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作者 / 顾 筝 姜天涯

这次解答一个问题。 每个社区都有“地段医院”,可以就近看诊,为什么很多爷叔阿姨要“长途跋涉”,回到动迁前的那一家去看?

01

这个选题要从在星巴克采访到的两位阿姨说起。

那个工作日下午,她们坐在瑞金路店室外的凳子上,一人喝着一杯菠萝柠力生咖。

两个人显然都有在暗暗用力,玉镯金镯石榴石手串鲜红指甲都配上,倒不是要别苗头的气势,而是类似“今天见闺蜜一定要洗个头”的隆重感。

一问,确实,两个人如今见趟面不容易。原本是长乐路上高福里的邻居,现在一个搬到了普陀区,一个在新静安。

打扮得山青水绿,以为她们要在淮海路逛逛商场,其实她们的聚会地点是“地段医院”。两个人相约一起配药,去的还是之前的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了回到这里,她们一人要坐41路公交车,一人要坐地铁1号线过来。

上海遍布24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的就是方便居民就近就医,但是和这两位阿姨一样长途跋涉,跨区而去的并不是少数。

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乐路分中心(以下简称“长乐路分中心”)全科医生肖维琼每天都要碰到三四个动迁出去后回来看病的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瑞金二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长乐路分中心

在问诊台前坐着的两位工作人员回忆里,这种从很远的地方专门跑回来看病配药的事情,十几年前就有了。

“那时候地铁还没有那么多线路,有人专门坐2小时公交车过来。上次一个病人说,他们家跨一步就到‘江苏欢迎你’了。”

而在老西门街道,这样的现象更为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由于域内多个地块动迁,老西门的日常人气略显不足。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钟捷和同事们掰了掰手指,“整个老西门街道,一天有1000流动人口聚集的单位不多了,盒马南六店肯定有,市十中学是完中,也有的。接下来,应该就是红房子医院和我们单位了。”

钟捷的观察一点没错,在提升了出门难度等级的梅雨季,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大厅仍然坐满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梅雨季早上10点半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依然很多人

以新近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而被患者们在群内以“谢谢你温暖了四季”类似表情包接龙祝贺的全科医生孔春辉为例,他的患者中,就有三分之一的“回流户”。远的去了奉贤、宝山、浦江镇。

而为了照顾这些要坐一两个小时公共交通赶来的老居民,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甚至开出了“连一连门诊”——中午留一个医生坐诊全科,挂号、配药窗口也都有人值班。

“爷叔阿姨等过了早高峰9点多出来,到这里往往就11点多了。经常有人会在群里问:‘今天你们等等我好吗,我还有5分钟到。’我们就告诉他(她),别急,有连班医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医生的咨询群

为患者提供便利

02

在当下年轻人有时懒得下楼走几步去吃个现烤小串的情境下,会很难理解,这些爷叔阿姨为什么要“跨过山和大海,也跨过人山人海”(夸张)去一家和现在家门口同质化的社区医院看病……甚至仅仅是配一些药。

“你们是报社的对吧,我来和你们讲讲。”坐着等待的王国强(化名)代表一批爷叔阿姨,说出了一个客观原因——新地方的社区医院没有自己吃惯的那种药。

今年65岁的王国强每两周专门回来一趟。公交转地铁,往返一次3个钟头,交通花费15元。不是新地方没有高血压药,而是他吃惯的那款没有。

但即使客观原因全部拉平,很多爷叔阿姨还是要回到原来的社区看病,因为有那“该死的熟悉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卫生中心

等待看诊的人

熟悉感虚无缥缈,很难量化,类似玄学。

长乐路分中心的工作人员想起来忍俊不禁,“以前这里还可以吊针的时候,他们要专门来吊针。我们就说你本来身体就不好,就不要路上花2个小时过来了,他们说不行的,家门口的不相信的,我一定要过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乐路分中心

全科诊室前

78岁的方武(化名)从孔春辉门诊室走了出来,和不少人搬到远郊不同,他动迁后在附近租住了一年。

“租的地方,走过去5分钟就有社区医院,我去过一趟。不习惯。”

同为黄浦区的社区医院,其实软硬件都差不多,但方武就是觉得不同,“进去的人不习惯,环境也不习惯。”

具体哪里不习惯,他也说不出来,反正就是一句话:“我跟孔医生交关年数了,孔医生入党我也看到的,说明表现确实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孔春辉医生门诊室

诊室门口,他和一个老朋友擦身而过。同样年龄的袁文(化名)搬去了浦东,“那边社区医院在哪里我都不知道,我一直在孔医生这里看,我们有共同语言,我讲话他听得懂,他讲话我也听得懂。

方武和袁文倒不是同为孔医生病友而相识,他们之前在复兴公园就认识了。

“怎么认识?扯铃呀,扯铃是为了减肚皮。”方武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方武(左)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伊是我师傅。”袁文指着方武说,“哎呀,侬肚皮越来越大了,侬饮食一定要注意。”

“我已经少吃了,饭只吃一口,再少,要营养不良了。”

03

“就是习惯”,“就是欢喜这里”,“就是有共同语言”这种情感化的表达偏“恋爱脑”,还好有一些爷叔阿姨能够量化地表达出熟悉感到底是什么配方。

这里有他们跟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医生。这一配方带来的显性好处是医生认识你,叫得出你名字,能了解你所有的身体情况。在长乐路分中心门口等着的秦丽丽(化名)说:“医生实在太多了,你东看西看(没有延续性),但是(在社区医院的)这些病历记载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8点刚开门诊

长乐路分中心已经排了

好几位爷叔阿姨

而隐形的好处是,医生给到你的精神疗愈。

站在长乐路分中心肖维琼的门诊室前,仿佛进入了一个夸夸群。

“不管医生水平怎么样,关键是对病人是否有这种热情。(医术)水平再高和我不搭界,我要的是比较贴心的,重视我的医生。”秦丽丽将心理因素和病情做了关联,“精神因素对病情的加重或减轻很有讲究。”

在社区医院,每一个爷叔阿姨都可以获得比三甲医院更多的时间,他们用塑料袋、帆布袋,装着一本用A5文件夹装的病历本,想要获得的是高于疾病本身的关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爷叔阿姨习惯

塑料袋当包用

李芳(化名)一个月来开两次药。她把自己常用药的药盒封面一张张剪了下来,见到自己的签约医生肖维琼后,会逐个询问吃法。

“肖医生很热情,你多问她一声,一般人可能觉得你烦了,但是她讲得老仔细的。”

“我欢喜、习惯熟悉的医生。”

大医院的医生忙不过来,“问题还没问好,后头一个已经来了”。但是在肖医生这里,“单子给她,她一样样给你看,很详细的”。

李芳看不懂检验单上的指标,找肖医生之前感到很紧张,“心脏bo~bo~跳”,看好之后,“心就定下来了”。

因为住得近,在开药日之外,如果有问题,她还会专门来挂一次门诊询问医生。“这里挂号不要钱的”。李芳说的是,社区医院挂号费自付为0,医保统筹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医院挂号费

由医保统筹支付

话语间,叫号器要叫到张根林(化名)了。

他赶紧从口袋里摸出了几十元现金,“钞票要还给肖医生,上趟我钞票不够了,(伊帮我付了),今朝还给伊。”

而在老西门孔春辉的门诊室前,夸夸群同样上线。

88岁的白洁(化名)以前住在大兴街,现在住浦东三林。

她由儿子陪着一起来看病。

“从生毛病到现在20多年了,一直在这里看。”

“大部分毛病孔医生都能看得好,四楼伤科也能看,晒被头肋排骨痛来,这边看了就好了。”

一直到去年,白洁都是一个人来看病,直到孔医生建议她不要再一个人来。

儿子尊重母亲的选择:“原来她在这里看惯了,医生熟悉。三林过来一部车,三刻钟。老年人就这些毛病,医生一直看,就有数的。反正也便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午11:38

老西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药窗口还在工作

时间久了,孔医生成了爷叔阿姨心中看着长大的小辈,像以前弄堂里看着长大的邻家小孩,看着他结婚,看着他入党,用阿姨的话说“知根知底”。

而爷叔阿姨也会把孔医生介绍给家里人,大家共看一个家庭医生。一对从奉贤赶来的阿姨爷叔说:“我们和孔医生老熟的,从家里老的开始。婆婆以前在这里看病,我们夫妻俩还有我老公哥哥都在这里。我儿子、孙女有什么不舒服,孔医生都会给出建议。”

甚至有阿姨直接“表白”,“我这辈子医生找对了。”不晓得这句话她对老伴讲过伐。

04

爷叔阿姨们搬到了新的地方,当然也可以去附近的社区医院,认识一位新的家庭医生,重新建立起十年、二十年的熟悉感。

但人生有限,他们或许不想再花时间去尝试不确定性了。

说到这里,年轻人应该也能懂了。熟悉感是人们生活里很重要的一种确定感,熟悉那家咖啡馆,熟悉那个Tony,熟悉那个停车位,熟悉家门口从小吃到大的那碗面。

更何况,爷叔阿姨们回一趟老地方看病,不只是找寻了看病的熟悉感,有的还要去大富贵吃一碗熟悉的面,或是去浙江路买熟悉的边角料面包,或者去看看还没有搬走的老邻居。

动迁是人整体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有时候,是人活过半百后的第一次大迁徙。

到了退休的年纪,并不是所有事情都想重来一遍,于是努力在变化中寻找不变。

(注:官方名称应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文多处运用俗称:地段医院、社区医院等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上海故事,点击下方

写稿子:顾 筝 姜天涯/

编稿子:小泥巴/

拍照片:姜天涯 顾 筝/

画图做图:二 黑/

写毛笔:杨 卓/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