober一词,这条视频已有790多万的浏览量,在去年12月的视频里,她又进一步的解释了boysober的实践规则:不使用约会软件、不约会、不搞暧昧关系、不联系前任、不做包括拥抱接吻在内的亲密性行为。
Boysober没有明确时间限制,它更像是一个通过禁欲来反思情感关系的gap期,自我承诺一段时间内隔绝恋爱关系,专注个人发展。
Hope本人指出这并不是只面向女性群体,任何需要健康情感关系的人都可以尝试,所以社交网络上也会有girlsober的标签。不过,目前看来,加入戒色队伍的还是女性居多。
Hope在Tik Tok讲述boysober的规则
Hope的灵感来自于患有痴呆症的祖母,祖母一直向祖父发送消息,但因为迟迟没有得到回应而生气——但其实祖父早已离世。Hope忽然意识到,女人似乎生活在一个离开男人就活不下去的语境里,过于在意伴侣的回应实在太糟糕了。
Hope本人就是一个深受“恋爱脑”荼毒的女生。她会一直刷新手机界面,焦虑地等待约会对象的消息,即便心底清楚这个人对她没有兴趣,但她的状态却受到了影响。直到删除了约会软件,不再为吸引对方注意而内耗,Hope才放松下来,她说,感觉对自己的身体拥有了自主权。
Hope宣布,她自己会严格遵守boysober的规则,为期一年。
Boysober一词抛向互联网就立即引来了大批支持者,Hope发布的相关视频最高播放量超过百万。《纽约时报》、Cosmopolitan英国版、《每日邮报》分别跟进报道,《纽约时报》在报道中将其称为一种“谨慎的精神修行”。
一位叫nikki的ins博主提到,七个月的boysober体验让她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想法,她晒出自己旅行的视频,并说自己变得更加开心知足,感觉像是一个超级女孩。按照nikki的意思,在boysober的过程中,重要的并不是与另一个人纠缠,学会自处才是进步的答案。
这也点明了Boysober的内核:抑制恋爱关系对自我的侵蚀,并将注意力重新从他人移回个体生活中,建立独立稳定的内核。
纽约时报发布的报道
谈到为何对亲密关系失去兴趣,许多女性将矛头直指美国约会文化的特殊背景。
在宣扬性解放和性自由的社会,人们往往会为了麻痹负面情绪或是缓解压力使用约会软件,而勾搭文化则让女孩们苦不堪言。
法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斯曾在《冷亲密》一书中提到情感资本主义的概念——现代社会中的情感消费主义导致了快餐式的情感体验,即人们追求高效和价值最大化的消费模式,这进一步加剧了情感的商品化趋势。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情感不再是深层次的人类经验,而是被简化为可以迅速消费和抛弃的商品。
易洛思说,“互联网技术标志着对浪漫爱情传统的彻底背离。”
也就是说,当你沉沦在左右滑动就能匹配到一个陌生人,迅速进入日抛、周抛型速配关系的时候,也更容易陷入幻想的崩溃和虚无。
更别提还会遇到如纪录片《Tinder诈骗王》里所展示的杀猪盘那样量身打造的精致陷阱,约会软件和勾搭文化不仅可能掏空精力,还可能人财两空。2024年3月《福布斯健康》的一项调查显示,近80%长期使用Bumble等交友软件的女性表示,她们对约会APP感到厌烦疲倦。
图源unsplash
所以,对性生活和约会感到失望的女性会选择戒断这一切。一位研究人际关系的治疗师 Ammanda Major在接受refinery29采访时表示,“禁欲对人们来说是一种有益的选择,可以帮助他们感受到控制。我认为年轻女性通常会发现,设定自己的界限,让她们感到舒服的界限,是一种充满力量的方式。”
这也有点像在暴饮暴食之后给自己安排的素食计划,在混乱的饮食之后,需要有一段时间用来调理肠胃。
这也是Boy sober与独身主义的一个差别,一个关注短期内的自我提升,另一个则宣扬长期持久的单身主义。
Hope本人并不希望boysober发展成清教徒式的禁欲主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提到,“我非常讨厌‘独身主义’,因为我不想听信任何人说如果你不发生性行为,你就会更可爱、更受尊重或更好。”
所以,Boysober并非把性和男色视为洪水猛兽,而是一种治愈消极两性关系,建立情感健康的工具,它的疗效是把女孩们重新放回生活决策的主体地位。
图源unsplash
单身独立女性,一种当代时髦人设
Boysober的支持者们认为,保持单身状态能够让那些在亲密关系中倍感压力的女性重新找到力量。
Hope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就提到,“Boysober 是花时间停下来,反思和重新安排优先事项——而不是为了获得男性的认可。”
28岁的纽约女孩Carly就是一名“戒色践行者”,恋爱脑的Carly说自己会很快爱上一个人,只聊了一周就会开始幻想婚礼的事情,但如果对方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热烈回应,她会非常失望。
许多对亲密关系上瘾的人都会对Carly感同身受,谁没有焦急等待过回复,深夜创作长篇大论的小作文,甚至因为对方一句话就心碎崩溃呢?
今年 1 月,Carly下决心摆脱现状,删除约会软件,也再没有约会过,潜心经营那些与性无关的友谊关系,她说,“在恋爱关系中我感到孤独,但现在我不再害怕孤独。”
所以,在更多加入者看来,boysober倒像是一种反抗恋爱脑,夺回自我主权的方法。
在Hope讲述boysober的视频下,许多女性表达了支持
不过,boysober毕竟不是人人都奏效的灵丹妙药,也有女性提到它的副作用。
最近,一位叫Georgina的女孩就对自己不受控制的大脑感到烦恼,Georgina已经戒色一年了,在一年以来,她的独立生活过得很满足,她认为经过一整年的“冷静期”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回到正常约会的生活,但当她爱上某个男孩之后,她发现一切努力都白费了,还是会疯狂的查看社交网络上的信息。
在这则视频下有人留言,“约会就像游泳,不在水里很难取得进步”,还有人提到“暴露疗法”,让自己尽可能多的接触异性才能理性地处理两性问题。
Boysober引发的单身潮流还招来了社交软件Bumble的嘲笑,其在洛杉矶刊登了巨幅宣传广告,写着“独身主义不是答案”、“你不应该放弃约会成为修女”,颇有反对意味。
这作死的文案无疑引发了女性的抗议,有人批评此举非常冒犯,女人凭什么不能自愿选择且享受单身呢?最终Bumble也只能灰溜溜地道歉平息舆论。
图源unsplash
更多知名人士开始主动认领“单身人设”。美国女演员Julia Fox在对Bumble的反对声中透露,自己已经戒色两年半了,并且从未如此快乐。在2023年Elle的一次采访中,她也曾提到,她不约会,没有性生活,也不想和任何人亲密。
这场闹剧也足以彰显,社会对女性单身的观念在改变,曾几何时,人们还在为了自己是一个“单身狗”而感到羞耻,现在的年轻人已经高举戒色大旗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21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18 至 30 岁的美国人在过去一年中没有性伴侣的比例为 38%,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约会应用程序Dua.com 2023年的一项调查发现,选择禁欲的英国人数量在10年内从12%增加到20%。
从过去的被迫单身,到现在自愿选择独身的人越来越多。
美剧《欲望都市》
近两年来,自愿独身主义“volcels”一词同样惹人注意。“volcels”与备受诟病的非自愿独身“incel”相对立,和因无法吸引女性而散布仇恨、言行极端的独身者比起来,“volcels”更像是一种“脱离情欲”,专注于自我成长的心灵探索。
而代表独身主义的“Celibacy”也有大有声势,在这个标签下,许多女性主张恢复独身主义,反对勾搭文化,重点关注个人成长,带有相关标签的视频在Tik tok上观看次数超过 3900 万次。
在此趋势里,独立单身女性的人设魅力在于,她们在两性关系中的清醒头脑和洒脱态度,她们更倾向于分享个人的生活趣味、事业成就,和一个“离了男人照样无限精彩”的世界,她们很容易获得同性“姐姐你真棒”的认可,从而使分享者与参与者共同完成自我认同的激励。
全世界都在摆脱恋爱脑
在国内,boysober的潮流换一个本地化的说法,就是“大女主人设”。
早在舆论对王宝钏苦守寒窑的故事造出“挖野菜”的流行梗来讽刺恋爱脑的时候,关于“少沾男色”的认知就在悄悄觉醒了。
10年前看《爱情公寓》,女孩们还在为婉瑜抛下展博独自去米兰奋斗而遗憾不平,10年后,脑子清醒的女孩们终于意识到精神独立的重要性,完成了“质疑婉瑜、理解婉瑜、成为婉瑜”的蜕变。
电视剧里的大女主成为影视文化里的关键符号,《玫瑰的故事》里,黄亦玫因为丈夫自作主张替她拒绝了offer,终于提出了离婚,这一幕也把剧情推向了高潮。
相夫教子已经不再是女人们对婚姻的美好幻想了,更像是困住自我的牢笼。离婚也不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离婚跟拍”、“离婚仪式”的盛行也印证了女性们对单身的积极态度。
“单身直女”,“独立大女人”在当下的文化语境里无疑是鄙视链顶端的存在,而“爱男”“依附男人”的恋爱脑成为人人讨骂、怒其不争的对象。
《玫瑰的故事》剧照
去年,博主@蕾雷枪 发布了摆脱性缘脑的系列视频,引发了社交网络上的各式讨论,更有网友亲身分享了“脱性缘”的经历。小红书博主@硅基生物的幻想 连更了几篇自我观察日记,她提到,通过对男性祛魅、反抗浪漫关系的霸权等方式脱性缘,她的生活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坏情绪少了很多”,“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地工作”。
从美国到东亚,女人沉沦恋爱的浪漫叙事正在被打破。
我们的邻居韩国,女孩们选择用更猛烈的4B主张(自愿不性行为、不约会、不结婚、不生育)作为工具,以抗争极端的男权社会环境,这种价值观与政治诉求密不可分,韩女们真正期待的是女性自由独立的性别文化和一个两性平等的社会。
相较于此,Boysober的姿态还是比较温和与理性的,但也有着精神内核上的共性,远离被男性主宰的社会意识,无论是在浪漫关系里,还是在社会结构中,女性都可以牢牢地掌握自己身体和意识的自主权。
也许,放弃约会和恋爱的现代文化正反映着人们对于爱情和人际关系观念的改变——自我意识和个人发展被排到了亲密关系之前。
电视剧《粉红女郎》中的万人迷角色,也被视为清醒大女主
英国媒人公司 (The Matchmaker UK) 创始人及两性关系专家Lara Besbrode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表示,女性越来越希望关注“自身的成长”,而不是两性关系的成长,“女性正在有意识地决定优先考虑自己的幸福和成就,在独立中寻找快乐和满足,并重塑社会对幸福和关系状态的期望。”
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大女主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虽然对于什么样才是“标准大女主”,现在还没有一个争论结果。但我们也许可以从女人们的戒色经验中找到一些启发。
“控制爱欲”是方法,“认清自我”才是目的。
参考资料:
New york time :She’s Not Celibate — She’s‘Boysober’
Dazed:Why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are opting for voluntary celibacy
Elle(AU):Gen Z Are Going‘Boy Sober’— And For Good Reason
Cosmopolitan(UK):The ‘boy sober’ movement and why women are sick of dating
Refinery29:“I Don’t Miss It”: Celibacy Is Bringing Some Women Peace
Dailymail:I'm a relationship expert, here is why the Gen Z 'Boysober' TikTok trend is a great idea
The Guardian:No dating apps, no dates, no exes, no hookups: what’s driving the ‘boy sober’ trend?
撰文:yoyumi
编辑:杨柳
排版:yoyumi
图片:unsplash、TIK TOK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潮生TIDE”,作者:yoyumi、杨柳,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