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勇是谁?他是大藏书家,他是著名文史学者,他是著述等身北大史学教授,他是现下自媒体一线大V,他是学界顶尖畅销书作家,他是微信公众号私房写真集极品男模,他美貌与智慧并存,他知名度与滑稽性兼备,他是当代正统史界第一人,他是线上野生谐星NO.1。夫子求备于一夫,能者无所不能,现如今他还是游学圈搞钱赛道新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德勇,1959年生辽宁铁岭,现北大历史系教授.图源:辛德勇自述

最诡异的是,他甚至人称“辛神”。中国文史学界人物,还好好活着的时候,就被拱上“神坛”,无数粉丝要以“神”相称的,毫无疑问反对有罪,他是千古第一人。但与此同时,他的争议性又是如此之大,他的话题性又是如此之高,他所关联的人事又是如此之离谱邪门,又不夸张地说,应该是人类有史以来的“古典学界”都没有过的现象。

他会一言不合就直播,他会不分昼夜发坦胸露乳的写真照,他会上课随身携带御用摄影师,他会毫不顾忌名教授身份公然爆粗口,他会只手空拳单挑八大门派。他是不折不扣的刺头,他是众所周知的拧巴,他是令人闻风丧胆的自嗨上瘾,他是一天不发12级美颜磨皮自拍照浑欲不胜簪的自恋狂,他是畸人者,他是名士风,他是“我是谁我怕流氓”。除了没有男女花边新闻,北大“辛神”辛德勇的一切作派,似乎都很谢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在这位大教授的眼里,仿佛“大地一梨园也,曰生曰旦,曰外曰末,曰净曰丑”,而他所作所为的一切,都不是暂时的角色扮演Cosplay,“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大概就这意思。总之,他是严肃的,但他时刻又有着莫名的喜感。

所以,自媒体总找许宏陈嘉映许倬云们做综艺,却看不到天赋异禀的“东北段子手”兼“北大赵四”辛德勇,这是我始终纳闷的。

2

我常常觉得,如果以“气象”论,黄永年与辛德勇这对当代中国名教授师徒,是很不一样的。黄永年更多是一种“傲”气,而辛德勇则主要是一种“拗”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永年辛德勇等师徒

黄永年是自视甚高,目无余子,时人看得上大抵就一个陈寅恪,但处世之道是纵享丝滑的,基本上不公开得罪人,和钱锺书一样将刻薄都留在书信日记与私语录里——这是江浙人的秉性和几十年图书馆落魄管理员生涯磨砺出来的蛰存之道;辛德勇则实际并不傲娇,他很有自知之明,他很明白自己在历史坐标系上的水准,他只是看不起眼下同行,“郭子玄何必减庾子嵩”,而且逆反心很重:你们这样的,我就偏不要!他甚至要故意让你讨厌。老男人辛德勇总让我们明白:男人至死是个少年,即便他博极群籍,即便他是堂堂皇皇北大教授。

从这一点落脚,才更能理解,为啥有那么多的人,即便是利益无关者,也会讨厌辛德勇。前几日,在一个“高端知识分子”云集的群里潜水,就看到一位素性温厚的长者谈到辛时,脱口而出就是一段酷评:“辛氏书基本都没看。其人太狂,且卖弄,看不顺眼。估计学术圈人都不和他来往”;还有一位差不多跟我同龄,已经是鲁学名家了,更是不惜爆粗口,“他老X这么魔怔,还有啥科研能力带学生?”甚至另有一个哥们,也不知何方神圣,直接甩下三字评定:“真鳖娃”,完美复刻“三语掾”仪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历史系

这几类不逊之语虎狼之词,都是当下学界内外很有代表性的看法。可以说,现今文史学界大佬里,辛德勇大概算得上最具“毁誉参半”特征的那种学人:喜欢他的就特别喜欢,讨厌他的也会格外讨厌,几乎不存在中间路线。虽然但是,辛德勇至今都没干过什么出格缺德之事——除了发公号文章时,字号总选择最大的,一股浓浓的老干风迎面扑来,屡屡亮瞎我眼。

过去,我会想不明白,他何以会招来那么多反感。他尊师重道,他勤于著述,他认真教学,他正直待人,他夫妻和睦,他从不抄袭,他从没搞女学生,他从未见有强取豪夺之举,无论公德与私德,委实都看不出有啥毛病。甚至在“一级教授”与“《文史哲》事件”之前,他都没争取过什么,配的上“淡泊名利”四字。这分明是另一个钱锺书啊,何以会沦为“学界公敌”?孔老师说,“德不孤必有邻”,辛德勇几十年德来德去,反倒德成了学界孤家寡人,跋前踬后,真咄咄怪事。龚鹏程那种才是狂妄,辛德勇不是。可他依旧为众所疾,孤零零地有些可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龚鹏程,自称“天下第一才子”

我想,这就是辛德勇的“拗”,彻底拗到没朋友。“何平叔巧累于理,嵇叔夜峻伤其道”,拗得太彻底,会把路都堵死。我从未见过有任何同行站出来,帮衬他说几句话,一个都没有。法不孤起,从这一点端倪看,他“一级教授”被黜是注定的,而陈平原们的“博雅讲席”也是必然会送到门口的。敝乡贤陈公太懂顺滑做人之道了,用余嘉锡评山涛的感慨,“可谓工矣”。比如最新一期的《文艺争鸣》,他能拉拢一批大佬专门为他抬轿子开一个专辑营销,而他自己所写开卷语却是《为何“低调”以及如何“前行”》,如此“人间情怀”让人忍俊不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艺争鸣》期刊最新一期

当然,海派学人也是不遑多让,也是格外有天赋还高情商的,郜元宝教授就敢直接万字长文率先推出“平原学”——鲁迅永远不会想到,京派海派居然是以这样的方式最终合流的。这样的盛举,如此了了解人意,辛德勇就绝无可能,他的不合群是必然的。

3

除了性格“拗”,辛德勇大概也确实会有点病态。这是正常人都可以看出端倪的。以病症论,辛神绝不仅仅是八年“脑梗”。在精神分裂症的病患中,有一种叫做妄想症(嫉妒妄想症、被迫害妄想症、夸大妄想症),他肯定多多少少有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毋庸讳言,这是辛德勇招烦的重要原因,也是他的性格缺陷。正是如此性格问题,而且愈老愈烈,他的近年生活才会事件频发,争议不断,嬲不得休。他在北大历史系很边缘化,无法和邓小南荣新江阎步克们平起平坐,根子不在于学术水准不够,不在于引荐人刘浦江已逝,也不在于属外来户倒插门,更不在于非田余庆门下嫡系,而在于他的性格确实比较龟毛,比较乖张,有很强的妄想症征兆。评不上一级,就连炸几个月,差不多指名点姓那些名流同事,言下之意尽是“他们哪里比我强”,“北大你这渣男骗我好苦”,气势汹汹,口无遮拦,不说北大教授了,一般“资深老中人”都不会这样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事荣新江.2024年6月26日入选中央文史馆

人间何处不相逢,这样当面撕破脸,除了更加激化矛盾,两面都无法收场之外,又有何作用呢?但在辛德勇的认知里,这种纯粹出口恶气,求得发泄快感的必要性,又是高于一切利益考量之上的。所以,我把他对供职单位北大的长期攻诋,理解为一种类似陷入失恋与被背叛妄想的精神病态,也从而让他深陷真自以为是“辛神”迷妄之中,变身促狭鬼而不自知,事端不断。时至今日,“辛德勇”这个名字,已然是学界吃瓜关键词,是茶话笑谈的重点题材。之所以如此,固有他不屑世故的一面,但也有他精神状态堪忧的功劳。

本来,辛德勇的起点,就是很高的,不会亚于白眉王们,何至于此呢。很多年前,他从区区一个陕西大博士,可以进京就任“红朝翰林院”(取柳鸣九说法)的研究员,甚至在35岁之前,就火线上升为历史所副所长,还兼任社科院研究生院历史系主任,妥妥副厅级干部,手头还掌握一个业内重量级的C刊《中国史研究》,不说他少年得志、人生赢家都过分。那是1993年,他的“对头”王学典委员还在干嘛,不过是地方院校一个普通副教授而已。辛德勇说曾经称兄道弟估计还是给了面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手”王学典,56年生,现山大儒学高研院长兼《文史哲》主编

这时的辛德勇,俨然学界明日之星,风光无限。照着这个路子走下去,必定大好前程,哪至于40年后还评不上一个“一级教授”?日后辛德勇的“妄想症”频频发作,书生意气越来越重,显然阻碍了他的晋身之路,也促使他放弃,从而在世俗眼中“越来越失败”,所谓“一张好牌打的稀烂”。相比之下,白眉王到底是邹鲁汶泗的正统传人,深谙进退与时变化之道,熏灼内外,卒为政委,直接吊打他“辛神”都懒得说一句废话。

4

正如曹聚仁写“鲁迅传”,要把“鲁迅”炼成之源头追溯到吴越出生地一样,辛德勇何以会成为今日之“辛神”,其中自有地域因素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辛神的恩师黄永年,本身不是好打交道之人,且30岁之后都在北方讨生活,但他毕竟来自江南水乡,身段是可以很柔的,是能曲能伸,所以最终身名俱泰,羡煞学人;而辛德勇本质上就是高度内化的西北汉子,那种风风火火咋咋呼呼冒冒失失的“钢铁直男”性格,是刻在骨子里的。早期人微言轻,还可以勉强蛰伏,待积以年月展翅高飞,时不时就得发作一回。这种出身地所带来的直率性格,再搭配以妄想症,树敌就更多了。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脾气越来越臭,说话味道越老越冲,字里行间似乎都弥漫着喷鼻大蒜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爱玲上海女人,是有点地域歧视的主,生平不大看得上西北人,还曾借小说《小团圆》暗讽自己在港大念书时的那位西北妹子同学,说人家即便完全不接触蒜,每件衣服仍都有蒜味,惹她厌烦。这么说起来,辛德勇那就是典型的自带蒜味,有黄土地莽夫气质,在衣冠楚楚装模作样虚与委蛇的学术名流圈里,所以总是格格不入。你想,那些绅士都穿拉夫劳伦的,内裤不是拉夫劳伦都会失眠,就他长年累月都是优某库无某良品149元还过季三五折的廉价衬衣,“雅俗”对立至此,怎么能对话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右一田余庆.有传言辛在北大历史系不开森,源于得罪了一批田门嫡系

即便是在豪爽直率北方人中,辛德勇都算得上爱骂人的。一旦上头,屎尿粪屁,精虫卵蛋,乌龟王八,什么都飙的出口。中国读书人本有骂人传统,术语叫“骂座”,中老年后的汪中吴稚晖钱玄同都是此类,这种表面上的对外攻击性强,实质上是一种严重的自我内耗,亦即所谓的“中岁辄自放废”,直白点就是都有点病,但苦闷找不着出口。所以辛德勇喜好各种“骂战”。民国丁文江曾感叹说,文字论战是很“词费”的,压根不能解决问题,“不免胡闹一阵”,这是他自己的经验教训,可惜辛德勇就听不下去。我的感觉,老妻韩茂莉教授也是无可奈何,早已放弃治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这种妄想症外化相关联的,还有辛德勇的极端自恋。他的“大字号”圣谕体、那些自以为胡兵的晒肌肉私房照、以及这些年毫无节制悬河泻尿般的出书狂热癖,无一不显示他一个中年老男人的自恋癖,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也才“由是素论去之”。虽然,他的粉丝就是超爱他的这种坦诚、真率、无比接地气。

5

当然,辛德勇的“直心勇”形象,也可能只是一种“人设”。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总觉得他的闹腾里头,也不乏精明的算计与狡猾的考量。一个读破《史记》与《资治通鉴》的史学大牌教授,这点谋略应该是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韩茂莉,1955生北京,现任北大教授,博雅特聘,辛德勇妻子

比如,举个例子:扯着脖子大骂万里之外的“学官”王学典,是辛德勇;可身边学官卜宪群出了书,明知是怎么一回事,可还要大张法螺鼓吹的,一样也是他辛德勇。这种截然反差该如何解释?只能说,这种“近交远攻”打法,不可能没有考量的。再比如,他最喜欢招摇“黄永年最得意弟子”这个名号,这固然是尊师,但也未必没有标榜的明意识或潜意识。谁都清楚,吾国学界,“师门”类似于江湖拜码头,绝非“吾爱吾师”那么简单,这是一种利益捆绑,是鸡犬升天的VIP绿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并非我诬枉,辛德勇的这种勤奋标榜,实质上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没了当代“准大师”黄永年这份师承资历,以辛德勇相对寒碜的学历履表,当年有可能长驱直入社科院历史所,随便改换门庭也是北大历史系这种行业第一显贵门楣吗?熟悉学界情况的朋友会明白,即便是在常见“破格”1990年代,这样的优待还是绝无仅有的。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尤其是学界中人,几乎无一不是王彬彬意义上那种的“聪明人”,我不相信辛德勇整天挂在嘴边的“吾师黄永年”只是一介赤子的无心之举。善于托大,短于自藏,才完整构成一个今日辛德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辛神近年来闹得最厉害的两件事,一是公开喊话北大校方,索要“一级教授”乃至“讲席教授”大位,二是公然挑衅山大名刊《文史哲》,控诉遭遇“学术陷害”,责令王大主编必须出面致歉,不管如何粉饰,当然都跟名闻利养有关,这也是辛德勇不能免俗的一面。外行看热闹,大家眼见辛德勇这么歇斯底里,很容易加重恶感。如果真要为之缓颊,只能悲哀地说,峻洁如康德也照样曾为评教授耿耿于怀,似乎不必苛责,人皆有俗世一面。而且,倘要深挖起来,我以为这里有很多“隐情”,只是他到底不便完全揭露出来。

顺笔及此,这两桩学界八卦大案的始末,我妄充解人,不妨替他把“心路历程”揭开:当初,北大历史系评选一级教授与文科最高等级的“博雅讲座教授”,大概有3个名额,辛德勇满心以为自己是胜任的。当内部消息传出,他没在名单之上时,要求与校方沟通,前后交涉整整三年,可无人理会。不得已,他剑走偏锋,选择了公开喊话,也满以为依仗自身影响力,北大会迫于舆论压力让步,可实际对方还是沉默;在最后名单即将出炉之际,学界名刊《文史哲》突然冒出一篇“重磅文章”,对他的“代表作”《制造汉武帝》一书全面批驳,而该文作者林鹄又恰是北大历史系毕业生,还是“竞争对手”的嫡系弟子,当此之际,辛德勇当然有理由认为这是有人有意要搞他,目的是彻底断送他对一级教授与博雅讲座教授的念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退休教授钱理群

这段还原,虽然是猜测,其实是有根据的,而且在北大就有先例。“根据”是过于巧合,懂的都懂,自勿庸费言;“先例”则来自钱理群当年遭遇:话说,1993年北大正拟批准钱当博导时,《南方周末》突然出现一篇“重量级”批评文章,指责钱的“名作”《周作人传》多有“知识性错误”。钱理群读后很愤怒,断言这是有人要阻止他当博导,是招人嫉恨,是要把他搞臭,是人心险恶的证明 (见《书不尽言:錢理群書信集》页27)。按我等瓜众外围看法,这种联想无疑过于牵强,可实际证明钱的嗅觉与判断是对的——最终,他确实落选,理由就是那篇批评文章。学界亦是江湖,也有各种“打法”,内部人看得穿,瓜众只会觉得匪夷所思。

所以,按这个逻辑看,辛德勇的反应与操作,绝非全然小题大做。他身为局中人,一定有更为明确的证据和信息渠道,只是他有口难言。《文史哲》在当代,的确也有过不少此类运作,这在学界是人尽皆知的“前传”,辛德勇的怀疑自有其道理。只是,刊物主编完全缄默,任他连喊几个月也充耳不闻,简直视其为空气,俨然“斯人之鄙恐不足损大雅一顾”自居,这应该是他完全没料到的。最终,就只能是他自己以“自取其辱”的屈辱结局告终。我想,这件事对他的精神打击应该是巨大的,他到底是什么“地位”不言自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江瑞安林损墓地

从历史看,辛德勇完全复制了前辈林损的著名尴尬:1934年,北大国文系名教授林损忽遭解聘,他大写其抗议文章,不断发表公开信,意在强迫院长胡适回应,乃至中有“遗我一矢”字眼,差不多就是约架了,可决策者胡适就是全程不理会,“所以这事不久也就平息了”(《知堂回想录》)。数年之后,林损郁郁而终。

6

自此以后,辛德勇明显愈加颓放,愈加放飞了。这两次接连的“滑铁卢惨败事件”,也几乎完全坐实了辛德勇“最尬教授”与“学界头号异类”的中心地位。有的人是崇拜他,有的人是讨厌他,有的人实则是怜悯他。

而我,虽然对他满屏调侃,但实际内心深处,是很佩服他的。我不仅佩服《制造汉武帝》这样的学术运思,也对他的所作所为有敬意。不谈其他,仅仅就他不愿意“躲在槐荫古屋中抄古碑,过装死的生活”这一点道德自觉与知识人勇气,就足以最有资格附骥尾于“东林榜”与“元祐碑”。当今文史教授尽是畏葸自私冷血三合一之徒,就他有这种胆识,这是为学科撑脸面。当年柳如是上门质问陈子龙,“风尘中不辨物色,何足为天下名士?”另一种“风尘”扑面时代,一味地装聋作哑高谈诗书,腆颜做“精致利己主义者”,此岂知识分子其情也哉?这是一个塔西佗《编年史》的景象:“在罗马城,执政官、元老院、骑士们,全都一头扎进了奴役之中”。辛德勇有他的不忍,虽说点到为止,到底心意可嘉。文史学界可怜,至今没有第二个辛德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坦白说,不少人讨厌辛德勇,实际也还是农耕时代的观念。比如总爱嘲讽人家不务正业,认为堂堂北大名教授整天沉迷于网络直播,搞自媒体写作,是自甘堕落云云,这是既不懂辛德勇,也懵然于现代潮流。回想19世纪时分,当黑兹利特“放下身段”为报纸供稿,宣称这些文章来日是会是很重要的文体时,也曾初犯众怒,被视为对整个高知共同体的挑衅,可结果如何呢?今之视昔,不难得出答案。

我甚至坚持认为,辛德勇的存在,而不是荣新江邓小南阎步克之类“纯学人”的存在,是我们继续将北大历史系尊为行业带头大哥的重要指标。我也常常想,辛德勇搞的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当年临济宗祖师义玄在黄檗禅师处栽松树,黄檗也曾这样问。义玄答曰:“一为山门添景致,二为后人立标榜”。“添景致”不用说,如今学林淡薄,有此一怪胎,即便毫无用处,其存在本身亦是增色,是“顾看两王掾,辄翣如生母狗馨”。我拽这个文,希望攻击辛德勇甚至“欺负”他的时贤们,那些标榜“扶道贬异”的名教君子流,那些张口就是“化解现代文明冲突”的中朝高士们,能够明白这一点,多一点慈悲,勿以善小而不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辛德勇为人的乖张,我也很是理解。说到底,这是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他自己的个性,没多少可非议的——虽然他也的确气度太狭,当初胡文辉平心静气跟他商榷学术,他会勃然变色,至今还动辄嘲讽人家是“小报文人”,其性之愎忤,其风度之缺缺,至矣尽矣。但我认同焦理堂大师那句名言,“人各一性,不可强人以同于己,不可强己以同于人,有所同必有所不同,此同也而实异也,故君子不同也”,在雅道凌迟无聊透顶的生活世界里,我依然欣赏特立独行之人。一个“非典型教授”的出现, 本身就是在丰富这个世界。就如我正在听的黄家驹《光辉岁月》:“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为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多年读者,如果有寄语,我希望他能精神安顿,念念在定。毕竟是65岁的“老人家”了,哪里经得起这么反复折腾?况且,“天下理无常是,事无常非”,有些意气之争,着实没有意思。古籍《阴符经》里说,“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如果他能看透这一点,也许就是真正的“辛神”了。

2024.7.7,武汉匆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