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样,还好意思说是文化沙漠啊”。

这是一个外地亲友来深圳两天后发出的感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深圳图书馆

恰逢暑假,外地朋友刚好来深圳探亲旅游。原本他还想着找个地方静一静,却发现深圳的图书馆“一位难求”,深圳的美术馆和博物馆更是人头攒动。于是她满脸问号地问我:

“不是说深圳是文化沙漠么,怎么这么多图书馆了还这么多人。深圳你不配当文化沙漠啊。”

其实,每次听到“文化沙漠”一词,我总是一脸无奈,但必须承认,这也是很多外地人对深圳由来已久的“偏见”。

我不敢说深圳已经长成了思想丰茂的文化绿洲,但如今如果还有人喜欢把“深圳”与“文化沙漠”划等号,就有点太过时了。

每到假期,深圳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就成为了深圳最大的“儿童游乐场”。尽管去年深圳又新开了两座庞大的新馆,但依然满足不了深圳人对文化场馆日益暴涨的需求。

作为图书馆之城的深圳,截至2023年底,已经拥有804家公共图书馆、321台自助图书馆。这几年,深圳的年人均借书量、人均购书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前,深圳图书馆就因为日均接待读者13000人次,曾被称为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之一

这几天,深圳六大博物馆更是首次同时宣布延时开放,“超长待机”模式满足深圳人的文化需求。回想去年,深圳几个博物馆接连推出木乃伊、三星堆等爆款展览,门票的预约难度甚至堪比巨星演唱会抢票。

这种文化现象的背后,是一座城市为了撕掉“文化沙漠”标签所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不是第一个“文化沙漠”。

纵观近现代史,纽约、上海、香港,深圳这四个城市,都在某一段历史时间内被打上了类似“文化沙漠”的标签。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在他们那个时代,这些城市都太“新”了。而且,给他们贴上这个标签的,恰恰来自于那些“老”的城市,例如伦敦说“纽约是文化沙漠”、苏州说上海,上海说香港等等。

这种城市文化鄙视链,本质上就是老牌文化中心城市对新兴工商城市的傲慢与偏见。

而他们的理论基础也很简单:这些新城市没有历史,没有沉淀,没有文化根基,所以他们就没有文化。

正因如此,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不到10岁的深圳便与一河之隔的香港,成为公共传播中“文化沙漠”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千年文化到西安,看百年文化到上海,看几十年新文化到深圳。我们且不说早在1700多年前,东晋就在南头古城设立了东官郡,就说没有历史古迹,没有文化名人,没有历史典籍,是不是判断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的充分必要条件?

在网上有位博主说:“如果一座城市的文化是由古迹来决定的话,那金字塔还在,为什么我们却说古埃及的文明已经消亡了呢?”

没错,深圳缺少“文化积淀”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评价“文化沙漠”不能只看古迹看历史,文化不仅靠积累,更要看流动。‍‍‍

正如国务院参事王京生所言:文化积淀可以决定历史,但不能完全决定未来。历史证明,文化不仅仅是积淀的结果,更是流动和创新的结果,不要看文化积淀厚薄和所谓的传统,而要看文化在一个地方流动的速度和水平。

‍‍

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现在不会将纽约、上海、香港视为“文化沙漠”呢?

他们逆风翻盘的原因并非是他们创造了“历史积淀”,而是他们的文化发展的成果终于被看见了。

因为当年这些城市除了“新”以外,都还有另一个特点:经济的高速发展,让大家只看到了城市繁华的一面,掩盖掉了文化发展的成果。

比如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深圳是一座搞钱的城市,一座摩天大楼最多的城市,一座GDP增长最猛的城市。正是这种经济的突出贡献,让人们容易忽略深圳的文化成长。

高尔基曾说过:“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

我们看深圳在文化层面的努力,不止是看到深圳新建设了多少文化设施,更应该看到深圳市民参与文化的权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王京生的《一座城市文化基因的生成与绽放》中有提到:

深圳文化发展中特别重视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即服务市民的文化权利,它包括享有文化成果的权利、文化参与的权利、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创造的成果受保护的权利。

享受,参与,创造,保护。具体到深圳人的日常生活中,从新图书馆、新美术馆等“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的文化设施享有,到文化义工的参与,再到深圳文博会、深圳读书月等创作,最后是通过法律保护文化创造的成果,例如深圳是第一个会阅读立法的城市。

事实上,只要在深圳生活过的市民都可以感受到,深圳人参与文化的权利,在全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2003年,深圳确立“文化立市”战略;2004年,深圳提出了“两城一都”的文化新图景,即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和设计之都。

以图书馆之城为例,当时深圳提出了一个理念:文化深圳,从阅读开始。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作为这个城市最强大的基因一以贯之。

2011年,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访问深圳,两度参观中心书城,在看到到处都是席地而坐、手捧书卷的市民后,她感慨地说:“我走过很多地方,去过很多城市,没有一个城市一个地方像深圳那样,那么多家庭,那么多孩子聚集在书城尽享读书之乐,这快乐温馨的场面,我永远都会记得。”

2013年,深圳荣获“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称号,博科娃在北京亲自为深圳颁发证书时说:

“深圳是全球唯一获得这个荣誉的城市,从中可以看到中国人对于全民阅读的重视和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小红书@馆员小Z

另外,作为深圳的文化盛事,在今年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上,八大展馆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吸引了深圳人纷纷前来打卡体验,主会场单日参观人数首次突破14万人次,创造新记录。

二十年间,文博会成长为“中国文化第一展”。不止文博会,深圳每年举办的文化活动越来越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深圳的国际文化影响力。

近期,深圳原创舞剧、龙年央视春晚爆款作品《咏春》,百场回归深圳。在此之后,该作品即将“启航”英国,在伦敦演出12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文化共识。

“文化沙漠”的本意,应该是指不利于文化生长的土壤。但反观深圳,不管是在文化设施的建设、丰富的文化活动,还是本土文化的兴起以及新兴艺术的发展,都表明深圳已经成为一座充满活力和多样文化的现代化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我想分享《我这一代香港人》提到的一个故事:

1927年鲁迅到香港演讲,有香港本地学者担忧香港文坛荒凉现状,称其为“荒漠之区”。鲁迅当即表示,香港将来不会成为文化沙漠,“就是沙漠也不要紧,沙漠也是可以变的”。

或许对于深圳人而言,深圳是不是“文化沙漠”,我们无需自证。

我是小圳子

半吹半黑的深圳控

与你在深圳打怪升级的小圳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