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 | 廖世伟

编辑 | 车事君

作者 | 车事君

来自今日车事的报道

车市沸沸扬扬的,上周,没等来雷克萨斯国产化消息。倒是等来了沉寂四年半的国产MINI首车上市了。

除了不禁要感慨:宝马携手长城的合资联姻,终是开花结果了。只不过,有网友看了新车之后直呼:“续航这么长,看来MINI要开始‘长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官微资料图)

相信,很多人一定还会心生这样的疑虑:在中国,现在还是国产化好时机吗?好时机真的已经逝去了?

上周,雷克萨斯国产化的消息又一度出现在车圈里。有消息爆料说,丰田正与上海当局讨论计划建造一家全资电动汽车工厂的可能性,该厂将生产雷克萨斯品牌的电动汽车。丰田期望可获得包括税收减免、政策支持、土地授权等,并且独资国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雷克萨斯官微资料图)

俨然,他们期望还能做个“另类版国产特斯拉”。于2019年在上海建了第一家外资100%控股的超级工厂的特斯拉,如今已是全球纯电的传奇样本。上周,特斯拉还一举凭借“入选公车”热度不断。

中国相对完善的电动车产业链,以及配套供应商可支持组装生产的多方加持助力之下,让车企们的电动化之路在续航、动力、大屏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语音控制等方面的综合体验和产品力,有了市场练就和提升,从而也在新能源的全球化进程中获得不小竞争力。这一定是不少国外车企、不乏豪华品牌们的新能源进化之路的向往目标。

如今,宝马与长城的合资联姻以及丰田对“另类版国产特斯拉”的期待,也反映出了在新能源化进程,在中国市场中国产化的重要性和极具挑战性!

首先,这是汽车厂商在中国市场上追求本地化生产的一种趋势所向。国产化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更是为了适应本地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虽然雷克萨斯的国产化消息尚未落实,但MINI的国产车辆的上市显示出厂商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决心。宝马与长城的合资合作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通过合资生产,既能利用本地化优势,又能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汽车的需求,是市场深入布局的策略。

只不过,眼下市场的“多变性”,或许会让在华国产化的变数也多了几分。一是国外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逐渐下降。二是价格竞争力下降,随着国产品牌在技术和制造工艺上的进步,国产配套设计的完善性,其产品性价比越来越高,价格优势明显。三是本地化不足。国外品牌在华的本地化策略或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特定需求,中国本土品牌可达到一年一改款,三年甚至一年一换代的技术更迭,这样的快节奏与消费需求的塑造,显然是传统外企很难追赶和企及的。

其次,丰田们希望的“另类心思”,更反映了电动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特斯拉在中国的成功让许多传统汽车厂商意识到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也使得他们不得不加速自身的技术转型和产品创新。在这一背景下,“丰田们”希望通过引入“另类版国产特斯拉”,来抢占市场份额并迎头赶上已有的竞争对手。

然而,对于在中国,现在还是国产化好时机吗?好时机真的已经逝去了?答案并不简单。

国产化的好坏时机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竞争态势以及企业自身的实力和定位。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仍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潜力,特别是在电动车和智能汽车领域。

然而,在华国产化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先要有技术和质量的保障,尤其是高端品牌如雷克萨斯和MINI,消费者对于品质的要求也更严苛,对标的中国品牌起步自然也不会低。其次是市场竞争的激烈化,除了本土品牌,国际品牌也正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和布局。一些汽车外企更是手握资本,寻求中国新势力技术支持,反向合资模式也开了合作新模式。最后,政策环境的变化也对国产化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支持等。

在华国产化仍是个充满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领域。厂商需要在技术创新、市场定位和政策应对上保持灵活性和前瞻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好时机可能并未逝去,但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抓住并利用当前的市场机遇,做出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