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吴王夫差开邗沟沟通江淮,到吴王刘濞开东邗沟成就经济繁荣,运河在不断的变化中,适应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也成就了扬州与运河共生的一段段佳话。到了东晋年间,运河再度迎来大的改变,在这之后,邗沟西端的仪征逐渐走上历史舞台,仪扬河的诞生和变迁,也给这里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本期寻运记,邀请了仪征文史专家巫晨和仪征市水利局河道管理中心主任曹国虎讲述仪扬河的前世今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仪扬运河真州段故道遗址”石碑

江都水断,运河入江口被迫西延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邗城在哪?一直以来,学界对于这个问题争议较大,尚无定论。在巫晨看来,邗城应当在今新城镇附近。

位于新城境内的破山口西周墓葬,曾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这些制作精美、器型丰富的青铜器陪葬品,彰显着墓主人的珍贵身份,专家推测,这里应该是一位古干国诸侯的墓葬。“诸侯墓葬在破山口,那么,古邗国距离这里应该不远,这是邗城在新城镇的证据之一。”巫晨说,证据之二,藏在史料里。

《汉书·地理志》记载:“江都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渠水”,便是邗沟,这里说明,汉朝时期,邗沟的入江口在江都。对于江都的位置,《太平寰宇记》有记载:“江都古城在县西南四十六里,城临江水,今为江水所侵,无复余址。”根据这一描述,江都古城的位置基本确定,就在新城附近,这一观点在《扬州水利志》《扬州古港史》等资料中也有记载。

根据这两个证据,可以推断出,邗城在新城,邗沟的入江口也在新城附近。

改变发生在东晋。《水经注》记载:“自永和中(345-355年),江都水断,其水上承欧阳埭,引江入埭,六十里至广陵城。”

江都为何会“水断”?古代运河取长江水,当时的运河水的流向是自西向东流,随着长江岸线南移,造成运河水源枯竭,如果想要继续引江水入运河,必须将邗沟的入江口向西南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开挖了欧阳埭,把入江口从“四十六里”向西延伸了十四里。

为何要向西南方向延伸而非笔直地向西延伸?巫晨说,当初夫差开挖邗沟,也是利用了现有的水道进行挖掘,古人在修建类似大型的水利工程时,大多都会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以减少工程量,所以,欧阳埭的走向也应当是充分利用了当时的自然资源,向西南方向延伸。

欧阳埭引江水入运河,至广陵城与邗沟相接,使漕船在长江中的航路减少了,有效降低了航运的风险。巫晨说,“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为了保卫欧阳埭,还专门建了一个小城,叫做欧阳戍,后来发展成新城镇,这也是新城镇的起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复建的响水闸

为保水源,入江口发生多次变化

提及大运河,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便是隋炀帝。当时的隋炀帝雄才大略,动用百万百姓修隋唐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这项工程真可谓是“大手笔”,为修好大运河,隋炀帝制定了明确的标准,对于河的宽度、深度等都做了要求。也就是在这项浩大的工程中,利用自然水系修建的欧阳埭被裁弯取直了。

之后,由于欧阳埭也开始淤堵,需要从新城向南继续延伸,这一次西延的入江口便被称为“扬子津”。

到了唐朝初年,扬子津出现了长达二十多公里长的巨大沙洲,头起白沙镇,尾至瓜洲,影响了江河通行。为了航运畅通,入江口便又被移到了白沙镇,也就是今仪征市区,如今,仪征市区的天宁寺塔便是一个实证。

天宁寺塔始建于唐代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仪真隆庆县志》中《天宁万寿禅寺》一文明确记载:“在县治东南,澄江桥西。始自唐景龙三年,泗州僧建佛塔七级,以镇白沙,创永和庵于塔后。”唐朝时期的入江口波涛汹涌,船只倾覆之事时有发生,泗州僧于是建塔镇水。

“到了唐晚期,运河缺水越来越严重,漕运受到极大影响。”巫晨说,当时虽已有陈公塘作为运河蓄水塘,但是已经远远不够,扬州长史李袭誉筑句城塘(勾城塘),建成后“溉田八百顷”,有效缓解了水源紧缺的问题。

晚唐以后,潮汛不兴,广陵潮的景色也成为历史。当时,从长江北流的运河故道,本是穿过扬州罗城的,史称官河、市河。但是随着扬州罗城的商业繁荣,人口繁多,房屋拥挤,官河的航道被日益侵占,变得狭隘。加上处于闹市的官河,流水中夹杂的泥沙与杂物必然沉淀河床,时间一久会淤塞航道,造成船只搁浅。虽然淮南节度使杜亚等人曾竭力疏浚,但是官河仍然逐渐变得无法正常漕运。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时驻扬州的盐铁使王播在新开七里港河,彻底改变了运河的走向。自七里港通过“引潮河”引江水入运河,自此,江水不再绕罗城而行,城里的官河也不再成为扬州运河的主航道,从扬州城外流经的七里港河成了沟通江淮的“生命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仪扬河边的挡军楼

漕运兴盛,推动仪征水利工程发展

北宋时期,朝廷定都东京开封府,其繁华程度从《清明上河图》中即可窥见一二。当时,又因为抵御外敌的需要,朝廷派军在北方驻扎大量军队,大量的人员聚集北方,但是开封府粮食产量有限,无法满足用粮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要将南方产的粮食运往北方,运河成了一条极为重要的通道。巫晨介绍,宋朝是中国漕运史上的高峰时代,宋仁宗时期曾创下了一年800万石的峰值。

当时,朝廷将主管漕运的江淮发运司设在了真州,衙门就位于真州城外的运河北岸。而在当时,从建安军(仪征)到淮河码头,运河河道上有五道堰,船舶通过时,要上下折腾十次,重载的漕船必须卸下粮食,空船过堰。过堰对船只的损害很大,粮食的损失也很多,行船的运卒以此为借口,乘机偷盗侵占漕粮。

太平兴国八年(983),乔惟岳任江淮发运司副使后,在运河上西西河段第三堰创建了“二斗门”,二斗门相距五十步(约78米),盖上屋顶,闸门使用的是悬吊方式,放下闸门使闸室积水,就像涨潮一样,等到水位与另一侧齐平,则开闸放船。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座有明确记载的船闸,比西方最早记载的荷兰厢闸早了389年。

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发运使贾宗“开扬州古河,缭城南接运渠,毁龙舟、新兴、茱萸三堰,凿近堰漕路,以均水势。” 这是对运河入江水道影响最大的一次事件。贾宗在原运河河道南边开挖水道,“近堰漕路”基本呈东西走向,在扬州城南、瓜洲正北的三汊河,连接伊娄河。这条“近堰漕路”即为真扬运河,今天的仪扬河。

然而,长江和运河之间的水位差,一直困扰着漕运。枯水期,长江水位低于运河,只有等涨潮时靠人力和畜力牵挽,船只才能逆流而上进入运河,不仅费时费力,船只也常在牵挽时被拽坏。到了北宋天圣四年(1026),主管运粮事务的官员陶鉴领皇命建成真州复闸,具有引潮、蓄水、节水和输水等多重功能,无论水位高低,都可以保证船只正常通行。

明成化十年(1474),巡河工部郎中郭升开挖仪真外河,并在其上新建罗泗闸、通济闸、响水闸;弘治十四年(1501),漕运都御史张敷华又在外河上新建了拦潮闸,这条新开的河道由于在天池堰河的外侧,就叫外河,又叫闸河;五坝内的天池经东关闸与运河相连的河道,叫里河,走盐船。明代的“五坝四闸”虽然没有宋代的“真州复闸”名气响,但在中国航运史上,尤其是在运河入江口演变史上,也占有很重要地位的。

昔日荣光,如今华章亟待续写

自古以来,仪征就是水陆要冲、漕运咽口,扼江淮之襟要,古运河由此通江达淮,而仪扬河是连接古运河与长江的重要通道。

因资料不全,仪扬河的变迁在之后渐渐地缺少了更多详细记载,然而十分明确的是,如今的仪扬河是在1958年重新开挖而成,是仪征市东南部航运、农业灌溉、排洪、泄洪的主要河道。巫晨表示,在解放后的老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到,在如今仪扬河北边不远处,明显有一条老的河道,或许,那才是仪扬运河的故道遗存。

寻访运河的过程中,记者来到仪征东园,这里有着响水闸的遗存,绕着园内步道漫步到仪扬河边,杨柳依依,一片绿意盎然。河边,树立着“仪扬运河真州段故道遗址”的石碑,讲述着闸坝合力护航运的辉煌过往。这里,还有着挡军楼的遗存。明嘉靖年间,倭寇猖獗,一度进入长江,打到如今朴席土桥地界。当时,仪征设有南京工部分司,为了保护五坝、四闸等运河设施,南京工部分司准备把城池进行扩展。因军情紧急,便先建了挡军楼。如今的挡军楼是在2000年左右当地根据历史记载局部在原址复建而成。

近年来,仪征当地以打造幸福河湖为目标,划定了仪扬河管理范围并制定了相关保护规划,为河道的保护、利用、管理提供依据和遵循,同时,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河道精细化管理水平,引导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爱河护河行动中。

“今年,仪扬河作为淮河流域幸福河湖推荐案例上报至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也是我们重点打造的示范幸福河湖之一。”仪征市水利局河道管理中心主任曹国虎介绍,接下来,将严格遵循建设标准,锚定系统治理、长效管护、统筹协调等方面细化分解任务,聚焦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文化保护传承与挖掘弘扬、河湖管护能力提升等同步发力,助力流域区域发展,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不断强化流域河长制,绘就“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和谐生态美丽画卷。

信息来源:扬州晚报 统筹 朱广盛 记者 林倩雯 实习生 陈影 文图