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岁孩子在耕地时捡回来的一块锈铁,收购站都不屑于将其作为废品回收,最后竟获得陕西历史博物馆巨额的奖励。

一天,西安沈家村的杨东峰像往常一样去帮父亲犁地,炙热的阳光烤的后背生疼,他狠狠地甩了一下锄头,突然感觉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仔细一看土里露出生锈的绿铁一角,他好奇地继续往下挖了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竟发现是一个小铜虎,昂首,塌腰,垂尾,虽然满身铁锈,仍能感受到它的威武,杨东峰擦了擦上面的灰土,心想:还不错,破是破了点,扔掉可惜了,不如拿回家给妹妹玩把,解解闷。

回到家用清水冲洗了一遍,发现虎身隐约有金色的字,妹妹握在手中,很是喜欢。

一次,碰巧家里卖废品,想着一起卖了吧,还能补贴家用,谁知收购站只给了三毛钱,也太不划算了,还不如给妹妹玩了,便没有卖出。

妹妹整日握在手中,不知不觉这个小铜虎越来越有光泽,金色的字体也凸显出来。一日,妹妹一个不小心将它给摔碎了,就嚎啕大哭起来,家里人赶紧把它捡起来,发现竟两半了,原来这个小铜虎可以拼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家人觉得事情不简单,就赶紧送去了当地的历史博物馆,经过专家的检测,这个铁块竟然是杜虎符,是现存最早的虎符,这令杨东锋一家人大吃一惊,做梦也没想到居然是国宝。

历史博物馆当即收回,并问杨东峰想要什么奖励,年少的杨东峰脱口而出“军装”,可是博物馆里哪有军装,最后换成了50块钱,在那个年代,50块钱可不是小数目了。

这便是杨家人和杜虎符的缘分,也是这个国宝文物现世的命中注定。

可为什么叫“杜”虎符,而不是赵钱孙李呢?虎符还有姓氏?

这就得从虎符上的那些金色字体说起了,据考古学家说,这字体属于小篆,从被背部向下雕刻,共9行40字,大概的意思就是:虎符分两半,君主有右半,杜县地方长官有左半,调兵50人以上,需相合此物,紧急情况,可有例外。

由此推断,这应该是秦时杜县的虎符,顾名思义被称为杜虎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传战国时期,义渠人攻打秦国,兵到洛河,就派就近的杜县去支援军队,杜县的县令赢杜是秦国的宗亲,如今只是一方县令,心里很是不满,就希望领兵出战,立下军功。

便去找县尉蒙要兵,“义渠人已到洛河,再不出兵,洛河不保,让我带两千人支援吧”,蒙很是为难“县令,你不是不知50人以上,必须要有君主的另一半虎符。这事还是交给我吧,你就做好本职吧”

赢杜见蒙态度坚决,非常气愤又无可奈何,这时军队的一个小卒长说“不如我们仿制一个虎符,就可统领军队了。”

“愚蠢,这个办法若是可行,我何必到今日”赢杜生气道,“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杀了蒙,群龙无首,自然听我的”就派人埋伏了蒙,之后回到军营,告诉众将士“县尉已死,今后听我号令,出兵洛河”。

话音已落,毫无回应“你们是要造反吗,不听县令的话,斩首!”,有一将士说到“认符,不认将”“拉出去,斩了”,不但没有效果,更是群将呐喊,场面不可控制。

这时,蒙死里逃生归来,并带来了另一半虎符,高喊道“右虎符已到,赢杜无视虎符威严,残杀将士,与大王处置”之后便带两千人,迎战义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问题来了,为什么不能仿制虎符,岂不是省事?

首先,从虎符的制作来看了,使用青铜制作,在那个时代是很珍贵的材料,不宜获得。制作的流程也是相当复杂,需要四道工序”制模,翻范,烧筑,错金”,还需要经验极其丰富的手工师傅,和较长的周期,最重要的是制作完一个虎符,都会立刻将它的模型销毁,世上再无范本,这对仿制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虎符上的字采用的是错金工艺,先在器物上雕刻出字的沟槽,再塞进金子打磨抛光,或许北宋的活字印刷就是受到错金技术的启发呢,最后表面平滑,而且虎符上的字是对称刻写的,两边一模一样,仿照难度升级。

秦国以军功爵位制为主,崇尚武力,重视军事,这深深印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所以虎符对大家是有一定信仰的,对虎符的辨认更加严格仔细,也不会轻易动仿制虎符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